第1个回答 2014-06-29
羊祜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祖辈世世代代做二千石一级的官,到羊祜已经九代,都以清廉而有德操著称于世。祖父羊续,在汉代做南阳太守,父亲羊磜,任上党太守。
羊祜是汉末蔡邕的外孙,与景献皇后是同母姊弟。羊祜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守孝超过一般礼制,后来侍奉叔父羊耽也很恭谨。羊祜少年时期曾在汶水河畔游玩,遇到一个老人对他说:“你这孩子相貌不凡,不到六十岁,必然为天下建立大功。”说完即离去,不知去向。羊祜长大以后学识渊博,擅长文章,身长七尺三寸,容貌端庄秀美,善于言谈。同郡将领夏侯威认为他是个奇才异人,将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他。羊祜曾被推荐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召他做从事、秀才,朝中五府都征召他做官,但他都拒绝就职。太原的郭奕见到他曾说:“这真是当代的颜回啊!”他和王沈都曾被曹爽征召过,王沈劝他应召,他说:“豁出身家性命去侍奉别人,不是容易的事啊!”后来曹爽被杀,王沈因某些原因得免于祸,因而对羊祜说:“我常常记住你以前说的话啊!”羊祜说:“我当时也没有想到曹爽有这种下场。”羊祜就是这样有先见之明而又不夸耀自己。
夏侯霸降蜀以后,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来往,羊祜独自安抚他的家属,关怀爱护,以礼相待,有过于往日。不久,母亲与长兄羊发相继去世,羊祜敛颜忧思,息交绝游十余年,以不涉官场的隐者自居,像一个虔诚的儒生。晋文帝司马昭做大将军时,召羊祜做官,未就职。后来朝廷用公车征召为中书侍郎,不久又升迁为给事中、黄门郎。当时魏帝高贵乡公曹髦爱好文章,在位的官宦多献诗赋逢迎上意,汝南的和荄因不迎合上意而被斥逐,羊祜处在这些人中间,保持不亲不疏的关系,有识之士都赞赏这种态度。陈留王曹奂即位,封羊祜为关中侯,食邑一百户。因为魏帝年少,羊祜不愿在朝中做侍臣,要求调出宫廷任其他职务,结果改任为秘书监。
魏实行五等爵位以后,羊祜被封为钜平子,食邑六百户。钟会受到魏主宠信而好忌妒贤能,羊祜也怕他。钟会因罪被杀后,羊祜拜为相国从事中郎,和荀勖一起,掌管国家机密大事。后迁为中领军,宫中卫队都属他统领,处理宫中事务,掌握军事大权,统管内外大事。晋武帝司马炎受魏主禅让即位,羊祜因为有辅晋建大业的功勋,领中军将军头衔,加散骑常侍职位,改封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坚决辞让郡公封号,仍保持侯爵,官府中置郎中令,设九官的职位,羊祜夫人加封印绶。
泰始初(265~275),皇帝下诏说:“统领国家机关,协调礼、教、刑、政等各部门的工作,是朝政的根本要务。羊祜德操清美,忠贞而坦诚,纯正而才高,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为人又很正直,虽在宫廷任要职而不掌管国家机要,这不符合圣君必委任贤人垂拱无为而治天下的要义,现任羊祜作尚书右仆射、卫将军,配置本营军队。”当时王佑、贾充、裴秀都是前朝名臣,羊祜在他们面前每每谦让,职位不愿高于他们。武帝有灭吴的打算,使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持节,仍保留散骑常侍、卫将军的职衔。羊祜率军镇守荆州,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人民,深得江汉百姓爱戴。与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的人愿意离去,都听凭志愿。当时荆州有这样的风俗:地方长官丢官后,继任此官的人生忌讳,多把旧官府的房舍毁掉。羊祜认为死生有命,与房舍无关,就下令所辖地区禁止这种做法。东吴石头城守军距襄阳地界七百里,常骚扰晋边境,羊祜以为是一大患,便设计谋让吴撤去守军,于是晋戍边巡逻的士兵减少了一半,所减士兵用来垦荒,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羊祜初到荆州时,军中无百日粮,到了他镇荆州的后期,有供十年用的粮草积蓄。皇帝下令撤除江北都督,设置南中郎将,将原江北都督所属在汉东江夏一带的军队都增拨给羊祜。羊祜在军中经常穿轻裘,束绶带,不披甲,府第卫士不过十几人。然而也常因出外打猎钓鱼而荒废政事。一次欲夜间出游,军司徐胤手持长戟挡住营门说:“将军都督万里疆域,哪能这样轻心放纵,将军的安危也就是国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门才得开。”羊祜脸色一变,向徐胤道歉,此后很少出游了。后来又加封车骑将军,开设官署,规模比于三公。羊祜上表坚意辞让。说:“我恭敬地看到加恩的诏书下来,提拔臣与三公同等,臣自出仕以来才十几年,接受内外重任,职位显赫而重要,臣常常因为自己的才智不能上进,不可久居过当的恩宠而日夜战忄栗不安,荣耀变成了忧愁。
我听说过古人的话:品德还没有为众人心服而受高爵,就会使有才之臣不能奋进;功业没有使众人归附而享受厚禄,就不会使愿为国家出力的臣民受到鼓励。现在我身为皇家亲戚,做事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时局,应警惕过多的恩宠,并不忧虑被朝廷遗忘。而宫中之诏枉发,给予我超常的荣誉,臣有何功可以担当呢?于心怎安呢?身居不称的高位,不久将会跌落下来,到那时想守住先人的陋室,也不可能了。违抗诏命,是触犯天子威严;曲心从命,又是如此犯难。古人有知过必举的见知法,大臣之节,能进则进,不可进则止。臣虽属小人之辈,也想缘用前人所诫,不忘此义。现在天下归服于晋已经八年,天子虽坐于侧席以延揽贤才,乡鄙贱人无所遗漏,然而我不能推举有德之人,引荐有功之士,使陛下知道胜过臣的人还多,没有进入仕途的贤人还不少。假若还有像傅说那样的贤人被遗忘在筑墙者的行列,有像吕尚那样的才士被遗忘在屠市垂钓的场所,而朝中议事者不以枉用臣为非,臣居高位而又无愧,这样不是损失太大了吗?臣窃居官位虽然很久,从未像今天这样兼任文武要职受朝廷信任,居等同宰相的高位。况且,臣所见虽然狭小,光禄大夫李熹有高风亮节,行为公允正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与人和谐而不苟同;光禄大夫李胤,清廉简朴而坦诚,身在朝廷,效力国家,守君臣之礼至老不渝。他们虽历任内外要职,而清廉简朴如贫寒人家,但都没有荣获我这样的宠位,臣超过他们,怎能满足天下人的期望,稍增日月之光呢?因此,我决心守此臣节,不愿苟得高位。当今天下统一的道路尚未畅通,边陲战事时有发生,乞求保持原来的职务,使臣能迅速回到荆州屯垦戍边,不然的话,在京城留连日久,必然于对付敌国方面考虑不周。匹夫之志,有时也不可强夺。”武帝没有接受羊祜的请求。
回到荆州以后,东吴西陵都督步阐献城降晋,吴将陆抗攻打步阐十分紧急,皇帝下诏援救步阐。羊祜率领五万军队从江陵出发,派遣荆州刺史杨肇作前锋抗击陆抗,结果没有取胜,步阐终被陆抗俘虏。有司向皇帝上奏说:“羊祜率军八万多,吴军不过三万,羊祜在江陵按兵不前,使贼兵备好攻守战具。并只派杨肇这支偏师深入险地,兵少而粮草不继,致使我军失利。羊祜违背诏命,没有大将节操,应免去官职,保留侯爵回府第闲居。”于是皇帝以败军罪贬羊祜为平南将军,杨肇被免为庶人。羊祜鉴于春秋时鲁国的孟献子在武牢筑城而郑国惧怕,齐国的晏弱在东阳筑城而莱子畏服,就占据险要地势,新筑五座城池,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从吴人手里取得大量财富,吴国石头城以西,都成了晋的土地。
此后吴人来归降的络绎不绝,羊祜更修德讲信,安抚初降的吴人,有吞并东吴的慷慨大志。每次和吴人交战,总先约定日期,不搞突然袭击。将帅们如有献狡诈计谋者,羊祜让他们饮醇酒,使之醉而不能言计。军中有人俘虏了两个吴国小儿,羊祜便把他们遣送回家。后来吴将夏详、邵岂页来投降,这两个小儿的父亲率领他们的部属一起来降。吴将陈尚、潘景侵犯边境,被羊祜追击杀死,羊祜很赞赏二人能为国尽忠而厚礼入殡,陈、潘的子弟来迎丧时,羊祜以礼相待,送他们回国。吴将邓香到夏口抢掠,羊祜派人将他生擒,然后加以宽慰放回。邓香感激羊祜恩德,便率领自己的军队降晋。
羊祜有时行军到吴国境内,在田里割谷作军粮,每次都算出谷的价值,送一些绢给田主作赔偿。每次聚集众人在江汉一带边境游猎,总不进入吴境。打猎时如有吴人射伤的禽兽逃到晋境又为晋人捕获的,都原样送还给吴人。于是吴人心悦诚服,向往于羊祜,称羊公,不呼其名。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使者来往不断,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虽是乐毅和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害病,羊祜送了一副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就吃了。很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药,陆抗说:“羊祜怎会用毒药害人呢?”当时人以为是春秋时敌国互信的华元、子反重见于世。陆抗每每告诫戍守的将士说:“羊祜专以德感人,如果我们只用暴力侵夺,那就会不战而被征服的。我们只保住边界算了,不要为小利而争夺侵扰。”吴主孙皓听说两国边境和好,便责问陆抗,陆抗回答说:“一乡一镇之间,不能不讲信义,何况一个大国呢?如我不讲信义,正是宣扬了羊祜的德威,对他毫无损伤。”羊祜为人坦诚无私,憎恶邪恶,荀勖、冯..这伙人都忌恨他。羊祜的远房外甥王衍曾到羊祜那里述事,言辞华美而善辩,羊祜却不同意他的看法,王衍很生气,搂起衣襟就走了。羊祜回头对宾客们说:“王衍目前名声很大,地位很高,然而败坏一代风尚的一定是此人。”营救步阐那次战役,羊祜按军法将要斩王衍的从弟王戎,所以王戎、王衍都憎恨羊祜,和人谈论时,每每毁谤羊祜。当时流行一句谚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咸宁(275~280)初年,拜羊祜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可以直接推荐选拔人才。此前,羊祜以为伐吴必借长江上游有利地势,加上又听到一首吴地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便说:“这一定是说伐吴必是水军成功,只是要考虑哪个人应童谣中的名字。”当时正逢益州刺史王浚被征召进京做大司农,羊祜知道王浚能当灭吴的大任,王浚小名又叫阿童,因而上表留王浚在益州统领军事,加封龙骧将军,下密令让王浚修造船只,准备顺流灭吴。羊祜修缮盔甲兵器,训练士卒,从各方面做好了灭吴的准备,然后向皇帝上疏说:“先帝顺应天意人心,西平巴蜀,南和孙吴,海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人心安乐。而吴背信弃约,使边境又生战事,国家气数虽是天定,而功业必靠人为,不灭东吴,则士卒百姓无安宁之日。完成统一大业,也是光大先帝功勋,实现无为而治的举措。尧伐丹水,舜征三苗,都是以使宇内安宁,停止兵乱,民众和睦为目的的。当年平蜀之时,天下人都以为应当一并灭吴,而蜀灭至今已十三年,这算一个周期,灭吴的日子应在今天了。而议论此事者常说吴楚在盛世最后被征服,在乱世最先强盛,这是诸侯纷争的时候,当今天下一统,不得与古时并论。有些说法只适用于大道理而不知权变,所以出谋略的人很多,而可以作为决策的就少了。凡是凭险阻而得生存的国家,是指它的实力与敌国相差不多,有力量固守。如地位轻重不同,强弱相差很大,那智士的计谋也不能救它。险阻的地势也不能保它。蜀国地势不是不险要,高山上接云霓,深谷不见日月,关隘险道,束马悬车方能通过,有一夫操戈,千人莫挡之势。
然而灭蜀进军时,蜀国好像连一道篱笆都没有,我军斩将夺旗,斩杀敌军数万,乘胜席卷蜀地,直捣成都城下,汉中一带的蜀兵,像鸟栖于巢一样不敢出动。这也并非蜀人不愿战,实在是力量不足与我军抗衡。到刘禅投降时,蜀地各营垒官兵便悄然四散。目前江淮的难渡不会超过剑阁,山川的险要不会超过岷山汉水,孙皓的暴虐超过刘禅,吴人的贫困甚于巴蜀,而大晋的军队多于前世,军饷兵械多于往日。不趁此机会平吴,而屯兵据险相守,使士兵役夫日夜辛苦于战争徭役,旷日持久。这种状况不能维持长久,应当及时定夺,统一四海。如果率领梁、益两州军队水陆并进而东下,荆楚军队进逼江陵,平南、豫州军队进攻夏口,徐、扬、青、兖等州军队进军秣陵,击鼓摇旗作为疑军,多方齐进,使敌军虚实难辨,以东南一角的吴国,抵挡天下大军必然兵力分散,人心慌乱,各种军需紧急难备。这时巴、汉军队顺流而下,直捣空虚腹地,一处陷落则全境震动。吴国国土沿江,没有前线后方之分,东西数千里,处处设防,战场广大,不能安息养精。孙皓肆意妄为,与下属互相猜忌,名臣重将失去信心,所以像孙秀这类人都害怕威胁而来投降。将帅疑于朝廷,士卒困顿于战场,没有保国安民之计,人心散乱,平时即有叛离之意,一旦兵临城下,必然有人响应而来降,他们最后不会齐心拼死尽忠是可以预见的。吴人做事急速而不能持久,弓弩戟盾等又不如中原,只有水战于他们有利,但我军一入吴境,长江就不是吴军专有,吴军回头保守城池,则是去其长而有其短。
晋军深入敌国,远离后方,必有死战的决心;吴人在本土作战,会有败则退而守城的念头。这样看来,平吴之战是很快可以取胜的。”武帝深以为然而接纳了羊祜的意见。此时,正遇晋在秦、凉等地作战屡次失败。羊祜又向皇帝上表说:“东吴平定,则胡人自然安定,当前只应迅速完成灭吴的大业啊!”而朝中议论此事时,多有不同于羊祜的意见,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总是十有七八,目前有些人当断不断,当予不取,怎能不让以后的有识之士引为遗憾呢?”此后,皇帝下诏将泰山郡的南武阳及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设为南城郡,封羊祜为南城侯,属下设相国,与郡公地位同等。羊祜辞让说:“昔日张良辞让三万户的封地,只接受留这个地方的一万户,汉高祖满足了他的愿望。臣在先帝时接受了钜平这块封地,岂能再接受更重的封爵而遭来官场的非议。”坚意不接受这次加封,武帝也就答应了。
羊祜每次被皇帝提拔封赏,常持恬淡退让态度,至诚之心世人皆知,他的德操志趣,往往不在官职的行列等次上。所以英名美德传播远近,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朝中大臣议论,羊祜应居宰相之位。但武帝正在考虑灭吴之计,将东南军政要务托付给羊祜,也就把大臣的意见搁置一边了。羊祜任职历魏晋二朝,掌握国家机要,重大举措,都要向他咨询,而争权求利的事却与他无关。他所献的好计谋和正直的议论,事后都把稿子烧掉,所以世人很少知道。凡是他所荐拔的人,都不知荐拔人是谁。有人认为羊祜这样谨慎守密太过分了,羊祜解释说:“话怎能这样说呢,现在一般人在你跟前促膝谈心,像是很亲近,一出门就说假话坏话,所谓君臣之间不守密的训诫,我怕自己还没做到呢?身居要位而不荐拔贤才奇人,岂不在知人问题上有愧吗?况且,被荐举的人在朝廷受职,而却到荐拔者私门谢恩,这是我不愿意做的。”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说:“购置些田产家业,也好卸官后有所归宿,后事有所依托,这样不是很好吗?”羊祜当时没有答话,事后告诉子女们说:“这种说法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作为人臣,经营私业就违背公事,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们应记住我这些话。”羊祜曾经给从弟羊..写信道:“东吴平定之后,我当戴上隐士的角巾,东回故里,经营一个能容棺材的坟墓。一个贫寒之士而至身居重位,怎能不因势盛气满而受指责呢?汉朝弃官归农的疏广就是我的榜样。”羊祜喜游山水,风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邹湛说:“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淹没无闻啊!”羊祜讨伐吴贼有功,应当增封爵位与封地,于是请求皇帝将自己应增的爵位封地赐给舅父的儿子蔡袭,于是皇帝下诏封蔡袭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吴人侵犯弋阳、江夏,抢掠人口,武帝派遣侍臣携带书信责问羊祜为什么不追讨吴贼,并打算将州府所在地移向边境。羊祜对侍臣们说:“江夏离襄阳八百里,等知道吴贼侵犯的消息,贼已离去几天了,再派兵去,哪能救护百姓呢?让军队来回奔波,只图不受责备,这样做恐怕不合适。从前魏武帝设置都督,大致都与州府接近,因为军队宜聚合而忌分散。国境线上一方是敌,一方是我,认真守住边界就算了,这是古代人有益的教诲。如频繁迁徙州府所在地,敌人出没无常,很难确定州府应设在哪里。”使者也无法责问羊祜了。羊祜重病卧床,请求回京城,到洛阳时正遇上姐姐景献皇后去世入殡,悲哀至极。宫中发出诏令,让羊祜带病进见,并使坐辇车入殿,不必下拜,受到皇帝特殊的礼遇。和皇帝陪坐时,当面陈述伐吴的计划。武帝认为羊祜病重,不宜常进宫朝见,派中书令张华向羊祜询问伐吴筹策。羊祜对张华说:“当今主上有受禅让的美名,但功德尚未著称于世,吴人暴政已到极点,此时伐吴可不战而胜。统一天下而兴办文教,则晋主可比尧舜,而臣下犹如稷契,这是百代难逢的盛事。如果放过这个机会,孙皓或不幸死去,吴人另立英明君主,虽有百万大军,长江是难以越过的,这不是留下后患吗?”张华很赞赏羊祜的主张。羊祜又对张华说:“能实现我这个愿望的是你啊!”武帝打算让羊祜卧病统领征吴诸将,羊祜说:“取吴不必我亲自参加,但平吴之后还要圣上操心去治理啊!关于功名的事,臣不敢自居。若我的一生即将完结,应当将未成事业托付他人,希望能审慎选出这个人。”羊祜的病渐渐加重,就举荐杜预代替自己。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武帝著孝服吊丧,哭泣甚哀。当时气候寒冷,武帝泪水沾满鬓须,化为冰珠。荆襄人正值集市日,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市人无不痛哭,为之罢市以示哀悼,大街小巷哭声相接。东吴守边将士也为之哀泣。羊祜的仁德就是这样感动了几乎所有的人。安葬时皇帝赐给棺椁一副、朝衣一套、钱三十万、布百匹。并下诏说:“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德行冲淡而朴素,心境纯洁而高远,始在宫内任职,值朕登位,视其为人至诚,命其决策王事,入朝总管国家机要,出外镇守一方山河,本当长久显赫,永辅朕位,而突然病逝,念之使人伤怀。现决定追赠为侍中、太傅,持节官衔如故。”羊祜为人清廉节俭,服饰简易朴实,所得俸禄都用来接济亲族,赏赐军士,家中无余财,临终遗嘱,不能将南城侯印置入棺材。从弟羊..等向皇帝陈述羊祜平时的志愿,要求葬在先人墓旁,皇帝不许,将离城十里外的一顷地赐给羊祜作墓地,加谥号叫“成”。羊祜的棺椁及送葬队伍上路,武帝在大司马门南边奠祭送行。
羊祜的外甥齐王司马攸,上表说明羊祜之妻愿以侯礼安葬羊祜的意见,武帝下诏说:“羊祜生前多次辞让官爵,此意不可勉强。身虽死而谦让之德存,更能激励后人,伯夷、叔齐因辞让而称贤,季札因辞让而全节,正是这个原因。现尊重本人意愿,恢复原来封爵,以表彰其高风美德。”当初,文帝死,羊祜对傅玄说:“为父母服丧三年的制度,虽是贵人也要穿孝服,这是自天子至于平民的达丧,然而被汉文帝废除了。这是毁礼伤义,我常为此叹息。当今主上天生至孝,有曾参、闵子骞的孝行,虽不让他穿孝服,他还是守丧礼。既然守丧礼,除去孝服又有何意义?如果趁此机会革除汉魏的薄丧制度,恢复古制,以使民风淳厚,垂美名于百代,不是很好吗?”傅玄说:“汉文帝鉴于当世人心浅薄,不能为国君行三年之丧,因而废除这个制度,至今已经数百年,一旦恢复古制,难于推行。”羊祜说:“不能使天下人都为天子服丧,姑且让主上服丧,不也很好吗?”傅玄说:“主上不废除三年丧制而天下人废除,这是只有父子之礼而无君臣之礼,三纲之道就不完整了。”羊祜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羊祜所写的文章及所著《老子传》都流行于世。
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看到此碑的人无不流泪,杜预因而把此碑叫“堕泪碑”,荆州人回避羊祜的名字,房屋的门户只称门,把户曹改为辞曹。按羊祜的官职,可以开设官署,直接选拔任用官吏,但他谦让而不这样做。临终前想选拔一批人才,但没有来得及设官署就死了。羊祜的参佐刘侩、赵寅、刘弥、孙勃等向杜预写信说:“我们这些人或许由于昔日选拔的谬误,惭愧地充当一个官员,得在征南大将军手下参与处理日常事务。羊祜为人冲淡而虚静,清廉而高远,品德崇高而平易近人,爵位优厚而态度谦恭,生前受诏镇抚南方,位同三公,加大将军称号,虽居此位而未行命官设署制度,至今海内渴慕其德,俊杰仰望其风。进入羊祜门庭的人,贪夫可以变廉,懦夫可以立志,虽是伯夷柳下惠的德操,也不会超过他。自从镇守荆襄,德政教化,使江汉人民广受恩泽;深谋远计,使国家疆土巩固开拓。他所规划勾勒的千秋大业都准确有据,他一心为公,为国事操劳致死,首次荐拔四名属官,未到任而羊祜去世。举贤能以报国,是将军的长远任务;寻求居于微贱的人才而张扬提拔,也是将军的宿愿;半途而废,也是将军个人的遗憾;一生谦恭,晚年没有实现选拔人才的愿望,这是远近亲疏都感到痛心的事。
西周召伯所憩息过的甘棠树,当地人爱之而不忍伐,春秋宣子所游的地方,人们植树以纪念,惦记其人,尚爱其树,何况羊祜生前所荐的人才,可以随便抛弃吗?请求您把这几个人的名单列上,能按照现任官属安排任用他们。”杜预按此意向皇帝上表陈述说:“羊祜虽属能开设官署的大臣,但他不设僚属,十分谦逊,到病重时选拔的贤士,未到任而羊祜死,他家中没有后嗣,官府中没有他任命的官吏,人们希望于羊祜的,在这方面令人深忧。对于死者以礼安葬而又尊重其平生之志,民德民风就会淳厚。汉高祖不惜用四千户的封赏,以安慰赵人子弟的心,请朝臣商量这件事。”武帝没有答应杜预的请求。羊祜死后两年东吴平定,群臣给武帝上寿祝贺,武帝端起酒杯流着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因而将平吴事迹写成策书到羊祜庙里宣告以慰其灵,仍按照汉朝萧何的例子封羊祜的夫人。策封之书说:“皇帝使谒者杜宏奠告已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祜:昔日吴人骄横不恭,恃险阻而称帝,边境不能统一,已经多年。
羊祜接受镇守南方重任,思平吴乱,在外宣扬天子德威,入内筹划国家方略,推布诚心,功德卓著,江汉人民归心,行事胸有成竹,计谋万无一失。然而老天不佑善人,使公大志不酬,朕因遗恨于心,颁发出师之令,顺天应人,讨攻逆贼,出兵数月,一战而吴贼歼灭,当年你灭吴的计划一一实现,分毫不差。封赏不忘有功之人,国家有常规常法,本应增加公的封地,以守信于国人,然而这又违背了公平日谦让美德。现封公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赐帛万匹,谷万斛。”当羊祜五岁时,曾叫乳母取金环给自己玩,乳母说:“我家本无此物。”羊祜即领乳母到邻人李氏东墙下一棵桑树洞中找到了一个金环,李氏知道后大惊说:“这是多年前我死去的儿子丢失的,都说是被人偷去了。”乳母把寻找金环的过程述说一遍,李氏非常悲哀。当时人都觉得奇异,认为羊祜是李氏之子转世。又有一个善相墓穴风水的人,说羊祜的祖坟有出帝王的气象,若把墓凿开,就会绝后,羊祜就把墓凿开了。相墓人见到凿后的墓说:“犹出折臂三公。”后来羊祜因落马折了臂,位至三公,却没有儿子。武帝使羊祜哥哥的儿子羊暨为羊祜过继,羊暨以父亲已死为理由拒绝了。武帝又令羊暨弟弟羊伊为羊祜后嗣,羊伊又不服从。武帝大怒,将二人关押起来免了职。
太康二年(281)封羊伊弟弟羊篇为钜平侯,作羊祜后嗣。羊篇为官清廉谨慎,有一头私人的牛在官舍里产了牛犊,羊篇升迁搬家时就把牛犊留在官舍。后升散骑常侍,死得早。
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年间,封羊祜之兄的玄孙之子羊法兴为钜平侯,食邑五千户,法兴因参与桓玄乱党株连被杀,封爵废除。尚书祠部郎荀伯子上表争辩说:“臣听说古贤臣咎繇后嗣被灭,鲁国臧文仲深为叹息;齐桓公夺了伯氏的爵邑赐给管仲,人们称管仲为仁。功高的人流芳百世,靠滥赏得势的人难保朝夕。已故太傅、钜平侯羊祜,明于道德而交往贤士,为国人所爱戴,立晋有辅助之勋,平吴有筹划之功,然而断绝后嗣,祭祀无人。萧何有开国首功,虽绝嗣而总有后继之人,我认为钜平应和萧何封地赞阝阳一样,世代相承以继前贤。已故太尉广陵公准,勾结叛逆司马伦,使淮南王司马允遭祸,此人因叛逆而得利,窃得大国之封。适值朝政赏罚失当,使中兴大业不能实现。当今王道革新,岂能不判明历史功罪,我认为广陵国应当削除。已故太保卫馞,本爵为..阳县公,遭受祸患被杀后,又增加封地,开始封在兰陵,以后又转封江夏,中朝时期的名臣,死后多没有享受应得的待遇,卫馞没有特殊功德,却受到特殊封赏,我以为应削去封郡,恢复..阳县公爵位,这样才是升降有据,善恶分明。”这个表被权臣压下,未能上报皇帝。羊祜的前母是孔融的女儿,生羊发,羊发官至都督淮北护军。当初,羊发与羊祜的亲弟羊承同时得重病,羊祜的母亲估量不能同时救活两儿,就专心养护羊发,羊发得救而羊承病死。
羊发的儿子羊伦,为高阳王相,羊伦的弟弟羊暨,为平阳太守。羊暨的弟弟羊伊,初为车骑将军贾充的属官,后迁平南将军、都督江北诸军事,镇守宛,为张昌所杀,死后追赠镇南将军。羊祜的伯父羊礻必,官至京兆太守。羊礻必的儿子羊祉,为魏郡太守。羊礻必的孙子羊亮,字长玄,有才能多心计,与他交往的人,他都做出真诚相待的样子,别人都以为他是知心朋友,实际并非如此。羊亮初为太傅杨骏的参军,当时京城一带盗贼多,杨骏想用重刑惩治,规定盗一百钱就杀头,并将此事交属下官员议论。羊亮说:“从前楚国江乙的母亲丢失布匹,认为出现盗贼的根源是掌握大权的令尹。你若清廉不贪,自然就没有盗贼了,何必要用重刑呢?”杨骏很惭愧,取消了自己的打算。羊亮后来转任接待宾客的大鸿胪,当时惠帝在长安,羊亮与关东逆贼勾结,内心恐惧不安,投奔并州,被刘元海所杀。羊亮的弟弟羊陶,为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