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学目标更有效:增强教学目标设计的系统性和可

如题所述

一、教学目标设计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教师在考虑双基的基础上,应从“学会学习”这个命题出发,具体地建立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心理素质在内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前教师应通读教材、把握课标、认真研读最近的考试说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科学、合理的规划本堂课的结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2.全面性和统一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目标设计的是否全面,是否和谐统一。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突破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适当的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教学目标时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清楚,注意相互融合和渗透,各个目标间千万不可孤立、支离破碎,否则会影响我们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学效果。
3.针对性原则
限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思维习惯,常把问题简单化和绝对化,而且注意力不能长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根据以上特点,要充分考虑到哪些知识点要做重点予以突出,又有哪些知识点要作为难点予以突破,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忌:过多的拓展,过深的挖掘,容易增加学生负担,带来负面影响。
4.多元化原则
让生物教学以提高公民素质、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总体目标而运作,而不偏离这一总体目标。针对生物学科实验多,学生活动多,联系实际多,学习难度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追求认知目标和非认知目标的全面和谐的统一,否则在教育观念上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5.互动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客观因素给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定位,关键在于将相互关系变成互动关系。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许多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敢想敢干、认真严谨的研究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等。学生对班级、学科及教师都能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互间的气氛活跃而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学生也更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形成更熟练的社会技能。
二、教学目标设计要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所以新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发展出发。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其次,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终要求。
第三,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及的。
第四,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引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第五,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考虑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体现新课程中的以下四个转变关系,以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标。
1.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将由过去的重知识的传授向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以学生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强调“导学”二字,要引领学生“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重在掌握方法。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3.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实施新课程,在以学生发展为原则的总目标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体现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发散思维,没有了发散思维,也就没有了创新。
4.由重关注学科向重关注人转变。
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实施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出发点即由此学科本位转向的人的发展为本位,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在《课程标准》中,依据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确立了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使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在每个维度中有增添了更加具体、更加适应生活和社会所需的内容。同时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方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多种情感,形成有意义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标准》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的:
1.关于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具体化,同时提出要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关于关心社会。
不仅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而且还要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同时特别提出要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关于关心自然。
对于关心自然有了更为具体的目标要求即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关于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此目标中强调合作、实践、思考、严谨和实事求是。
四、教学目标的合理表述
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应清晰、准确、科学地表述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引的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从而有效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
一个规范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主体:阐明教学对象;
(2)行为结果: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或者有什么心理感受或体验;
(3)行为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4)行为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按照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以及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首先,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为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每一句话的主语位置,都可以加入“学生”两个字,它即反映出教学应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学时的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及将要获得的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初步学会”、“能解释”、“认识”、“能体验到”、等等。而不宜使用“培养学生的”“激发学生的”等句式。
其次,设计教学目标时能用词准确,恰当的动词表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及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行为变化。下面就如何准确表述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1、认知性目标的水平从高到低可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级水平
了解:包括再认和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知道、记住、认识、了解、说出、列举、描述、找到等。
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看懂、辨认、识别、区分、能表示、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括等。
应用: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评价、使用、解决、检验、证明、推广、设计等。
2、描述技能性目标的词语有初步学习和学会:
初步学习:能通过模仿完成分步的活动,能独立完成分步的活动,能通过模仿连贯地完成简单的的活动,能通过模仿连贯地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
学会:能独立地连贯地完成简单的活动,能独立地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
3、描述经历性目标的词语:学习、观察、认识、进行、参加、尝试、调查。
4、描述表现性目标的词语有:有兴趣、注意、关心、重视、认可、同意、欣赏、称赞、接受、喜欢、热爱、采纳、支持、拥护、遵守、尊重、爱护、珍惜、追求、拒绝、反对、厌恶、蔑视、抵制。
5、描述体验性目标的词语:体验、感受、意识、体会、初步形成、养成、具有、建立、树立、确立、坚持、保持、发展、增强等。
体验:指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它强调学生亲 历过程,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
意识:指学生知道某一概念及其价值,并把它纳入判别标准,用于指挥或规范自己的行为。
条件的陈述包括以下因素:环境因素(如地点等);人的因素(是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集体完成,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等);设备因素(所用到的工具、设备、器材等);信息因素(所用到的图表、资料、书籍、数据、网络等);明确性因素(需要提供什么刺激或条件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总之,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必将使学生的收获更丰富,学生将动用更多感官思考更多问题,将有更多的机会沉浸于令人着迷的实验中,使学生单调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不竭的动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8

97、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等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合理运用多媒体工具,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设计激励机制,如开展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分析教材、学生、目标、指导思想、教学策略、重点...

新课标下的教学,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递进性、系统性、生成性?
通过学习任务群努力实现四个转化: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鲜活的知识、把片面的知识转化为整体的知识、把零碎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把课文的知识转化为生命的知识。程老师结合三个案例,详细的为老师们介绍了如何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层次递进的任务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地借鉴。老师们就一...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敏勤
1、善于组织教学 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堂课,就是教师导,学生演,师生共唱一台戏。搞好组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热情、亲切合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艺术。并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教材为主源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2.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 ...

教学目标的设计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与课程内容和标准相契合。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和教学标准的具体化,它应该反映出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仔细研读课程大纲和教学标准,确保教学目标与之相符,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教学目标不仅...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上; 2、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3、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尽量可操作化。 课堂目标的设计是我们日常教学所必不可少但又经常忽视的一个环节,掌握一定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效果的提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只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方法,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将教学转化为“微探究”,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数学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微探究”任务设计的思想基础 探究,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是指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制定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评价已有结论、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 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共同预习,教师静心阅读裁剪教材,让学生温书明确方向我们老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主体是...

怎样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树立新课堂教学观念和思想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要求、现实人民的要求。 实现这一要求的...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注意什么?
如下面的的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理清各段的内容。 2.理清线索和表达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我们来分析一下里面的词语。三个教学目标的动作主体都是“教师”“引导”“培养”“使...树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词反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