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7-09-21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第2个回答 2007-09-19
孙叔敖 ,名敖,字孙叔,出生于楚故都纪南城附近的海子湖边。孙叔敖自幼勤勉,品学兼优,相传少年时曾遇被世人认为见之遭殃的一条两头蛇,他为了不使别人再遇这种不祥的怪物,宁愿自己倒霉,将此蛇打死,埋入位于现市艺术博物馆旁边的小山丘里,后人感念他的功德,将此山命名为蛇入山,流传至今。
孙叔敖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在宓(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以任令尹(宰相)期间体恤民情,悉心国事。他鼓励民众上山采矿,使楚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铁工艺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他重视水利建设,在河南固始一带兴修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渠工程期思陂,在楚都纪南城东北修建了大型平原水库,即现今的海子湖;他严明法度,制定实施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法令。在他悉心治理下,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期。
孙叔敖虽贵为令尹,功勋盖世,但一生清廉简朴,多次坚辞楚王赏赐,家无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他过世后,其子穷困仍靠打柴度日。孙叔敖的高尚品格,备受后人赞誉。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循史”第一。我国戏剧始祖、楚国当时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优孟,就曾装扮成孙叔敖的儿子在楚庄王面前载歌载舞,楚庄王为此而大受感动,并采取怃恤措施厚待孙叔敖的儿子。历代文人墨客瞻仰孙叔敖墓,写下了不少咏赞的诗篇。
夏完淳(1631~1647)
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父夏允□为江南名士,与陈子龙等创立□社。在明末主持清议,纠弹时政,同张溥等人的复社同气相求,极得人望。夏完淳幼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他聪明早熟,天资极高。5岁读经史,7岁能作文;8岁时随父赴北京,受到前辈文人的赏识。后随父赴福建长乐,12岁时返乡,拜其父之友陈子龙为师,与杜登春等有志少年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社后继。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一带抗清义师蜂起,他随父夏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约在投军前夕,与钱秦篆结婚。清军陷松江后,其父投水殉难。夏完淳誓志报国,顺治三年春,与师陈子龙、岳父钱□重组义军,上书南明鲁王,鲁王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太湖吴□的军事参谋。吴军不久溃败,完淳只身流离到湘鄂一带,后返家。顺治四年(1647)夏,在故乡被捕,解往南京。洪承畴亲自审问,他拒绝诱降,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
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他15岁前的早期作品,受拟古主义影响,内容比较单薄。如《青楼篇》、《杨柳怨》等诗,描写“醒来锦袖飘歌院,醉后红牙唱酒楼”的游冶生活,反映了他作为贵公子的思想局限。但在明亡之后,他投身抗清义军,所作诗文迥然一变。表现为:①不再以拟古为主旨,而是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如《军中有作》、《军宴》、《江城》、《避地》、《即事》、《翠华篇》等诗,小令《狱中草》,套数《自叙》、以及赓续其父所写的《续幸存录》等等,记述了江南亡国之变和自己抗清斗争的史实。叙事抒情,都有生活实感。②展示了高昂的抗战激情和坚定的民族气节。他投笔从戎之后,“风骈霜胝,提襟短衣,备人世之艰辛,极忠臣之冤酷”,以血泪写了《大哀赋》,抨击了明朝廷弊政,剖析了亡国原因,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经历,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复国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样的思想内涵,也见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闽》、《题曹溪草堂壁》、《霸图》等大量诗中;而在他被捕后写的《南冠草》中,有了更大的发扬。如其中《别云间》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寄内》:“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身”等句,都充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③他虽备尝艰辛,终遭失败,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扬的乐观精神。如《哀燕京》诗写道:“风云江上钟山气,夜看牛斗伫中兴。”《土室馀论》文中也说:“呜呼,家仇未报,匡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魄。”充满了光复故土的必胜信念。④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朴直爽朗、慷慨悲壮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他悼念老师陈子龙的诗《细林野哭》:“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真挚的战斗情谊,极为感人。正如陈均在《夏节愍全集序》中所评:“故其忠肝义胆,发为文章,无非点点碧血所化。”
夏完淳的作品先曾编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吴省兰合编为《夏内史集》,颇有遗漏。嘉庆十二年(1807),王昶、庄师洛编刻为较完整的《夏节愍全集》,14卷。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加校订,编印为《夏完淳集》,为今日较完备的通行版本。
史可法(1601~1645)明末将领。字宪之,号道邻。开封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后迁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再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他率师勤王,抵浦口而止。清军攻陷北京,南明政权在南京建立,他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受奸臣马士英排挤,自请到江都(扬州)一带督师,防御清军。次年四月,江北诸镇先后为清军占领,史可法退守扬州。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扬州城中守军势单力薄,清军围攻益紧,清多尔衮致书诱降,遭到史可法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五日,扬州为清军攻破,史可法自杀未成,被俘。清军首领和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他临危不惧,大骂清军,遂英勇就义。南明王朝,谥"忠烈",史称"史忠烈公"。有《史忠正公集》传世。
汉高祖刘邦以恢宏豁达的大才,居马上而取天下;汉文帝刘恒临庙堂治天下,恭俭仁厚,以德化民,海内
安宁,家给人足,开创了辉煌灿烂的“文景之治”。
特别是汉文帝的法治思想,新颖而进步。他念念不忘:“宰天下者应居心仁慈,务在宽厚,吏安其位,民
乐其业,不移过于下,不归福于己,无罪之父母,妻子、兄弟、子女不应受到连坐。”更是由于缇索上书
救父,使他大动悲悯情怀,而废除了断肢体、在肌肤上刻字的“ 肉刑”和连坐亲属的法律,使法治精神
,跃升到一崭新的境界。
缇萦的父亲是齐王府管理仓库的主管,复姓淳于,名意。人们有时也称他为“太仓”、“太仓公”或“淳
于公”。
淳于意自幼喜欢钻研医道方术,对于《黄帝内经》、扁鹊的《脉书》,都有深入的研究,担任太仓令后,
由于职务清闲,又得当时名医公仆阳庆的真传,使他的医术突飞猛进,虽然非正式的悬壶济世,却救人无
数,渐渐有些小名气。
凡是有点本领的人,多半都有点梁骛不驯的怪脾气,淳于意也属于这一类人。他替人看病是属于业余性质
,全凭兴趣之所至,不顾病人的要求,一般人自然无可奈何,但有头脸的人则怀恨在心,一心想报复。
有一次无意间淳于意得罪了齐王府的丞相,于是祸从天降,被安上贪污渎职的罪名,予以逮捕,立即解往
长安接受审判。
汉文帝提倡节俭,贪污读职的罪名非同小可,不是被黥面(在脸上刺字)就是被砍断手脚,甚至死刑,淳
于意自然是惊悸不已,而全家大小也吓得面无人色,哭成一团。
所谓全家大小,尽皆女流之辈,淳于意没有儿子,一连生了五个女儿,长女、次女业己出嫁,只剩下三个
女儿在家。淳于意万分伤感地对夫人说:“你为我生了五个女儿,紧要关头却没有男丁可以派上用场,奈
何!”
幼女缇萦年方十五岁,挺身而出,愿意随父起解西入长安,一路上照顾老父的行程,更要上书皇帝,愿入
官为奴,以赎父罪。
全家人抱着渺茫的希望,收拾简单衣物,父女俩在解差的催促下踏上了未可知的命运之途,这是汉文帝十
三年秋天的事。
淳于意虽然知道汉文帝是个非常贤明的天子,然而他住在深宫中,年仅15岁的、未见过世面的女儿能够见
到皇帝吗?皇帝会相信她的话吗?几乎没有什么希望,淳于意带着绝望的心情走到长安,走进大牢。
还在路途中,淳于意就反复检讨自己的言行,发觉都是自己的古怪脾气惹出的祸端,因此利用投驿站的休
息机会,着实为慕名求医的人,诊治了不少疑难杂症;而缇萦也反复思索,写好了上书皇帝的状纸。
然而这个只有十五岁的乡间女孩到长安市后,在繁华的大都市面前立即觉得的手足无措,投诉无门,急得
象热锅上的蚂蚁,东钻西碰,始终不得要领。终于有好心的官差告诉她,最近皇帝会外出打猎。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很明显、困难重重。试想皇帝出猎,必定是车骑络绎,旌旗蔽空,随从如云
,行动如风驰电掣,一个弱女子要想犯颜拦驾上书救父,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另外,犯颜一定会惊扰圣驾,拦驾更是绊阻皇帝的车骑前进,两者都是大不敬的举动,惟一的后果就是杀
头抄家,倘若犯颜当时被认为是刺客,立即格杀,什么上书救父,都成了泡影、然而缇萦抱定一死的决心
,认真地准备上书行动,她选定灞桥作为她犯颜上书的地方。
这是一个秋意萧瑟的清晨,形单影只,衣衫单薄,满面愁容的缇萦跪在路的中心,双手高举预先准备好的
书状,静等皇帝车骑的到来,这场面很有些悲壮的成分。
远处尘土飞扬,渐行渐近,皇帝的车骑终于出现在眼前,左右武士象拎小鸡一样,把瘦小的缇萦押到皇帝
跟前,汉文帝看到的是一个泪流满面的弱女子,内心深处立即涌起一股怜惜的心念,立即吩咐左右接过她
的书状,并不许为难她。
状纸上写道:“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
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人为官家奴婢,愿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汉高祖总计有八个儿子,吕后砍砍杀杀,薄姬带着当时年仅八岁的儿子刘恒(汉文帝),北上酷寒荒凉的
代郡就国,十多年在边地饱尝艰苦。忧患中成长的岁月,深知骨肉亲情的可贵,更亲身体验过民间疾苦的
情状,如今贵为天子,仍然时时以临深履薄的心情,戒慎恐惧的 态度,小心翼翼地使用君权治理国家。
阅罢书状,再看着眼前这个凄苦无助的小女子,不就是当年自己仓惶离京时的化身吗?又想到如此娇弱的
女子,为了营救父亲,竟然冒死上书,这种胆识与孝心着实令人感动,于是当面赦免了她父亲的刑罪,第
二天就下了一道诏书: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肽,终身不息,
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淳于意既蒙赦免罪刑,真是喜出望外,父女双双望阙叩谢恩典以后,便欢天喜地相偕返回临淄,从此痛改
矜持作风,专心济世救人,病人上门,随到随看,视病犹亲,殷勤周到,赢得口碑载道,而缇萦上书救父
的孝行,更是传遍宇内,留下千古美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