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口谕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们,想必对“皇帝口谕”这种传令方式见怪不怪,一般就是太监或者大臣通过口头转述的方式,把皇帝的命令下达下去。
那么就会有朋友问了,口谕既然是口头转述而来的,万一太监或者传谕的大臣记错了怎么办?又或者发生类似秦朝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公子扶苏这种事情怎么办?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接谕旨的大臣,突然接到口头传来的皇帝旨意,并且旨意的内容对自己很不利,那你会不会怀疑口谕有假呢?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知道下真正的“口谕”是什么样子的。
秦王嬴政称帝以后,规定命为“制”,令为“诏”,这是皇帝下达命令的文种,即“诏书”、“制书”。后来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演进,到了明代的时候,皇帝的文种已经多达十种,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增加了谕旨,谕旨又被叫做谕告,而“口谕”即是其中一种。
谕旨的出现是随着明代皇权加强而来的,因为在古代,皇帝的旨意不是随便下达的,需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等多个机构复核后才能执行,如果明显有违常理,还会被驳回。
所以,为了加强皇权,明代的皇帝们就采取了谕旨的方式绕过文官系统,这样更加随意,可以直接下达给命令接收人。比如皇帝想要直接下命令,第一种方式是:把命令写在纸上,这个叫做“手谕”,手谕跟诏书可不一样,它可能就是皇帝随意拿起一张纸写的命令,不盖印玺,所以又被叫做“白札”。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张便条,明代的官员们也会把它叫做“片纸”,《明史》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宫中夜半出片纸,吏虽急,无敢延顷刻者”。
第二种方式则是皇帝口头传达,即口谕。
口谕又分为面谕和传奉口谕,面谕是皇帝当面说的话,这个不存在传错或者造假。传奉口谕则是由锦衣卫或者大臣、太监转达。我们重点说说这一种。手谕至少还有个凭据,那么传奉口谕怎么防止传错或者有人恶意篡改呢?
其实,口谕跟手谕没多大差别,因为口谕虽然是皇帝口头说的,但最终还是要写成书面的形式进行归档,只不过这个工作是由皇帝的秘书来完成的。《春明梦余录》就曾记载说:“凡面奉上谕,直书天语。圣谕、诏、救等项,备录本文。”
比如梃击案发生后,万历皇帝曾面谕太子朱常洛说:“哥儿,汝莫恐,不干汝事,汝但去读书写字,晏些开门,早些关门”。再比如说朱元璋给高丽下的口谕也被记载了下来:“交三年一遭来进贡,说来恁国王不志诚。忒疑惑,成疑惑的多,交他休疑虑……”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备份制度,皇帝的口谕才能被记载下来流传至今。
既然有了书面备份,那么被传错或者被人故意造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口谕的影响力有限,所说的内容多数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即便造假也毫无意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真正的口谕是什么样的?不怕伪造吗?
口谕,这是一个经常会在各种古装剧当中听到的词语,而且根据电视剧的演绎,口谕一般就是皇帝派一个身边的人,让他去向目标人物传达自己口头上表达的旨意,没有文字。但是这种情况,看起来还是非常容易造假的,毕竟没人知道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如果传旨的人造假,那又该怎么办?历史上真正的口谕到底是什么样...

古代皇帝口谕算不算数 古人是怎么分别真假的
口谕还分为面谕和传奉口谕,面谕就是皇帝当着你的面直接对你下口头命令,并不会存在虚假或者错误。而传奉口谕则是要经过除皇帝以外,经过别人之口的,一般是锦衣卫、大臣或者太监进行传达皇帝的命令。虽然,这则命令并不是皇帝直接对接旨者所说的,但是真实性也肯定是值得相信的。因为,皇帝口头所说的...

口谕是什么意思
旧指上级或尊长口头的指示。“口谕”,这是一个经常会在各种古装剧当中听到的词语,而且根据电视剧的演绎,“口谕”一般就是皇帝派一个身边的人,让他去向目标人物传达自己口头上表达的旨意,没有文字。

皇上口谕是什么
1. 口谕是指上级或尊长通过口头方式下达的指示,其读音为kǒuyù。这一词汇常见于古装剧,通常描述皇帝通过身边的人,向特定人士传达其口头命令或旨意。2. 例如,王师兄的口谕被视为门规。在特定情节中,可能会描述某人在清晨向陆烘跪地道歉,听从口谕的安排。3. 崇祯皇帝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瞥一眼相关...

口谕是什么
口谕是指上级或尊长口头的指示,读音是kǒuyù,这是一个经常会在各种古装剧当中听到的词语,一般就是皇帝派一个身边的人,让他去向目标人物传达自己口头上表达的旨意。例句:1、王师兄的口谕,就是门规,明日清晨正是放丹之日,你于广场内向陆烘跪叩道歉,听候发落。2、崇祯斜了一眼这边,随即点头...

古代的时候,大家是如何判断帝王的口谕是真是假?
自然对皇帝忠心耿耿了,所以很多人信任口谕是真的。在古代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以上办法判断帝王口谕的真假,想要查证帝王口谕真假也可以通过以上办法进行查询,不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问皇帝口谕的真假,不过一般人不会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可能会引发皇帝生气,但对比假传口谕直接询问皇帝口谕真假的后果就要轻...

古代大臣,怎么判断皇上口谕的真假?
再说了,帝王的口谕虽然没有圣旨,但是也是会有官员记录在案的,还是很好查到的。所以要说官员判断口谕的真实性这件事,一般说来口谕都会是真的,很少会出现假传圣旨这样的情况,官员一般也是不会怀疑口谕的真实性,只有出现非常反常的现象时才会查探口谕的真假。

假冒皇帝的命令叫什么
皇帝的命令若以金口玉言表示允诺,金科玉律表示看法,口头的意愿并对人生效则称为口谕,而广泛且严肃的命令则称为圣旨。古代皇帝的指示通常称为圣旨,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发布的命令或言论。欧洲皇帝的命令一般被翻译为敕令。古代皇子发布的命令称为“教令”(皇太子专用)或简单称为“令”。皇太子和...

在没有防伪标识的古代,如何保证圣旨不被假造?
如今影视上的古装剧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不得不说真的是扭曲了历史,导致人们对古代真实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质疑,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皇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就拿后世的明清来说,皇帝的圣旨,是极其庄严的,并不是像电视剧上看到的那样,皇帝可以随意下圣旨。下圣旨是需要和朝臣商议的,而且皇帝的起居日...

口谕的意思是什么
口谕是指古代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口头传达的指示。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传达通常限于皇帝、太后、皇后等高级官员,其他妃嫔无权使用。传递这类指示时,尊卑之别被严格遵守。例如,妃子需要通过请安而非传达“贵妃娘娘口谕”来请求其他嫔妃的协助。在历史上,有一位因“忘记口谕”而著名的人物是牛弘。有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