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曹操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有关曹操的评价很多,选几篇来看一看。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希望你喜欢。
  篇一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篇二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吾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国演义》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是魏晋六朝诗歌名篇之曹操《短歌行》其一。

  罗贯中《三国演义》许多内容是民间流传的、或者是作者罗贯中约1330-1400年艺术加工的、如上引文“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等铺叙。而事件人物及时代背景大体依据史实并有所本的,包括曹操的这首汉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的《短歌行》。

  前,看当代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头说的“在这人生如朝露的年代”指说的是在战争年代的人生无常。而《短歌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显然并非专指烽火遍地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而是纯粹嗟叹人生之短暂!《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这些同样叹息“年命如朝露”的东汉末年乐府诗显然也并不专指战争年代。

  人生本来就如同朝露。短暂,无定而虚空。

  秦庄襄王之子秦始皇帝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奋六世之余烈而兼有天下后、为求始皇帝本尊长生不老、遣人“入海求神药”。而400年后“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善哉行》其二的曹操155年-220年当然跟嬴政不一样,时空与环境、出身与际遇都大不一样,曹操是否如嬴政一样的素怀“贪鄙之心”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陈寿《三国志》里没说,当然叙述者同是史家的陈寿跟司马迁其思想境界价值观等等也是不一样的。从曹操的诗文里、即使以罗织手法也也看不到历史人物曹操有过如同秦始皇帝那样纠结过长生不老这问题,同样的从小说人物曹操身上也没能有所发现。

  曹操也没认为长寿有什么不好,他在谈其个人抱负的《对酒》里祈望人人都能够“得以寿终”而且显然是真诚的,他本人也希望“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龟虽寿》。可是他清醒认识到只要是生命总是有尽头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步出夏门行》。

  有限的生命,总得做些事。况且又身处东汉末年“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蒿里行》那样纷乱世道,这令他念之断肠,令他惆怅不已!“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其一!

  他觉得,要是人生无所作为,或将有无以担当朋友、以至主上或属下、以至家国社稷托付之虞:“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谣俗词》。因此在有生之年决不可苟且偷生、虚度年华、碌碌无为!

  以上是历史人物曹操。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虽对小说人物曹操多有贬抑、却并未否认也无法磨灭他的磊落与慷慨他的强大人格。

  古人再怎样“乱来”,也远远不及当今以“与人奋斗”思想武装起来的现代大陆人那么任性。

  而以上所述关于生命的意义、跟今天的我们所知道的以活命及传宗接代为精髓的中国“寿文化”迥然不同。
  篇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而这三国的首领都有过人之处,但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要数曹操了。

  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集智与谋于一身,化奸诈和文采于一体,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人,三道求贤令,唯才是举。他不怕得罪门阀世家,因为他深知,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他并不是不考虑德。如崔琰正直且不失儒雅,曹操对他就比较敬畏。不过,就算一些品行有问题的人,他仍然用得恰到好处,如嘉、许攸等人,曹操以他的用人之道,使他们在恰当的位置发挥了各自的才能。由此可见,曹操的心胸也是非常宽广的。

  他虽狡猾奸诈,但雄才大略。曹操在当时被人称作“曹贼”“汉贼”,后世也多半这样认为,但我却不认同,当时的军阀混战,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战,阴谋诡计也就如家常便饭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非但不是过,而是功,亦能体现曹操的雄才大略,为什么?因为那是乱世,汉室名存实亡,天子随时都可能亡,别的诸侯从来都不正眼看一下的天子,曹操却挺身而出,虽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过同时也挽回了天子的性命。并且依靠自己的才能一统北方。

  虽为军阀,但曹操的文采也是值得称赞的,《短歌行》《观沧海》等诗传诵千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是曹操最好的写照,他的雄心壮志一点一滴的凝成了这一首首诗,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枭雄人生。

  而今天的我们不正拥有曹操的那颗雄心吗?是的,正因为我们也有雄心壮志,所以才要去学习,学习曹操的智谋,学习曹操的心胸开阔,学习曹操的识人善用。

  站在今天,当年的情景不可能重现,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看向远方,远方那个人才辈出的三国,那个谜一般的-------曹操!

  看过的人还:

1.我眼中的曹操精选

2.三国志读后感1000字以上两篇

3.曹操短歌行读后感3篇

4.关于读后感的作文600字5篇

5.《三国演义》读书随笔500字4篇

曹操割须旗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 勇气、果断和牺牲精神:曹操在面对困境和危险时,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果断,他不顾自身安危,为了保护自己的士兵,决定牺牲自己的形象和尊严。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求的。2. 必要时的牺牲:为了达成目标,有时候我们需要做出牺牲。曹操为了逃脱刘备的追杀,不得不割掉自己的胡须,扔掉自己的战袍,这...

《曹操》读后感
《曹操》读后感范文1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曹操》,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一类的书,特别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所以我仅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共209页的书。 当我们一提起曹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那阴险的笑声,想起他那种种恶行。可是,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曹操了有很多优点,比如:曹操...

《曹操》读后感
《曹操》读后感1 我继续往前跑?终于还是有了自己选择。对了,这里就是菜市场了。正当我人神地看着那清泉里调皮的水花向前欢快地翻腾时,忽然,几颗晶莹的水珠溅到我的脸上,身上。忽然,一个浪头打来,不备之下把我盖在水里。有这么一天,老虎回来了,走路一跛一拐,长裤子盖着老虎脚,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 每当人们...

三国演义曹操800字读后感
三国演义曹操800字读后感篇1 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册书。从黄巾起义到一统三国,历经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奇经典。翻动书页,眼前便浮现出曹操气吞山河、刘备三顾茅庐、孙权胸怀大志、最后三国鼎立的生动场景。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蜀吴联盟北伐曹军,黄盖仅率三十条船,...

曹操移驾许都感悟收获?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曹操移驾许都”,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感悟和收获:1. 聪明才智和胆略:故事中的曹操是一个具有聪明才智和胆略的人。他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他选择将天子移驾到许都,利用当地的人才和文化,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最终成功地统一了北方。这告诉我们,在...

有关曹操的读后感?
有关曹操的评价很多,选几篇来看一看。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希望你喜欢。篇一 【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

曹操魏武帝读后感怎么样写
曹操读后感——“时势造英雄”总觉得这句话很正确(其实本来就是正确的).每个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人物.而曹操呢,就是在东汉末年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家 都认为曹操很奸诈,但我认为这却是他的聪明之处,令我佩服的.他在逃避追杀时住进了吕伯奢家里,听见了磨刀声,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因而起了自卫...

曹操杀父之仇感悟20字
1. 曹操杀父之仇的感悟:曹操杀父之仇的感悟是,一个人的仇恨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但同时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复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无论在什么时代,个人情感都可以影响历史,但是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2. 人的仇恨和情感的威力:曹操杀父之仇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它让我们看到人的...

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杀父之仇你有什么感悟?
曹操的父亲,曹嵩取道徐州,到兖州。被陶谦手下(原属于土匪)杀死。虽然曹操很伤心,哭爹的同时,心里说:爹啊,徐州是咱们的。曹操又恨又喜

读曹操传记的读后感,要求贴切生活,急急急,在线等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任人惟贤”这一点。我们班的班干部人选历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动,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干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呢?于是我向老师请示,亲自为班上主持了一次班干部选举大会,让同学们投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