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给介绍介绍!有关林海音的资料

如题所述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林海音,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 城南旧事,最初版本
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冬阳· 童年· 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
  刊登在五年级下册第六课 人教版(此为原文)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走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2001年,林海音去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4988.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3
作家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相关作品介绍:

《林海音文集--晓云》
《林海音文集》
《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
《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
《城南旧影——林海音自传》
《英子的心》
代表作: 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驴打滚儿>><< 冬青树 >><<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 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 绢笠町忆往>>
《城南旧事》作者、文坛才女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在台湾病逝
林海音:带给你温暖的名字(代前言)
第2个回答  2011-09-13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第3个回答  2011-09-14
希望大家给介绍介绍!有关林海音的资料
蓄捉蓝部损哗笼船茄墓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9-13
百度下不就知道了么?

搜集作者林海音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作品《城南旧事》。
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写《玻璃垫上》专栏超过三十年(1953-1984),彷佛是一部台湾社会发展史,纯文学特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出版《何凡文集》,这套书并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

林海音的原名叫什么,小名叫什么?
林海音的原名叫林含英,小名英子。林海音(1918年-2001年),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林海音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所以其代表作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林海音创作丰厚,小说《城南旧事》是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学课...

希望大家给介绍介绍!有关林海音的资料
林海音,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

林海音简介
(1918—2001)林海音,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

林海音的资料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

林海音资料
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

林海音的资料
简介 林海音,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

林海音的资料
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漂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

林海音简介50字
林海音 - 人物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

关于林海英所有的资料。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知名女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