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爵制到底给春秋战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军功爵制在春秋战国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整个夏商周时代,大多数诸侯贵族们都是遵循的世卿世禄,就是所谓的贵族世袭,阶层的分化非常严重,不同等级的人员享受着不同的人生,基本上没有改变的可能,选拔任用人才全凭君主之好恶,普通士兵就算是有功劳,也不过是应尽的义务。而因战乱频发,善战之人才越来稀缺,导致中下层的贫民士兵也开始拥有机会向上攀爬,这就得有赖于军功爵制的推行。

魏国是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国家,但是军功爵制的起源是要早于战国时期的,而且很有可能跟当年晋国有渊源,就是在晋献公屠杀公族后形成的某种潜规则,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往往要用血的代价来解决,晋国历史上有数位君主被朝臣所弑杀,而卿大夫家族之间的相与征伐也是非常严重,而卿大夫阶层再到下面的阶层,本身就是低级的士兵或民众阶层了,因此来说最早的所谓军功爵位可能来自晋国。

魏国所推行的军功爵虽说还不成熟,可是当时列国纷争不断,对于善战之人皆有渴求,而士兵也是个非常巨大的人群,期望获得爵位的士兵数不胜数,当军功可以成为获取爵位的方式之后,自然就在军队中引起剧烈震荡,所有底层的士兵们就是看到了某种希望,可以彻底改变自身的地位。以战争为手段赢取自己辉煌的人生,就成为底层士兵们的共识。这种形势的变化翻转又促成战争的更加激烈,战国之世的战争就更为惨烈。


在变法大势风行诸侯列国其后,军功爵制更是得到诸侯列国的认同,大家皆认识到发动数量最多的底层士兵的巨大推动作用,其中秦国推行的最为彻底。秦国的军功爵制基本上为战国的军功爵制树立典范,即是凡是有军功的士兵,不管是什么出身,不管是什么门第,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享受爵位,军功成为接受赏赐的必要条件。对于传统的贵族而言,又有“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什么意思呢?就是贵族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世袭了,必须要参与到战争中去,要在战争中立功,才能享受爵制。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之下,很多贵族养尊处优,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取得任何功绩,便也是被历史无情的淘汰,而更多贫民士兵进入朝堂,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军功爵制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赵国的赵孝成王推行“功大者身尊”,功劳越大地位就越尊贵,很多底层士兵通过军功爵制进入朝堂后,甚至还有被封为君的,这个君基本上就是仅次于诸侯国君的地位了,比如白起有说是武安君,乐毅有说是昌国君,都是因军功而获封的顶级爵位,是“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的最佳体现。《韩非子》载,商鞅的秦法是: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这即是把秦国的士兵变成嗜杀的工具,在战场上可谓无往不利,总是如杀红了眼睛的禽兽,凶猛无比。

总体说来,军功爵制所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首先在于其打破了贵族世袭,其次为普罗大众提供了另外一种进入朝堂的方式,后来汉朝的班超所谓投笔从戎,绝不仅仅是为抵御匈奴,本身也是想依托军功取得晋升之基。秦国之强大,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军功爵制,特别是在秦国的军功爵制中,对于那些因军功而受封土地的人们,规定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只要能够达到二十五户家庭的,就能够立社,成为一个里,类似我们今天的行政村。这些人因此而拥有了私有的土地,有了保护财产的能力。贵族世袭制在秦国的大破大立之下,成为秦国吸引山东六国的人才的蜂拥而至,为功业富贵和自身抱负,在军功爵制的体制机制中,终究成为秦国的虎狼之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秦朝军功爵制度
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周天子,已完全失去了过去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而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诸侯已经掌权,改变了春秋以前的政治局面。西周末年,世袭奴隶主贵族已经腐朽没落,逐渐失去了管理国家和控制局势的能力。首先是周天子的权势衰微,地方诸侯势力逐渐抬头,一些有作为的诸侯不得不从下层人士中选拔人才...

什么是军功爵禄制,它产生的背景和具体情况是什么
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军功爵制对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夺取政权,对于秦汉封建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以及在战争中鼓舞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军功爵制也助长了对敌方士卒和平民的大屠杀,甚至在己方...

军功爵制研究内容简介
在军功爵制下,个人的军事或政治贡献可以转化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提升。这种机制鼓励了勇猛、忠诚和能力的展现,同时也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背景下,军功爵制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手段。通过奖励军功,统治者能够有效地动员和管理资源,加强自身力量,最终...

军功爵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军功爵制给平民带来了获得一小块土地的希望,所以得到平民的支持,士卒正是在这种利诱与强迫的两面里,“非斗无由(出路)也”。

战国小知识·军功爵制
汉朝继承秦制,延续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同时民爵、官爵有别,限制庶民得爵不超过八级公乘,逐渐失去激励作用,走向消亡。军功爵制在战国时期的实施,不仅激发了战争潜力,帮助秦国吸纳人才,统一六国,还对后世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产生深远影响。现代的会员制度、游戏奖励系统等,也借鉴了其对人驱动力的激发...

军功爵制的基本特点,它反应了什么样的政治背景
背景:在春秋以前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平日村社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战国时列国推行的变法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而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就为新的军功爵制出台准备了社会条件 ...

中国历史上的军功爵制度始于哪个朝代,是谁开创的呢?
军功爵制度首创于春秋战国时代,最早由魏国最早提出这种性质的赏赐方法,但是真正贯彻执行的却是秦国的商鞅。通过这种军功爵制度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那种与亲戚血缘朋友关系为主要原则的提拔标准,而采用了这种军功爵制度,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了受封赏的范围和人群。也正是因为这种军功爵制度的出现,让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军功爵制”是以国家授田及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以“爵禄”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因此它不同于旧的份地制?因此,在战国时期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著名将?相,大多已不是出身于旧贵族,而是出身于微贱者了?这在客观上,对于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宗法制的瓦解,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军功爵制指的是什么?军功爵制在春秋时代就已出现了吗?
所谓军功爵制,就是因军功(也包括事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封国的爵禄制度。它产生于春秋,确立于战国,在秦汉时期,也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这种制度是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斗争的产物。在春秋时代,因功赐爵制在齐、...

军功爵制历史
秦国的军功爵制有严格的规定,如官爵晋升与斩首敌人的数量挂钩,爵位高低影响赏赐的多少,赏罚分明。士兵必须在战斗中实际斩杀敌人,才能获得爵位,这使得军功获取并非易事。新的军功爵制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通过"爵禄"激励士兵,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战国时期,各国如魏国、楚国、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实现了富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