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制度被创造出来之前,朝廷是如何进行官员选拔的呢?

如题所述

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到明清结束,是这一时期封建社会主要选拔官员制度。它是在总结以往选官制度基础上,通过考试方式,实现为皇帝扩大选拔官员范围。

不过在科举制度产生前,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都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从维护统治集团利益需要,采取一定方式选拔官员,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从西周到春秋中后期: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是以氏族宗法制为基础的,采取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进行等级划分,万人之上第一等为周天子,第二等为各诸侯国君,第三等为各诸侯国内掌权的卿大夫,第四等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第五等为平民百姓,第六等为奴隶。

从周天子到卿大夫和士,他们分割了国家的全部权力。由于是世袭继承,父亲死了、儿子接替,这种代代相传制度,让贵族子弟天生就是贵族,平民、奴隶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奴役,就导致官员选拔任用和自身才能完全无关,完全依靠你出生就具备的血统。

优势:在奴隶社会,这种通过血缘、婚姻建立官职世袭制度,让统治阶级关系牢靠,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影响下,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

弊端及危机:随着生产力发展,处于中下层民众,参与国家管理意愿强烈,因血统论的制约,而无能为力,对这种情况不断表现出不满。

春秋后期到秦朝: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征伐不断,从上千人战斗演变到几十万人的战争,在这种持续不断兼并战争中,需要诸侯国君能够动员更多人为国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激励臣民保家卫国,不过诸侯国君采取通过建立军功获取官位方式,引导下层民众参与到战争中来,以此来选拔官员。

秦国设立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最有代表性,它规定凡参军之人,不论门第出身,一律按照军功大小进行分封,并且规定宗室贵族子弟没有军功,不给授予爵位,这就激励很多寒门子弟,为了仕途加入军队。秦国正是凭借军功爵制,在春秋战国纷争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天下。

优势: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瓦解之时,军功爵制打破世袭制传承。

弊端及危机:随着秦朝统一六国,在没有战争前提下,军功爵制无法实施,其他管理国家方面人才,也不能全靠军功来选取。

两汉时期:察举制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又叫举荐制,一般由地方官员按照一定标准,对辖区内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并将这些人推荐给朝廷,朝廷在设立相关科目,指定官员当主考官,对被举荐人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授予一定官职。

优势:加入考试环节,具有一定公平性,让下层人士有机会进入国家管理层。

弊端及危机:汉朝初期察举制较为严格,后期对被举荐人开始限制各种条件,而主考官都是贵族、高官,他们举荐人员也多为豪门望族子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时期,由吏部尚书陈群提出,它要求在各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品评该地区人士。一般按照家世、道德、才能标准,将人才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再按照程序将品评结果,逐级上报到朝廷。朝廷根据相关结果,进行审核等程序后,对官员进行提拔或降级。

优势:有效解决察举制后期,所带来的只有豪门望族才可以当官情况,官员任命权力回归朝廷。

弊端及危机:后期演变成只重视家世,忽视才能,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在科举制度前是九品中正制,通过官宦阶层的人推荐,也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第2个回答  2022-08-25
都是靠着别人的举荐,一些有识之士会成为别人的下士,给那些有官职的人出主意,如果被重用的话,就会被举荐做官
第3个回答  2022-08-25
朝廷是选举制度,就是先从每个县里面推举出一个比较好的人,然后皇帝在对这个人进行考核。

在科举制度被创造出来之前,朝廷是如何进行官员选拔的呢?
不过在科举制度产生前,我国古代各个时期,都根据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从维护统治集团利益需要,采取一定方式选拔官员,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从西周到春秋中后期: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是以氏族宗法制为基础的,采取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进行等级划分,万人之上第一等为周天子,第二等为各诸侯国君,第三等为各...

在科举制度没有出现之前中国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的中国是依靠何种机制选拔人才的?
在夏商西周时期,虽说实行乡兴贤能制,但是当时的社会主流还是世袭罔替制。因为这时期的官员选举主要是通过世袭来继承的,也就是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当官。到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时候,世袭罔替的制度也就没落了,这时候主要是通过察举征辟制来选拔人才。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这时期...

在科举制尚未创立前 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与寻访制,经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一、世卿世禄与寻访制 在中国的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

科举制度始创于那个朝代,在这之前选拔官员主要是通过什么制度?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周朝:由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选官制度 秦朝:在战国时期是 “军功制” 建立帝国后是 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员 汉朝:察举制(由地方官员推荐) 征僻制(向社会征收人才)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也是血缘建立起来的选官制度)...

在科举考试没有出现之前,古代人才是靠什么选拔出来的?
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废除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制度,在秦朝统一6个国家之前,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官员任免的制度,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1975年发现的一个墓葬里面,在死者的身边放着许多的竹简,上面写了不少秦国的法律。其中就有任命和免除官员职务的法律。秦朝的时候任命一个官员需要怎样...

科举制建立前皇帝是如何招募官员的
策问即出一些有关时事政务、经义等方面问题,由士子做答,这时候的科举的考试内容还比较少,朝廷也只是意在选拔一些能够及时为朝廷出力的优秀人才,因此科举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还不够大。 二、科举在唐代的逐渐成熟 由于隋炀帝杨广的统治极其残暴,隋朝在只历经了两朝37年之后,便被蜂拥的起义浪潮所推翻。李唐王朝经过...

科举制创立前,我国古代还有哪些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科举创立之前,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以及标准如下: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

古代科举是创立之前什么方法推选人才的
这时,过去通过军功、养士选拔人才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汉代逐渐确立了察举、征辟等选人任官途径。察举察举又叫作荐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官职或提高其官位。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一...

再科举制度之前官员是如何推选的?
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