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的阻塞,进来出去都要绕远,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直达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消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众人纷纷地说:“把这些土石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愚公)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啊。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着阻止愚公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凭借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毁,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他们不停地干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冀州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二、通假字
1、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三、一词多义
1、 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2、 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跳往助之:代词,代指愚公
3、 且
年且九十:将要,快要
且焉置土石:况且
4、 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5、 而
面山而居:表示修饰
何苦而不平 :表示承接
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
扩展资料:
1、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2、主题思想
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另外,这篇寓言亦有很重要的客观意义。首先,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其次,愚公在批驳智叟时,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