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安禄山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挟三镇兵力,直指东都洛阳.太原有报疾驰赶到骊山,当时在骊山华清宫的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叛变,但叛变的消息不断传来,玄宗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人传来情报,玄宗大梦初醒。在唐玄宗本人错误的战略下,安禄山的铁骑军团攻陷东都洛阳,次年正月便...
简述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母阿史德氏。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崛起 禄山少孤,因母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遂改姓安氏,改...
安禄山起兵谁败了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率十五万大军南下。当时,天下承平岁久,以致百姓不识兵革。当突然听到范阳起兵的消息,不少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弃城四逃。叛军所过州县,有的望风瓦解,有的开城出降,一路上所向披靡,进兵迅速,长驱直入,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攻占了东都洛阳。所败之军,简述如下:安禄山指挥叛...
简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叛乱历程?
安禄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逐步衰弱,以至于最后成为了一个瞎子。不仅如此,他还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身边的侍从一旦做错了一点小事,便被他拳打脚踢的,甚至直接被他杀了。还有,当时安禄山所宠爱的段氏,生下儿子安庆恩,颇受其宠爱。但是次子安庆绪颇有战功,地位较高。渐渐地,安庆绪...
简述唐朝安史之乱的事件及影响
一、事件概述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开始,持续了数年之久,期间唐朝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这场叛乱的主要战场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由于叛军的侵略,使得当时繁荣的洛阳、长安等大城市遭受严重破坏。最终,在唐朝政府和军队的共同努力下,...
简述安史之乱名称的由来?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简述安史之乱事件的来龙去脉
战争起因: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战争过程:安禄山起兵、唐廷反击、长安失陷、马嵬兵变、肃宗即位、睢阳之战、安禄山被杀、邺城之战、史思明复判、战乱平复。战争影响:一、社会混乱。二、藩镇割据。三、剥削加重。四、边疆不稳。五、经济重心...
安史之乱是谁发动的(哪个皇帝平定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
哪几本古书描绘了古代人民的悲惨生活?
由于唐玄宗的一意孤行、宠信早已有叛乱之心的郡王安禄山,公元755年,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与其麾下猛将史思明等终于在范阳发动了叛乱! 【总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安史之乱”的深刻写照!也是所有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愿世界没有战争!和平万岁!邓拓(1912年~1966年5月18日),乳名旭初,原名邓子健...
简述唐朝灭亡的原因
安禄山发动的叛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这场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耗费了大量国力及几乎所有兵力,也让唐朝由此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形势,甚至朝廷处于弱势状态,形成无法扭转时局。唐朝的体制随着藩镇势力做大而逐渐腐朽,宦官把持朝政。到了唐玄宗时期,宦官甚至可以拥立皇帝、把握禁军,专门对付宦官的甘露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