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钢铁业降碳减排的五大路径

如题所述

一、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去年四季度以来,在新增两批中央投资共2300亿元中,安排节能减排投资 195亿元。其中安排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工程130亿元,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40亿元,安排支持10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25亿元。
二、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新增中央投资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管理规定,严格用地、节能、环保要求,从严控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投资同比下降6.4%,有色、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增幅同比下降18.2和69.2个百分点。
三、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调低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利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明两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能效等级达到1级或2级标准的高效节能产品加大推广力度,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实施方案。
四、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近来,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对省级政府2008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落实奖惩措施,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五、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去年底,对未完成2007年度节能减排目标、环评区域限批的11个省(区)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督察。今年3月,清理并停止了部分地区自行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的优惠电价政策。国务院八部门联合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5
双碳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10.33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约53%;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球钢铁碳排放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国内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因此,在“十四五”要求更为严格的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下,钢铁工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领域。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了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双碳”目标的实现,《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也即将发布。在多个顶层设计文件的指导下,钢铁工业的降碳减排路径也逐渐明晰,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第一,推动绿色布局,包括优化产业布局、严禁新增产能、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壮大绿色物流等。一方面,通过优化布局引导钢铁项目向生产基地聚集发展,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加快实现技术突破和绿色发展。《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集中度CR5/CR10分别要达到40%/60%(该指导意见最终出台时未提及这一集中度目标)。2020年,我国前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合计为41292.1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9.21%,与日、韩、俄、美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日本前两大钢企产业集中度高达79.2%,美国前三大钢企占比58.7%,俄罗斯前四大钢企占比达73.0%,韩国前两大钢企占比更是高达90.0%,印度前三大钢企占比也达到了57.7%。为此,我们应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速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提高投资效率和科技创新水平,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切实改变“北钢南运”现象,减少不必要的物流运输等过程,进而降低碳排放。

第二,节能及提升能效,包括推广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实现钢铁工业的智慧制造等。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能耗统计,2020年吨钢综合能耗为545.27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6.51千克标准煤/吨。尽管我国吨钢综合能耗指标已位于世界先进行列,但钢铁工业体量大,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不均衡,仍有较大节能减排潜力。我国钢铁行业余热资源利用率低,大型钢铁企业的余热利用率为30%~50%,与国际先进水平(90%)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通过提高余热余能自发电率、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将钢铁企业的自发电率从当前的53%提高到60%以上,基本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对于钢铁工业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低碳减排的需要。有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仅有不到1/3的企业开始着手数字化试点或转型工作,极少数钢铁企业有清晰且符合整体业务发展的数字化战略。因此,未来,钢铁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化管理、推动智慧制造,助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集约化、互联化,从而降低生产过程碳排放。

第三,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有序发展短流程电炉钢工艺,推动原燃料结构优化、促进清洁能源替代。2020年,我国长流程生产的粗钢占全国总产量的90.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3.2%)。长流程炼钢的碳排放强度为2.0吨二氧化碳/吨粗钢,是短流程炼钢的3倍以上,因而推行全废钢的电炉工艺是钢铁工业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推进短流程炼钢存在成本高、废钢质量和供给不稳定等诸多阻力,优化燃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是实现我国钢铁工业降碳减排短期目标的关键。我国钢铁行业能源结构高碳化,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占行业排放的80%以上,其中煤、焦炭(3415, 73.50, 2.20%)占能源投入总量的比例近90%,促进清洁能源的替代将对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区域能源资源整合、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钢化联产。《指导意见》指出,推进产业间耦合发展,构建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钢铁行业应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开发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富含一氧化碳、氢气等副产品的附加值,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处置利用。

第五,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包括电解还原、氧气高炉、非高炉冶炼以及CCS(碳捕获与封存)/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通过以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实现冶炼过程完全零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氢冶金、电解还原等绿色低碳技术的探索,如国际层面的日本COURSE50(日本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开发项目)、德国“以氢代煤”、韩国COOLSTAR(氢还原炼铁工艺项目)、奥钢联H2FUTURE(无二氧化碳工业氢试制工厂)、欧盟ULCOS(超低二氧化碳炼钢)、瑞典HYBRIT(突破性氢能炼铁)等项目;国内层面,中国宝武与中核集团、清华大学签订了有关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低碳冶金工艺,河钢、酒钢、邢钢等多家企业也开启了低碳冶金的创新研发工作。超前布局低碳冶金前沿技术领域,不仅可以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技术保障、提高竞争力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工业领域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在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下,钢铁工业面临巨大压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钢铁产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在压减钢铁产能的同时,保障好下游需求是减排工作的难点。因此,未来逐步降低产量是钢铁工业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条件,引导钢铁企业由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至关重要。

短期内,电炉炼钢的节能环保效益无法在经济效益中体现,推广相对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是当前落实减排工作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然而,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运营压力。因此,一方面,应将钢铁行业尽快纳入全国碳市场,利用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降低钢铁行业的减排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应做好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与成本评估,选择“性价比”高的减排技术,做好“技术组合”。大型钢企更应发挥“头雁”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披露碳排放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双碳”背景下钢铁业降碳减排的五大路径
一、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去年四季度以来,在新增两批中央投资共2300亿元中,安排节能减排投资 195亿元。其中安排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工程130亿元,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40亿元,安排支持10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25亿元。二、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工业领域将建立碳达峰标准体系!五大重点领域、三大减碳路径、企业应对措...
工业领域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工业生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分别占据较大比重。面对减碳挑战,路径可从结构调整、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着手。工业企业降碳逻辑与方法 工业企业应遵循基础、高效、减排、循环的降碳逻辑。方法包括使用低碳清洁能源、提升能效、降低物耗、资源综合利用等。具体...

工业领域将建立碳达峰标准体系!五大重点领域、三大减碳路径、企业应对措...
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以分四步走,即控碳、减碳、低碳、碳中和。目前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5%,实现减排需从产能端、用能端和碳汇端三端发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五大类标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

双碳背景下,我国怎样实现能源转型?三大挑战、转型路径、发展建议_百 ...
黄震院士提出五大建议:强力推进节能战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终端用能低碳化、加强技术创新与法制建设、统筹市场与技术推动“双碳”工作。旨在通过政策、市场和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系统根本变革,实现“双碳”目标。综上所述,中国能源转型面临多重挑战,但通过多元策略、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可以实现能源系统...

“双碳”背景下如何开展污染防治
未来碳减排有五大路径,包括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市场机制融碳。比如在资源增效减碳方面,要高度关注“无废城市”系统构建,控制废水、废气、废热,逐步走向“无废社会”。在能源结构降碳方面,要从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走向未来的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为主。在地域分布上...

130页碳中和培训PPT,深入讲解五大领域零碳路径(附下载)
然后,我们详细解析了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和农业等五个领域如何在技术实现路径上进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探索。报告强调了有序性、平衡性和多元化的策略在双碳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在青铜峡能耗分析部分,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例,给出了针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这份PPT,您可以全面了解各领域...

【双碳时代】碳中和的概念以及意义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工业、交通和居民消费。中国减排需关注能源结构,煤炭是主要排放来源,清洁能源的使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关键。电力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水泥生产等行业首当其冲,而山东、江苏等地区则是重点减排区域。国家提出了五大减排路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有望先实现碳中和,工业则会...

“双碳”路径编制有了科学参考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碳减排路径,主要包括运输结构优化、运输装备改造、效率提升和能源转换这几块。顺风出行通过提升顺路车辆的空座利用率,来降低人均出行碳排,本质上属于效率提升。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邓继海看来,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手段,对C端用户出行的减碳值进行科学测算,这为交通运输...

建筑行业实现建筑碳中和的措施有哪些?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碳排放大户,据研究显示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约为21.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1.6%。在“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如何摘掉“高碳”帽子?1、五大路径: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消除建筑运行碳排放,减少建材碳排放,优化调整建筑流线和功能,使用超高能效设备及能源替代。2、实施方案:降低成熟...

双碳驱动·竞合共赢 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助力双碳
吉利汽车将以“2045年碳中和”为目标,2035年实现单车全生命周期减排68%以上(以2020年为基准年),向符合巴黎协定1.5度的路径转型。制造端、供应端、使用端三端协同,在制造端推进建设零碳工厂至2025年建成3家及以上;供应端,与供应商协同降碳,提升材料循环比例;使用端全面向新能源转型,2025年吉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