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话

他说他的还军只是虚有其表 这说明洋务运动什么 第1 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做到自强 求富的口号 第2 洋务运动知识表面的
他说他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说明洋务运动什么 第1 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做到自强 求富的口号 第2 洋务运动知识表面的

李鸿章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
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掀起了一场
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近代化的过程。尽管
今天我们指责洋务派“认识肤浅,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变革政治制
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惊
天动地了。到19世纪80—90年代,人们还耻谈洋
务。李鸿章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遭到反对是自
然的了,“其时朝士皆反对合riG(李鸿章是合肥人),
尤鄙言洋务”。
著名学者蒋廷黼在《中国近代史外交史资料
辑要序》中说:“李(鸿章)是这一时期(洋务运动)的
中心人物。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有几个能与他{{j比?
哪一个创办了像他那么多的事业?..中国最大的
海军是他办的;最早的新式煤矿是他开的;最早的
铁路是他筑的;最早的电线是他安的;招商局是他
提倡的。”李鸿章推行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的富国强兵之策,19世纪60年代着重创办军事工
业。1863年,首先在松江办个洋炮局,加上后来在上
海办的两个洋炮局,通称“上海炸弹三局”。从70年
代起,又提出“寓富于强”的口号,举办民用工业。
1879年冬,他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间架起电报线
以通天津,这是中国有电报的开始。至1894年,沿
海各地和内地各主要城市之间陆续建成了电报联
系。中国的铁路建设经历了艰辛的过程。1865年,美
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造了一条1里多
长的简便铁路,火车一开动,惊得鸡飞狗跳,行人胆
战心惊,就连路边的房屋也被震得抖动起来。在当
时许多中国人看来,西方的“奇技淫巧”有害无益。
清政府下令立即拆毁了这条铁路。1876年7月,英国商人偷偷地修筑的上海至吴淞的铁路通车,每天
往返6次。8月3日,因压死一名士兵,当地士绅鼓
动沿途群众阻止列车运行。清廷责令李鸿章和南洋
大臣沈葆桢“妥商归宿之法”。通过谈判,10月24
日,沈葆桢以28.5万两白银买回这段铁路,并于次
年拆毁。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一直坚持应
由中国人来修铁路,不能让外国人攫取铁路修筑
权。他多次建议清政府修铁路,没有结果。1876年,
开平矿务局成立,为使煤炭能够有效地外运,李鸿
章接受总办唐廷枢的建议,奏请清廷批准修筑芦台
至唐山之间的铁路。此举立即遭到顽固派大臣的群
起反对,极力阻挠清政府批准。1881年,李鸿章奏请
修筑唐山煤井至胥各庄11公里铁路,特别强调用
驴马拖载,才得批准。1887年,李鸿章又从这条铁路
的两端分别延长至古冶和天津,这是第一条由中国
人自己修建成的铁路。英国工程师金达设计,轨距
按照英国的标准,为1.45米,后来成为中国铁路轨
距的定制。由于清政府在谕旨中明令规定,不准在
铁路上使用蒸汽机车,因而出现了驴马拉着煤车在
轨道上滑行的可笑举动。在100多年前的中国,封
建守旧势力相当强大,反对修造铁路的呼声甚嚣尘
上。内阁大学士文治竟然“看到电杆而伤心,听说铁
路而掩耳”。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和修建铁路,体现
了李鸿章的远见卓识和追求新事物的百倍勇气。从
1881—1894年,李鸿章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
在北方修建了300多公里铁路,而且铁路所有权、
经营权和管理权全属于中国,不让外国人插手,这
反映了李鸿章的爱国民族意识并没有丧失。
有人把李鸿章列入封建顽固势力,这是不公正
的。其实在1864年,他在给总理衙门大臣奕{斤、文
祥的信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变局观和人才
观:“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
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
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
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
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
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1875
年,他在因台湾事变上的《筹议海防折》中进一步提
出:“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舍
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0”1885年6月新疆巡抚
陶模在《培养人才疏》中建议从培养近代化人才人
手,实行变法。李鸿章表示赞同,回信说:大作足以
使人振聋发聩,今天大家都在谈论变法,“有治法尤
须有治人”。甲午战败,对他来说同样有一个深刻反
省的过程。他在从日本回到天津的当天,就向光绪
帝上了一份奏折,愧愤交集地说:“敌焰方张,得我
巨款及沿海富庶之区,如虎傅翼,后患将不可知。臣
昏耋,实无能力。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
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李提摩
太是英国广学会的传教士,来华多年,在中国鼓吹
维新变法最出力。1895年六七月间,李提摩太把翻
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寄给李鸿章,请他作序。李鸿
章很快回信,并以信代序。他在信中写道:“以天下
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夏后传子,汤
武征诛,则由公而私矣。..至我大清,海禁打开,
而中外之气始畅行而无隔阂,..殆将复中国为公
天下之局。”他希望中国走向“公天下之局”,即类似
西方的民主社会。李提摩太接到李鸿章的信后,9月
来到北京。李鸿章感慨地对他说:现在满朝文武没
有几个真正懂得世界大势的。并介绍李提摩太去见
恭亲王、孙家鼐和翁同稣。孙家鼐一见到李提摩太,
就告诉说:他已经陪皇帝读了两个多月的《泰西新
史揽要》,使李提摩太大为惊喜。
1895年,强学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维
新派政治团体。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稣、孙家鼐、李
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
5000两银子人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
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人会,因甲午战败,名声太臭而遭到拒绝。但是当康有为1895年底去上海
创办《强学报》时,李鸿章又“自愿捐金一千”。1898
年,光绪帝令翁同稣、李鸿章、荣禄、廖寿恒、张荫桓
等总理衙门五大臣约见康有为,李鸿章就机构改革
发问:如果六部尽撤,那么旧的规章制度是不是也
要全部抛弃?康有为回答说:“今为列国并立之时,
非复一统之世,今之法律官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
国,皆此物也,诚宜尽撤。即一时不能尽去,亦当斟
酌改定,新政乃可推行。”事后,李鸿章佩服地说:
“康有为,吾不如也。废立制艺事,吾欲为数十年而
不能,彼竞能之,吾深愧矣。”
变法失败后不久,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会见伊
藤博文时,指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变法太急,用人
不当”。可谓一语中的。戊戌政变后,清廷大肆捕杀
维新志士,李鸿章却大胆指出“捕新党之谬”,并暗
中设法为一些维新志士开脱“罪责”。也许因为同变
法之事有牵连,李鸿章没有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
1899年l2月,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辞行时,
慈禧拿着一大叠奏章对他说:“有人弹劾你为康
党。”李鸿章泰然自若地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
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
强久凫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
逃,实是康党。”慈禧默不作声。上任后,他对慈禧下
旨搜捕康有为、梁启超家族的亲属、刨平其祖坟,一
直拖了很长时间。尤其对株连九族的做法非常不
满,私下里对部属说:“我决不做刀斧手。”他曾三次
托伊藤博文等日本友人转告梁启超,勉励他不要因
现时的境遇而灰心,更应该努力精研西学,日后报
效国家。康有为、梁启超都曾写信表示感谢。
历史学界有观点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被钉在
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这种看法,并没有科学地、准确
地反映李鸿章的全部历史。我认为,对于李鸿章这
样的历史人物,不是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应
该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评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0
这次称为洋务运动的事件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在口号为自强期间,朝廷内部分大臣开办了"企业",而运用的管理方法不当:他们以官府的形式来管制工人,使之不能全力工作,导致严重的损失.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造出的炮弹放不到炮里,还要现磨,可见质量级差.第二,在"求富"期间,各位宦官们更是以公饱私囊,导致整个运动的失败.最后以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彻底告终.
这次打着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的旗帜要富国,可真正的目的是要维护清廷,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自然得不到农民阶级的支持,并且,清廷内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使得运动达不到真正的意义.它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而不是把中国真正的引向资本主义.所以,中国没有真正的富强起来.
但这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李鸿章说的: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与洋务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句话是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的深刻反省.期间仅有的联系就是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才得出李鸿章的反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1.一辈子的事是指洋务运动,中心目标的是练兵制器。
2.洋务运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因为这项运动从出发点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苟延残喘,行动上只是购买西洋的军工,学期西洋的军事,没有意识到列强的崛起是源于制度的先进。
3.说明旧式的地主阶级挽救不了中国,仅仅学习西方的军事,产业救不了中国,要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落后局面,只有在制度上根本改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0-20
1 第一洋务运动前期的自强,是在引用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但是封建制度的根源,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并没有达到“自强”后期的求富由于是官办,不计较成本,特别是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中国人民仍处旧在水深火热中。所以“求富”也没有成功
2.洋务运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起到了抵制外国商品的入侵,腐朽封建制度并不能让、中国走向自强,独立。
第4个回答  2007-10-18
李鸿章是个鬼才!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说的话
3、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4、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中有钱,仓中有粟,腹中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李鸿章

李鸿章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
1、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2、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3、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要紧的什么,不是运用权力,不是滥用权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权力欲。4、夫人惟气之盛者,能舍人之所不能舍,而为人之所不能为。5、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

请问谁知道“一万年来谁著史”的完整版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鸿章的《入都·其一》。全文: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翻译:大丈夫一只手拿着吴钩,意气风发好似高过高楼,一万年的历史由谁来著作,在三千里外封为侯爷。一定要...

李鸿章经典名言名句大全(李鸿章正能量励志句子)
儒风君精选李鸿章十句话,细细品读,受益良多。“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儒风君说:赤裸裸地谈利益最接近理性。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只有懂得分享利益,一个人才能调动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

仅仅用几百字参倒重臣的李鸿章,到底有多会说话?
首先,在奏折的第一部分,李鸿章直接指出“梁园之挫,退守定远;维时接任未久,尚可推诿,乃驻定一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翁同书在梁园遭遇失败后直接退守定远,如果他刚刚任职,那么他就不必承担主要责任,可他已经在当地治理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没怎么和敌军奋力对抗就溃逃至定远,他既有...

请解释下“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出自李鸿章的一段话。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给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李鸿章爱不释手,经常带与身边。一次外出狩猎之时,便不由自主想一试身手,突然望见了周围的寂静村庄,就此停住,不再使用手枪。幕僚好奇,询问原因,李鸿章回答:“这是我想提醒自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李鸿章教育...

哲理经典诗词大全(李鸿章的10大经典语录)
作为一位出色的文人,李鸿章的智慧和才华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今天,让我们精选李鸿章十句话,细细品读,受益良多。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手握利剑,杀意自然涌现。然而,我们必须慎重对待这股力量,因为剑可以保护,也可以毁灭。只有心中有道,才能用剑之道,慎之又慎,才能避免走向暴力的极端。

李鸿章的一句话“ 什么唯火器不能及也”原文是什么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留下一段什么话,让伊藤博文自愧不如?_百度知 ...
“年少不知李鸿章,而今方知真中堂。”这句话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对李鸿章印象的真实写照,大部分人在中学时期接受教育的时候,因为局限于课本,所以只看到了李鸿章多次签订不平等条约、镇压农民起义,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偏见,但其实他为了国家复兴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在时代大局面前,他一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