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佛教,总是感受不到它的用处?进来觉得道教的思想里自己的生活很近,但是佛教没感觉

所谓“用处”是指对我的生活又所帮助的地方,三楼所说的“放下”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用处,但是我看佛教的东西,一点也感受不到要放下的感觉

没有受用,是因为佛法并没有真正入你的心。佛教博大精深,包含一切法。学佛一定要跟着师父,有善知识给你讲解,指导,你才能真的明白,你看的佛教的东西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学佛要看经书,看完了听法师讲解,凡人写的书境界和佛是不能比的。建议你参加一些网络学佛小组,比如智悲佛网的小组,按部就班的学习,成效就很快。

道教不如佛教究竟,最多是一个人天福报,不能解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2
大安法师开示:无我能适应竞争的现代社幷会么?
居士:“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无所谓时间从旁流逝。这样又被人说是人生态度不积极、不上进,真的很矛盾。如今的世界太过现实,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果“无我”了,那还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幷会吗?
大安法师: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个“无我”。“无我”不是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无我”是摆脱我执、我见、我爱、我慢这些与生俱有的烦恼习气,不要受它控制。“无我”的状态,要从空性中去领悟。实际上,凡夫众生做不到真正的“无我”,真正能够“无我”到家的,那都是断见思惑,证到人我空的人,是圣者了。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真正的“无我”,但是我们要有这种智慧的见解。在遇到任何的事情时候,要有这个无我智慧的空性的观照,不受我执、情执的控制。

《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界不存在能主宰的、永恒的我,这就是无我相。人相是和我相对待成立的,没有我相,也就不会有人相。建立“无人相”的观念,就不会执著那种众缘和合的幻相,把幻相执为真实,无众生相。

寿就是涅槃的意思,就是无为法的涅槃,“无寿者相”告诉我们,因为诸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空性,一切有为法(含摄我相、人相、众生相)是空的,那么无为法(含摄寿者相),它也是空的,所以也不要执著有一个涅槃。

如果认为万法皆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用干了,就陷入断空、顽空,是断灭见。在了解诸法空性后还要修一切善法,这样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修一切善法,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的“理即佛”,是要在修一切善法的过程当中,借助这个事相上的修为、修德,来显发我们如来藏的德性,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五戒十善,要修菩萨的六度万行,在修行当中还要珍惜时间,勇猛精进。所以,佛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宗教,消极是对世间虚幻的名利消极,但是对真实的佛性,那种终极目标,是如救头燃的。
所以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在知道诸法空性的同时,在无我当中要生起同体之心、慈悲之心、仁爱之心,了解他人跟我是同体的,能够利益他人、利益社幷会。这样你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说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们应该不贪着于名利,但是也不要非得讨厌它,讨厌它又变成另外一种执著了。这就是儒家讲的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这样就会心里平淡、超然,同时又敦伦尽份,把自己的责任、职责完成得更好。
天台讲一心三观,对世间的一法一尘一毛要观察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在学习了佛法,了解当体即空的同时,还要做假观、中观。摆脱我执、我爱,淡泊名利,同时又敦伦尽分、济世助人,这是应有的学佛的智慧。
第2个回答  2011-08-22
佛教最讲用了。
真正想要成就的必须得有明师。
佛陀都是燃灯古佛授记才能成佛的
末法时期更得有师父指引。
说句究竟话,自学想成就想成佛是不可能的事!

佛教最讲用了。“真修行人”一切都得具足,钱财名利都得比世间人多无量倍。(这些是利益众生的资粮,真为众生的话,整个虚空法界都拿来不显多。要是假我境界,为了什么钱财名利,一块钱都显多,没有用的)
能上九天染月,下五洋捉鳖。。。一切妙用。。。
不过得“菩提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没有根不可能结果的。。。

放下是放下自己贪嗔痴3毒。我们要提起自己的本来,回归本来。自自然然。自自在在。大释放,大洒脱,大自在。在为人处事上运用佛法,在解脱道路上运用佛法。。。
佛性具足万法,特别密宗最讲用。要是没有实在用处,那学佛有什么用了。。。(学佛最大的用处是能成佛!心转万法即为如来)
第3个回答  2011-08-22
道理讲的话,很多,我就试举几样“用处”----
1.如果你想求财富-----如何求,佛教说,财富的根源在于布施,在于用自己的财物,真诚的帮助别人,当你用财物帮助别人出离苦难的时候,你就有财富!这个不是理论,这个是我自己真实的经验,我就是放生,帮助穷苦孩子,印经书....(虽然我并不富裕,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但是就是这样,我命运发生了改变,有人主动打电话,给我软件开发的合同让我做,我以前千求万求也得不到的.....真实的发生了......当然你财布施的时候,不能存在以后求回报的心态,但是因果的道理就是如此。
2.如果你想求健康-----则“无畏布施”给众生,就是你看到别人病苦,别人恐怖,而真心的帮助别人远离病苦,远离苦难,那么你自自然然就会得到健康长寿!
3.如果你想求聪明智慧----则“法布施”给众生,就是你将你证得的道理,真理告诉别人,让别人远离愚痴,真正授人以渔。则你自然得到聪明智慧!
4.如果你想求永远的不再生死轮回,你就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5..........百千万亿的愿望,只要懂得种“因”,自然会结果,而且佛经中有无数的方法,让你都可以求到!
所谓“一切万物,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多多读佛经,多多实践,落到实处,你会发现佛教确实真实不虚啊!
南无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11-08-22
如果你是要找寻“用处”,最好别学了,学门手艺吧!
佛法本来就要求“放下”,你却要找“用处”,不是南辕北辙吗?
另外,你觉得道教和生活很近,不知你指的是哪种道教,现如今道教的面目可是太多太多了!
说实话,学佛教你还可找和尚和居士问问,学道教,呵呵,你慢慢找吧!追问

所谓“用处”是指对我的生活又所帮助的地方,三楼所说的“放下”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用处,但是我看佛教的东西,一点也感受不到要放下的感觉

追答

哪些佛教的东西,让你感受不到要放下的感觉!谈谈具体例子。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如何自学佛教,总是感受不到它的用处?进来觉得道教的思想里自己的生活很...
建议你参加一些网络学佛小组,比如智悲佛网的小组,按部就班的学习,成效就很快。道教不如佛教究竟,最多是一个人天福报,不能解脱。

你是怎样趋入佛门的?
完全符合世尊教导的生活方式,按照戒律的严谨持戒,修习内观止定以及那无上的智慧。之后就不断的学习戒律以及四圣谛,朝着在家居士的路迈进。但在下因为自学的关系,所理解的都是偏向学者研究结论以及历史,和大部分从经典开始理解的佛弟子有点不一样。

道家与佛家的修炼上有何不同?
至于密教与道教的关系,那就更难说了,总之学术的交流是双相的,心胸要开阔一点,当年佛有一次见一外道(说不定是中国的神仙那,呵呵):外道说,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佛不说话,外道一下就明白了,欢喜赞叹而退,而佛弟子都不懂何意,问佛,佛说:“良马见鞭影则驰”这句话后来被禅宗引用。实际...

我是一位皈入佛门的佛教徒,但是我与见了一位道家的大师说让我供位财 ...
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要被他人左右,也许你觉得财神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如果一个基督教徒让你为上帝立个神龛你会立么,如果这也会纠结何必要皈依佛教呢,不过话说回来,宗教就是劝人向善与人学好,关键就是你到底有多虔诚了

我决定开始信佛了,但是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从何开始
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若不曾生起恳切皈依之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尽管在学,尽管在修,多是按个人喜好进行抉择,而非全身心投归三宝怀抱,以此为人生唯一目标。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如何从无始劫来...

对佛教越来越迷茫、困惑,甚至有些怀疑了……,谁能指引我啊
她:学佛人前冲平和,以教化为先,当然不生气。 我: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她:拂袖离去……上次有人嘲讽我是欺负小女孩,其...

我想学习佛教,怎样才能入门?谢谢!
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

对于佛学佛教初学者,怎样入门?
但方向和理解不要错!!!神佛是一种思想和意识境界。三类会产生自有的能量或说是主观意识,有的足以影响了元神能量,那么这就是导致升级或是淘汰的主要原因,"生命是上帝赋予的,就看我们怎么去应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有的三类包括人,做了下伤天害理的事(影响宇宙进化的行为和思想),没有顺应天意或说宇宙规律,实在...

我朋友说佛教是消极的,缺乏动力,另社会得不到进步的。我知道不是这样...
你朋友不是信佛人,你没有一定有佛学知识就不必执着一定要说服别人,这样给自己增加烦恼。另外,学佛是积极向上的,学佛所带来的利益就在当下,当下就能让你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往来是大有益处的。无欲无求是做而不做,学佛最高境界就是样样事都做,而且做得比...

...但是不知道是选佛教还是道教.学习了佛学让我觉得人的
出家者,是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的,就如僧宝赞中所说 僧宝不思议,堪做人天功德主。出家众接受十方供养,不是仅仅自己脱离所谓的尘世,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戒行,通过自己的修持,通过自己学习佛菩萨的言教,要能帮助到更多人。如果只是想远离尘世,劝君三思,出家有两种,一种是身的出家,但若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