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到底有几房太太?

前几天去李宗仁纪念馆参观,看了他的简介,想到这个问题。

李秀文,李宗仁原配夫人,生于1891年,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抗战时期,李宗仁率军浴血奋战,李秀文则长住广西。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客居美国,李秀文则艰难辗转他乡,于1958年到达美国。1973年遵从李宗仁遗嘱,在新中国政府周密安排下,回国定居,1992年于桂林去世,享年102岁。

1.

唱过“别娘歌”,我便被两个女人簇拥上花轿,一路吹吹打打,鞭炮齐鸣,直到婆家,就是例行的结婚仪式了。

做女子的一经行过婚礼,进入洞房,她所想的事便不一样了。娘家的一切,已都不用再去想,心里惴惴不安的是,不知丈夫的模样如何?人品怎样?还有公婆以及家中小姑小叔又是怎样?真是满腹心事,红烛已烧去小半,只听得脚步声响,是新郎入洞房来了,两个送嫁的女人赶忙准备新郎新娘吃合卺酒,谁想到事情倒新鲜了,只见新郎大大方方地亲自把酒斟满递到我面前,说声:“吃酒,吃酒,吃我斟的,我俩一起吃!”不但那两个女人感到意外,我也惊讶得情不自禁地看了新郎一眼,一看之后,心中原来揣着的一块石头一下子便落了下来。男人是个英俊青年,他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地端着酒站在我的面前。他,就是我终身所托的丈夫李宗仁。

吃过合卺酒,丈夫便出到堂屋去应酬。直到红烛烧了大半,才又见他微有醉意,快步入房。等陪伴我的那两个女人出去之后,他自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便递给我,说:“你也喝口茶嘛,今天实在太累了。”我只摇了摇头,但并不觉什么腼腆。我从小性格爽朗,不同一般女孩子,洞房中与丈夫见面时,虽略有拘束,并不局促。觉得他不同农村中那些男子,倒像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

更新鲜的是,他边喝茶边问我:“你识字么?”我摇头:“不识字,女人识字有什么用?”他说:“要识字!要识字!不识字便等于是个盲人,以后我写个信回来你也看不出,受人骗你也不知,我教你!只要你肯学,日子长着呢。”这一席话,就似给我喝了一碗甜酒,又甜,又暖,又心跳身热。那时,谁听见过有男人愿意让女人认字的,还是新婚的夫妻在洞房中讲的话呢。这事以后我回娘家给姐妹们讲开了,都传为美谈。人人都说李宗仁读了洋书,与众不同,以后不知还有什么新鲜事呢。

后来,丈夫做了我的开蒙教师,他教我认写“李”字,他说得很有趣:“‘李’字有意思,你我都姓李,会写这‘李’字,其他字便不难写了,因为‘李’字有横有竖,有撇有捺,有弯有钩,笔画不多,各样齐全,容易认也容易写,学会写‘李’字,其他字便不见难了,就先从李字开始学吧!”他还给我取了“秀文”这个名字,说这三个字中,有两个字差不多,“秀”字和“李”字是很相像的,“文”字也很容易写。这样,我既做了李宗仁的妻子,又做了他的学生。

2.

可惜,他在家日子不长。他结婚时已在广西陆军小学习武,婚事是假期回来办的,婚后开学便又离家去了。以后每逢休息日,他总是要回家看看。陆军小学在桂林城,离家乡有六十多里,早晨上路,晌午过便赶到家了。后来他一直在外习武,回家的次数便越来越少,但他并没有忘记让我读书识字的事,每次回来,都向父亲提出要让我们妇女念书。

民国七年二月,我在新会,生下幼邻,他是我与李宗仁唯一的儿子。丈夫在新会时当了营长还兼代理县长之职。新会县是个侨乡,比广西桂林开通得多,有医院,也有专事接生的接生婆。我生幼邻时样样方便,丈夫还请了个中年妇女来照料我坐月子。

丈夫是个新人物,要破除旧习,所以他一听见孩子哭声,便快步入房,那接生大婶还来不及阻挡,他已走近我床前了,及至知道我平安生下个男孩,他才一路笑着出去。营部传开李营长弄璋之喜,县政府也沸沸扬扬的,一时许多人都来道喜,丈夫自然高兴应酬。

儿子满月,做爸爸的说,这孩子叫幼邻吧,希望他承继父志。

幼邻满月那天,想到会有许多人来庆贺,自然得要请酒。丈夫也兴高采烈地忙了一整天。这一天,我们收到好多贺礼,其中有金锁、玉锁、金佛十八罗汉、金脚镯、金手镯等,都是给新生小儿的。我看这么多黄金礼物,一时觉得惊异,生个小孩子要送这么重的礼,合适吗?我丈夫笑笑:“本来不合适嘛,这些人却非送不可。几大的礼我都挡开过了,这一次说是主在生子吉庆,不得不收,算了!算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丈夫在新会县,只要松松口,立即可以腰缠万贯,只是他不肯松口,因此还得罪了一些当地豪绅富贾。

3.

民国十二年冬,战局渐告平静,德邻他们旅部设在桂平。公婆在上海得知消息后,便主张我携幼儿到桂平去,由我的一位族叔相送。谁知这一去,我的命运起了巨大的变化。原来丈夫在桂平经人介绍,娶了郭德洁,卧榻之上,已另有新人,我的地位又将是如何的呢?在上海时,公婆已收到德邻来信,并将此事告我,我心中自然感到酸楚。但在旧时代,达官贵人,有个三妻四妾是平常事,不足为奇,况且我丈夫身边也需要有个贴身照料的人。而我呢,一是不习惯官场应酬;二是带着个孩子,随军行旅多有不便。因此,丈夫多娶一个女人,我也认为无可非议的。公婆主张我去桂平,是怜恤我,怕我受冷落,我则一心只想看看丈夫如何待我,才风尘仆仆地来到桂平。

到得旅部,丈夫早站在厅外台阶下等着我了,他毫无芥蒂地瞧了我,便笑呵呵地抱起幼儿说:“哈,儿子都这么大了,看看可更像老子了!”幼儿那时已有五岁,似乎还记得抱他的这个人是爸爸,他睁大眼,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叫爸爸。丈夫边亲儿子边问:“路上走了几天?发生过什么事没有?那年民船在平乐触礁,真叫人担心……”送我来的族叔随即上前一一回答。之后,另有庶务招呼去了。

到厅上坐下之后,丈夫叫了声:“德洁快出来。”话音未落,一个身材苗条、模样俊秀的年轻女子走了出来,我估摸这女子就是丈夫的新宠了。她大大方方地朝我点头含笑,转过身去,倒了杯热茶给我。等我接过茶,她便从丈夫手上把幼儿接过去抱着逗弄。谁知幼儿很怯生,一脱身滑下来,仍然倚我站着,郭氏转身入内去了。还是丈夫开了口:“我娶了德洁来,为的是外面应酬多,身边有个照应。你来了,大家做个伴嘛,你看好吗?”我听丈夫说得轻松、坦然,仿佛这种事对我毫无伤害似的,我也不好说什么。何况我从来不曾对他使过性子,便说:“好嘛。”就此算是见过面了。看郭氏那样子,颇知礼数,我看她立着,我坐着,还有点过意不去,也想起来让坐,还是丈夫按我坐下说:“看你,看你,一家人嘛,不用客气,她叫德洁,她年轻,应该尊敬你。这两年你我不同在一起,很多事没人照料,德洁来了,好多了,你以后少操点心。她是个女学生,懂道理的,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她吧。”听了丈夫这席话,我更不好再说什么,只有和气的份儿了。

我本是个农家女子,尽管性子也强,但想想也不能违忤丈夫。况且丈夫说话得体,眼前的德洁,又人品温和,而且生米已成熟饭,还能怎么样呢?一路上原来担心有什么为难之处,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丈夫觉得高兴,立即吩咐勤务兵为我摆酒洗尘,并叫把我的行李搬到左边的房间去。

吃饭时,丈夫亲手为我斟酒洗尘,郭氏也把盏敬酒。在这般情况下,只能心平气和。我也想过,若是我撒赖,扫丈夫的脸,他会好受吗?他出生入死的,想多个人照应,我也容不得,外人又怎么说呢?丈夫对我一个劲地尊重,我算是面上有光了。如果他们不理我,我的脸又往哪儿搁呢?就这样我和郭氏也就有问有答,叙起家常来。

4.

奇怪的是尽管郭氏怎么喜爱和逗弄幼儿,幼儿却不愿意亲近她,不理睬她,只知叫爸叫妈,不肯叫声姨娘。我多次教他也不依,我亦无可奈何。日后幼儿长大了,才与郭氏点首为礼,但也不作称呼的。幼邻脾气从小就是倔强,他父亲也奈何他不得,还要多方迁就他,但求他高兴。郭氏处处依着幼儿的性子,也算难为她这么忍耐得。幼儿跟我说过:“妈,这个女人说,只要我肯叫她,我要多少钱她都给我。我说我不要你给钱,我父亲有。”幼儿父亲倒看得开,从不生气,照样携幼儿去赴宴,有时还去上茶楼,最喜欢的是抱着幼儿骑在马上去游西山。郭氏有时随着丈夫学骑马,每去,三四匹马走在路上,马蹄嘚嘚,招得路人跟着观看。

我和德邻,也有取笑的时候,别看我农村女子,人老实,有时说起话来,倒也带点刺的。有一次我问他:“你和德洁怎么认识的?难道也是托媒人,合八字的吗?听说还是坐花轿的呢。”德邻他毫不介意地说:“不是经由媒人撮合,更不是合八字,我还信这一套吗?是我的一位营长做介绍人的。讲来也话长———在桂平县驻军多时,一次,我和几位军官去女校参观,看到两位年纪较长的女学生,十分惹人注目,我多看两眼,给那位营长注意到了,便对我说:‘旅座,你太太有了孩子,难得在身边照料你了,何不多娶一位夫人,也好随时照应,有个伤风咳嗽,头晕身热,要茶要水的也方便。’经这营长一说,我倒无心变成有意了。那营长立即介绍我们认识。不久,我决定娶她。我和德洁是文明结婚,她家虽也要花轿迎娶,但并不拜堂,只是请酒庆贺一番。想起拜堂,真是一桩极愚蠢的事,记得我们结婚那时,把你我弄得像耍猴子,哈哈!以后,一定要提倡新礼结婚,免受愚弄。”他见我不再出声,便继续说:“哦,你不怪我吧?我是觉得你有了孩子,不便跟着我东奔西跑了,随军的生活,你和孩子都受不了。而我,如今作为高级军官,身边又确实需要有个贴身照料的人,社交应酬也得有个人陪伴。你办不到的事,有人办了,岂不是好?你就安安逸逸地享福吧。把幼儿带好了,你我都开心!我这军人是最讲信用的,日后绝不亏待你。”

“绝不亏待你!”这话他是说到了,也做到了。的确,我享受过荣华富贵,但一个人难道只图个吃好穿好就满足了么?特别是女人,我从三十多岁起,就缺少了家室温暖,难道这是金钱物质能补偿得了的么?

不过我和德洁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和睦相处的,谁也不曾口出恶言。丈夫处理得体,并无什么悖谬之处。就是德洁,其本人也是明理的,对我从来没有不尊重,只不过后来她涉世深了,社交应酬多了,经不起一些人的挑拨,才逐渐回避着我。在请宴的时候,我去,她就借故不去。就这么我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消遣日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7
李宗仁一生有三位夫人,她们是李秀文、郭德洁和胡友松。

李秀文,1891年生,广西临桂人,出身农家。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1918年2月生子李幼邻。李宗仁娶了郭德洁之后,她基本上与李宗仁分居,只保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一心一意抚育幼邻。1949年4月至1952年秋,她寄居香港。为了与定居美国的儿子住在一起,她辗转到古巴住了五年半。1958年5月,在饱尝了离别之苦后,李秀文终于与儿子团聚了。1965年李宗仁回国临行前一个月,专程到李幼邻家与李秀文母子话别。他先向母子二人表示歉意,然后告诉他们自己决定回国定居,要他们万万不可泄露出去。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李秀文说:“人说老来思乡,落叶归根,一点不假。我的一生,原来是四海为家,想不到也有思乡怀归的一天。如今深感去国之苦,苦不堪言。”他劝李秀文:“你年纪也大了,还是回中国定居快乐地安度晚年罢。你在此言语不通,不能自己出外,又没有朋友来往,生活是很枯燥的。”李秀文说她将来会如他所嘱回祖国养老。

1973年,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不幸解体。李秀文的孙女们大学毕业后各自立业,儿媳珍妮因与李幼邻意见不合而异地分居。孙女走了,儿媳离去了,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忙于事务,留给李秀文的则是一片寂寞。往事如烟,李宗仁的嘱咐时时萦绕在心头,李秀文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就在这一年的10月31日,在离国二十多年之后,李秀文回到了祖国,邓颖超和廖承志亲自接见了她。以后李秀文回到桂林定居,与侄子李嘉球和侄媳谭明一起生活。她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市政协常委。

1992年6月18日,这位百岁老人谢世。知足常乐,宁静淡泊,李秀文就是靠着这样的心境走完了她的一百零二年人生。

李秀文常和侄媳谭明聊天到深夜,回忆、诉说自己的经历,谭明根据她的口述整理为《我与李宗仁》一书,向世人介绍了李秀文的一生。

郭德洁,1907年生于广西桂平,原名郭月仙,郭德洁是她与李宗仁结婚后改的名。月仙自幼聪慧过人,性格与一般女孩子皆有不同,上中学时就立志要做“出类拔萃的女人”。1924年,郭还在桂平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被时任定桂军司令的李宗仁看上,郭也仰慕李的威名,正所谓英雄爱美人。18岁的郭德洁嫁于李宗仁后,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完全取代了李秀文,成为李宗仁的夫人。李宗仁征战南北,她一直追随陪伴,并频繁出入各种公众政治场合。郭德洁还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女性,她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借助李宗仁的力量在桂林等地办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48年4月,郭德洁全力帮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成功,荣登副总统夫人的高位,可谓志得意满。1949年底她随李宗仁寓居美国,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她起初不愿回国,但李宗仁回国意志坚决,又加上自己身患癌症,她不想死后葬身异国他乡。因此,她选择了和丈夫一道回国。回国后他们夫妇受到崇高的礼遇。

1966年3月21日,郭德洁因病去世。由于是秘密回国,无法顾及国籍问题;回国几个月来,又整天忙于参观与会见亲朋好友,更顾不上解决国籍问题。此时,她应该还是美国公民,而中美之间还没有邦交,我们不能为一个美国公民举行追悼仪式。于是,寻求法律程序,为她办理归宗手续。征得李宗仁先生的同意,在郭德洁的一个手提箱里找到她的美籍身份证,由国务院办理了归宗手续,使她成为了合法的中国公民。3月23日上午,在北京医院举行了有周恩来、彭真、李四光等人参加的向郭德洁遗体告别仪式。遗体火化后,骨灰盒存放于北京西郊骨灰堂。同舟共济,风雨相伴,从1924年到1966年,郭德洁伴随着李宗仁走过了四十余年风雨历程。

胡友松,1939年出生于南京,幼名若梅,是影星胡蝶的私生女。1947年被养母沈文芝(曾是张宗昌的姨太太)带到北京读书,1959年毕业于北京第三护士学校。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几次谈对象都被干扰破坏,到27岁还未婚嫁。与李宗仁结合后,一直精心照料李的生活。在李宗仁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周恩来握着胡友松的手说:“别难过,抢救无效。你放心好了,国家会照顾你的。”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的生活也一波三折。因为身份特殊,又处在文革期间,她备受艰辛,曾坐过牢,被下放劳动。1972年5月,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她化名王曦,进北京无线电元件九厂当了一名检验工,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后来她被调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直到1989年8月退休。
第2个回答  2011-12-06
原配夫人李秀文,后娶郭德洁。
名义上与李秀文离婚,实际是“离婚不离家”。民国期间多有此事。

抗战时期,第五战区李宗仁的老婆是谁?
李宗仁的夫人是:第一房妻子:李秀文,第二房妻子:郭德洁,第三房妻子:胡友松。郭德洁,原名郭儒仙,1924年李宗仁和郭德洁举行婚礼,结为伉俪,李宗仁便给其起名为郭德洁。主要成就:创立德智中学和办了儿童福利院。

李宗仁的一夫两妻
一夫两妻:李宗仁发妻与新夫人"和睦"生活 > 民国十二年冬,战局渐告平静,德邻他们旅部设在桂平。公婆在上海得知消息后,便主张我携幼儿到桂平去,由我的一位族叔相送。谁知这一去,我的命运起了巨大的变化。原来丈夫在桂平经人介绍,娶了郭德洁,卧榻之上,已另有新人,我的地位又将是如何的呢?在上海时,公婆已收到...

李宗仁到底有几房太太?
李宗仁一生有三位夫人,她们是李秀文、郭德洁和胡友松。李秀文,1891年生,广西临桂人,出身农家。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1918年2月生子李幼邻。李宗仁娶了郭德洁之后,她基本上与李宗仁分居,只保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一心一意抚育幼邻。1949年4月至1952年秋,她寄居香港。为了与定居美国的儿子住在一起,她辗转到古巴住了五年半。

李宗仁后代今何在?次子真实身份成谜,6个孙辈终是客居他乡
李宗仁这一生娶了三房太太,而这三位太太中前两位分别为他留下了两子:老大李幼邻和老二李志圣。 李宗仁的第一房太太名为李秀文,这也是李宗仁的原配太太。 两人出自同乡,皆是来自广西桂林的临桂区。 1911年,李秀文在20岁的如花岁月嫁给了李宗仁,当时的李宗仁还在广西陆军学堂求学,为建功立业打基础,独留娇妻一人在家中孝...

李宗仁妻:婆婆葬礼遭情敌污蔑,守70年活寡,其子成才助父回国
与此同时,自知有愧于妻子的李宗仁也一直努力维持着这其中的微妙平衡。 可二女共伺一夫,终究难免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头一个就是两人在公众面前如何被称呼的问题,在李秀文到来前,军中所有军官、太太们都称郭德洁为“李夫人”。可作为原配的李秀文来了后,大家便不知究竟该怎么叫了。 最后,大家便只好按照...

“军阀姨太太”的梗在网上盛传,民国真实的“军阀姨太太”究竟是啥...
先说关于社会地位的问题,李宗仁将军有一妾,姓郭。一次白崇禧家有丧事,郭女士和李宗仁的正妻,都送去了挽联,但被摆出来的,却只有李宗仁正妻的挽联,而郭女士的却摆不上台面。再说一个关于生死的问题,四川军阀杨森,有一房姨太太,由于喜欢旅游,结果被认为是“谓其生活浪漫,行为不检…&...

李宗仁长子:被父亲寄厚望,却一生独爱生母,母亲百岁生日宴痛哭_百度知 ...
当时的李幼邻特别喜欢玩捉迷藏,可每次父亲陪他一起疯玩时,父亲那个新太太总显得有些并不高兴,她总在他们玩儿得正欢的时候说:“这么大人了陪孩子玩成这样,像什么样子。” 可每次面对郭德洁的质疑,李宗仁总说:“外面有外面的样子,家里有家里的样子,做父亲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孩子开心最重要。” 每每这种时候,李幼邻...

军阀太太是什么梗
李宗仁的原配太太曾经不止一次在自传里自嘲,自己是二房太太郭德洁眼里的乡下婆。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输入中国,旧时代慢慢向新时代过渡开始有人力倡婚姻自主,实行一夫一妻,但因为数千年来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原因,女子至今还未从枷锁中解放出来,虽然有极少数的幸运者在向前迈进,然而一般...

请问宣统皇帝之妃文绣的具体情况(详细)?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李宗仁去南京当了副总统,刘振东就此退伍从商,用退伍费开了个只有八辆平板车的货运车行。不久北平面临解放,当过国民党军官的刘振东心中害怕,想要逃往台湾找军中的熟人谋生。不想因天津被迅速解放,海路不通,没有走成,家当又已卖光,从此陷入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米斜街的居民们才...

8位民国风云人物原配夫人的下场!真可谓“后来居上,原配下堂”_百度知 ...
因为没有后代替她说话、争取地位,在梅兰芳的传记和电影里,她都是有可能消失的一个人。王明华病郁而终。在《梅兰芳》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福芝芳,看到孟小冬,但是为梅兰芳付出最多的王明华,则被轻易地抹掉了。民国滥情的文人,郭沫若可谓其中之一了。所以张琼华在这些原配太太里,算是最不幸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