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县的经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县境农民有饲养畜禽和水产捕捞的历史传统,饲养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和鸡、鸭等。建国前,人民生活贫困,肉类副食品消费量低,产量也低。1949年,川沙县养猪仅47500头;在历史上,县内原来只养耕牛,19世纪80年代末,始养黑白花杂交奶牛。解放前上海华商牧场饲养的奶牛,百分之八十从川沙采购。1949年,全县圈存奶牛仅551头;禽蛋生产有为数不多的养鸭场外,主要是农民作为家庭副业饲养,商品率不高。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市区提供副食品任务的增加,畜禽饲养和渔业生产不断发展。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增加到441320头,圈存奶牛7747头。禽蛋生产已发展为集体场饲养为主。1985年上市鸡蛋248.95万公斤,鸭蛋695.21万公斤。1983年曾出口肉鸡180余万只。 解放前,封建剥削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粮食常年亩产仅240.5公斤,皮棉亩产7.5公斤。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起,全县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制度。1952年起,通过互助合作及人民公社的道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加上农业科学技术、农田水利等基本设施的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有较快发展。粮食常年亩产1984年达到922.5公斤,皮棉亩产1978年曾达到90.5公斤。1949年至1985年间,粮食常年亩产年均递增4.5%,棉花年均递增10.3%,油菜籽年均递增9%,蔬菜占上海市供应量的六分之一。
1985年社员平均收入801元,比1956年合作化初期增加7.3倍。全县农村已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农、副、工、商各业的综合经济。
1980年全县耕地370019市亩,1985年减少到350460市亩,加上人口增加,平均每一农村人口占有耕田从1949年1.23亩,到1985年减少为0.85市亩。粮食仅够农村人口口粮自给。 建国初期,在控制物价、稳定市场的同时,建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私商逐渐被纳入社会主义商业轨道。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共存的商品流通体系。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供销合作商业由集体性质变为国营,大量合作店组撤网并点,实行所有制升级过渡。1961年,调整商业管理体制,恢复供销合作商业,部分合作店组人员退出国营商业,实行集体经营。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025万元。“文革”期间,商业工作“统”字当头,“管”字领先,国营商业大包大揽,商品流通渠道单一。
1978年以来,商业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县商业局撤销后,各国营商业公司改归供销社管理,同时积极扶持集体和个体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粮油购销改为多渠道经营,计划物资供应由统一调拨改为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双轨制经营,使商业在联结工业同农业、城镇同农村、生产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日益增强。
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从1978年的21239万元增为51994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2308.73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762万元,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据1985年底统计,供销社所辖单位104个,12467人;粮食局所辖单位37个,2016人;物资局所辖单位12个,632人。其中供销社系统的零售网点有1224个,零售从业人员7928人。但是全县有40个村没有商业网点,乡镇的饮食业与修理业也数量不多,尚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 民国时期,川沙县财政收入以田赋为大宗。赋税一般解缴江苏省库,地方行政事业所需支出多赖自筹。由于税种屡有增加,且开征附税、杂捐,征额甚至超过正税,人民负担沉重。
解放后,根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废除苛杂,陆续建立了新的税收制度。随着川沙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税收比重迅速上升,改变了以农业税为主的收入结构。同时,国营企业上交的利润和基本折旧基金等企业收入也是县内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83年,川沙财政收入跃居上海郊县之首。1985年已达3.34亿元,仅次于江苏省无锡县而名列全国县级收入第二位。
自1953年起,县级财政管理体制几经改进,逐步扩大地方财力。1978年以来,积极贯彻调整、改革的方针,对国营企业实行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和上交资金占用费等办法,扩大了企业自主权。1981年和1983年县属、市属国营企业先后试行“利改税”,用所得税形式代替上交利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城乡多种经济日趋活跃,从而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来源,据1985年统计,全县纳税户共有7094户,其中国营企业173户、国营与集体联营企业72户、集体企业3712户、个体经济3137户。
建国后的36年中,川沙财政收入总额为25.04亿元,上缴国库19.61亿元。同期,财政支出为5.67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建设、文教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为繁荣川沙经济服务。

川沙县经济发展
川沙县经济以毛巾业、服装缝纫业、"三绣"业及营造业和奶牛饲养业为主要支柱。毛巾业起源于1900年城厢首创的经记毛巾厂,迅速发展,至1937年抗日战争前,全县已有202家毛巾厂,产品远销东南亚。解放后,政府扶持改造,1956年全县有公私合营毛巾厂50家,从业人员8972人,1985年4家县属毛巾厂远销多个国家...

为什么选择川沙
川沙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众多企业和产业的集聚为当地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川沙的产业结构合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为不同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4. 良好的生活环境 川沙不仅拥有繁华的商业设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优美的...

川沙为什么是主城区
此外,川沙地区的产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形成了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川沙成为上海市的重要主城区之一。综上所述,川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发达的经济产业,成为上海市的主城区之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川沙县的经济
县境农民有饲养畜禽和水产捕捞的历史传统,饲养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和鸡、鸭等。建国前,人民生活贫困,肉类副食品消费量低,产量也低。1949年,川沙县养猪仅47500头;在历史上,县内原来只养耕牛,19世纪80年代末,始养黑白花杂交奶牛。解放前上海华商牧场饲养的奶牛,百分之八十从川沙采购。1949年,...

川沙县续志总述
经济实现了显著增长,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对外经济贸易活跃,出口贸易迅速增长。40多年的变迁中,川沙县不仅见证了浦东新区的崛起,还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工业,从单一经济到多元发展,川沙县的历程是一部充满活力和变革的历史篇章。

川沙新镇经济发展
川沙新镇经济发展活力十足,展现出了强大的商业实力与投资吸引力。上海界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起源于村办印刷企业的股份公司,凭借30年的辛勤努力,如今已发展为总资产达到7亿元的大型企业,拥有28家子公司,业务涵盖印刷、房地产、食品加工、商业贸易和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在2007年1月,川沙新镇的投资...

川沙和曹路哪个好
川沙和曹路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具体哪个更好取决于个人需求和关注点。总体来说,两者都有其优势和发展潜力。川沙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氛围,毗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具备旅游业和休闲消费业的优势。此外,交通发达,绿化较好。川沙还具有多样的传统工业和商业基础,经济较为活跃。曹路地区近年来...

城厢镇经济发展(川沙镇包括原城厢镇)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川沙诞生了首个村级上市公司——界龙股份有限公司,催生了一大批亿元企业,如房地产、生物制药、彩印包装和工艺玩具等行业。未来,川沙将朝着低能耗、无污染、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依托航空运输,服务国内外市场,尤其是临空产业。随着国际空港二期工程的推进,航空运输服务和第三产业...

川沙镇的经济发展
按照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建设川沙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原川沙集镇及浦东运河以东、川杨河以南、川南奉公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北地块,用地面积20.4平方公里。川沙新城是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核心城区,以旅游服务、临空服务配套和历史文化为特色,人口规模约在30万人。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川沙诞生了全国第一家...

张江和川沙哪个好
川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川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同时,川沙的自然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川沙也在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生活配套设施水平,逐渐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地区。综合比较 张江和川沙各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你热衷于科技和创新,希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