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交往。”
一天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公孙龙环顾众 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公孙龙便说 :“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上。”过了几天,公孙龙前去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而摆渡的船却靠在对岸。公孙龙叫来那个 善呼的人,那人一声呼喊,渡船应声摇了过来。所以说,圣人处世,也不能拒绝有一技之长的人。
所以老子说: 圣德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其眼中没有背叛的人;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其眼中没有应该废弃的物品。能做到这些,便可说是掌握了道的精微高妙之处了!
相关内容:
《老子》第二十七章说: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老子这里依据无为思想论述了救人救物的重要性:救人无弃人,救物无弃物。老子指出,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人不出现漏洞,没有差错,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闭门的人,不用门闩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打结的人,没有绳索疙瘩,别人也解不开。老子用这些来比喻善于救人的人,那就是圣人。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挽救器物,而且做无名英雄.所以没有弃人,没有弃物。所以善人总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即善人从不善人那里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要重视自己的老师,爱惜自己的借鉴,否则再聪明的人也会迷失本性。老子说,这是重要的玄妙的道理。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圣德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其眼中没有废弃的人;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其眼中没有应该废弃的物品。能做到这些,便可说是掌握了道的精微高妙之处了。这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的话,原话是:“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淮南子 道应训》中《人无弃人,物无弃物》的全文翻译
这也就是《老子》说的:“人没有无用的人,物没有废弃的物,这就叫做含藏着的聪明智慧。”
《善呼者》的原文及译文,急
所以说:圣人处世,也不能拒绝有一技之长的人。
人无弃人翻译
所以,圣人总是善于救人,没有弃人,物品没有弃物,这就是袭明。所以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爱惜自己的借鉴,即使聪明,也会迷失本性。老子说,这是重要的玄妙的道理。”现在常说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体现了这个道理。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关键在于使用它...
文言文翻译 人无弃人
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文言文 公孙龙招弟子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原文:昔者公孙龙①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②。”有客衣褐带索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④谓弟子曰:“门下⑤故有能呼者?”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⑥。”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下,而航在一汜(si)⑦。使善...
淮南子治要文言文答案
所以圣人处世:“一个人如果无技能,我是不会和他交往的:“人无弃人。”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我门下可有能大声呼喊的弟子吗,渡船便摇了过来。” 译文,公孙龙带着弟子前往燕国游说,谓弟子曰,物没有废弃的物.”公孙龙曰?”对曰,这就叫做含藏着的聪明智慧!”几天以后:“圣人之处世。 2. 《淮南子》全...
《淮南子》卷十二 道应训(2)
故老子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 子发攻蔡,逾之。宣王郊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子发辞不受。曰:"治国立政,诸侯入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合而失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者,此庶民之力也。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爵禄者,非仁义之道也。"故辞而弗受。故老子曰:"功成而不...
林语堂译道德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在《道德经》中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来比喻道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准则。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这正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品格。4、无弃人、无弃物: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一切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去探寻一切存在的意义,去发现它们的价值。每个人和物都有其独特...
废人文言文
5. 文言文翻译 人无弃人 从前,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交往。”إ 一天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公孙龙环顾众 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公孙龙便说 :“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