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语文高手告诉我初中阶段怎么能正确理解阅读理解的主旨,还有做题方法!越详细越好!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3
1、文体常识: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人称:第一,第二,第三

3)、角度:直接、间接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5)、对象:人物、环境、场面、细节描写

6)、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7)、线索:叙事、抒情

8)、剪裁:详写与略写

2、阅读方法与技巧:

表达方法:1)、叙述作用: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2)、说明作用:对个别事物(XXX)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的内容(XXX)更详尽,更充实。

3)、议论作用:对人物(XXX)的形象事件所含的(XX)意义进行哲理性的分析表述,深化文章(XX)主题。

4)、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X)的形象,渲染(XX)气氛,衬托(XX)情感,推动(XXX)故事情节的发展。

5)、抒情作用: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XXX)感悟体验而表达出来的(XX)爱或憎的感情。

3、要素:

1)、人物:一般要把握主人翁(XXX)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XXX)衬托作用。

2)、事件的起因:用为什么发生这件事。(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3)、事件的经过:发生了怎样的事。(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4)、事件的结果:这件事最后怎样。(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5)、人称:“我”——用第一人称叙述事件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确凿。

“你”——用第二人称叙述使文章的情感更亲近感人,距离更近。

“他”——以旁观者角度叙述事件。

4、可在文中直接找答案的题型:

1)、时间、地点、人物 2)、照应的内容 3)、指代的内容

5、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

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去分析。

6、如何概括文章主题:

本人通过某人做某事反应了什么意义,作者的(XXX)感情,人生的(XXX)哲理,自然的(XXX)规律,社会的(XXX)本质。

二、散文的阅读要点与技巧

形散而神不散 表达方式 主题集中 写作手法 意境鲜明

1、写作对象:1)、人物——思想鲜明:

作者的感情:

2)、事件——生活的意义:

人生的哲理:

作者的感情:

3)、自然景观——景物特点:

内在规律:

象征意义:

作者感情:

2、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通过(XXX)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2)、衬托——以(XX)事物从正面或反面来陪衬(XX)本体突出(XX)本体的主要特征。

3)、对比——鲜明地突出(XX)主要事物或事物的(XX)主要方面(XXX)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XXX)具体生动的(XXX)自然景象或(XXX)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XXX)真挚的情感。

5)、借物喻人——描写(XXX)事物突出它(XXX)的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XXX)的感情。

6)、用典——借用(XXX)故事或经典子集中(XXX)的记载,集中表现了作者(XXX)的感情。

7)、先抑后扬更能强调事物(XXX)的特征。

3、散文的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形象、深刻、具体、详尽

三、小说阅读方法与技巧

1、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思想性格

2、情节:各部分基本内容,分析情节方法。

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发展:刻画人物,反应性格。

3)、高潮:表现突出,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3、环境:1)、(XXX)自然环境特点突出(XXX)自然景观的特点——渲染(XXX)气氛,衬托(XXX)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描写烈日和暴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了祥子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无情。

2)、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社会(XXX)的状况,交代故事(XXX)的背景,揭示故事(XXX)的本质,铺垫下文的内容。

四、说明文的阅读要点与技巧:

1、分类:1)、对象——事物、事理

2)、语言——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逻辑顺序分为:

主——次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一般——个别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2)、答题技巧: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本文使用了XX(时、空、逻)的说明顺序,对XX(事理或科学原理)加以说明,是说明更有条理性。

3、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通过具体(XXX)的事例对事物(XXX)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对事物(XXX)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XXX)事物的特征(事理)。

4)、做诠释:对(XXX)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将XX比作XX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X)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6)、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XXX)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XXX)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XXX)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8)、引用:增加说明文的趣味性,文学性,从而吸引读者。(如在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4、说明文语言赏析:

两个角度:准确与形象生动(简明平实):简要赏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1)、答题技巧: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生动),简明平实的特点,如XXXX这句话就准确的(生动形象的,或简明平实的)。如事物的XX特征(事理)。

2)、字词赏析:A、加点词作用要结合(XXX)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来答题。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答题中要比较二者的区别。

C、加点词能否删去: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的(XXX)客观规律或与(XXX)的客观事实不符合,所以不能删去。

5、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XXX的说明方法,说明了XX的特征或XX的事理,使说明XXXXX。

2)、结合修辞来谈:这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大量使用了(XXX和XXX)的修辞手法,说明了XXX的特征(事理),使文章说明的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来谈:文章综合运用了(XXX和XXX)的表达方式,(因为是说明文,所以要除了说明的表达外),举例说明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如(……)。就是XX表达方式的运用,因此,使XXX的说明更加具体形象。

6、语言准确性: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方式:不能删,先解释说明原句意思XX,(如在状态,或者性质,或者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强调后说明)删掉后意思变成XXXX,表达的意思不符合愿意,不准确。

1)、表估计的词:大约。主要、上下等。

2)、表范围的词:主要、之一、唯一等。

3)、表猜测的词:也许、可能、估计等。

五、议论文阅读要点与技巧:

1、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A、举例论证:通过举XXX的事例证明了XXX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XXX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C、比喻论证:通过比喻将XXX比作XXX,证明了XXX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D、引用论证:(引用了XXX的名人名言,或者引用了XXX人的格言锦句,或者引用了XXX的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引用XXX的名人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2)、补充论据:A、看清楚补的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

B、注意字数要求。

C、对常见主题的名人名言要进行积累。

3)、找论点: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

A、标题。

B、开头。

C、结尾。

D、文段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4)、分析文章论证的思路:

在段落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一类的词语,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A、语言方面—— 一般从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方面分析,并要找具体的句子举例说明。

B、语体方面:逻辑严密(把论证思路写下去)。

6)、写作特点分析:A、修辞:如——运用“排比”修辞的方式能(增强文章的论证气势)。运用“引用”古诗文的方式能(使文章富有文采)。

B、论证方法

C、写作手法:夹叙夹议。

六、概括内容模式:

1、概括:1)、格式——此文记叙了XXX,或者描写了XXX,或者表现了XXX、或者赞美了XXX、或者揭示了XXX。

2、划分层次的方法:1)、找时间短语。

2)、找地点词语。

3)、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

3、拟标题:找文章的中心或线索(从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作者情感等方面入手)

4、讽刺手法的作用:运用了比喻,或者是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XXX人或XXX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xxx表达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文章的语言辛辣而幽默。

5、设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的情节曲折。

6、句子在结构中的作用:1)、承接上文。

2)、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

4)、为下文做铺垫。

5)、照应前文。

7、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引发读者的思考,点明xxx事件的意义,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8、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XXX样的真挚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1)、描绘型:词(句)换一个词(句)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该词(句)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写出了XXX对象的XXX效果,换了之后就变成了XXX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XXX词比另一个XXX词语的感情更强烈,更切合XXX对象的性格,或者特征。)

2)、结构型:提问方式(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行,因为A、与人们的认识XXX事物的规律不一样;B、这样XXX的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这些XXX词表达的是递进关系。

2、有关布局谋篇题型:

1)、XXX句或XXX段在文中的作用:A、在文章开头的有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的作用;B、在文章中的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的作用。C、在文章中的也有设下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2)、XXX句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照应全文的作用。

3)、XXX句在结尾:在结尾有:A、深化主题,感情深化;B、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

3、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1)、艺术类: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内容,+效果)

2)、人称类:提问方式(是用这种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答: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用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起到拟人的作用;第三人称:不受空间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4、鉴赏人物的题型: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按总分或分总来回答。即先用一句话来概括XXX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事例)进行分析。
第2个回答  2011-12-15
一)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文字材料,通过粗读和精读相结合了解文字材料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文字材料,一般来讲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顺读法”,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二是采用“倒读法”,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二种方法各有优劣。“倒读法”比较好,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二)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将题目回答的问题放到文字材料中来审视,先对短文进行整体理解,然后对一些重点句子或关键词进行分析,确定该词句在短文中的作用,然后直接提取文中原话来回答问题。

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将文中的原话加以合理地翻译或解释,再换言之以回答问题。

(三)巧归纳

所谓“巧归纳”,就是要求学生抓住短文中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自己归纳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短文,认准短文中关键词或重点句,把握其基本意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再加上自己的话归纳出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2-14
百度里有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求中考语文阅读题主要题型及答题思路与技巧
5、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6、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7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如何答语文阅读题能拿高分,明天我就期中考试了!!求求!!!我初一
大概的话就是把文章看懂,抓深层次的中心,体会文章的意思就好。抓词语含义主要是一种对文章的理解,词语在文章里运用有时候意义是不同的。还有就是每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这个全是死题目。只要背下来就可以。如果是开头,就是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如果是中间,就是承上启下和过渡;如果是最后一段...

如何学好初一语文
在语文学习中,要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才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 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再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务求水落石出;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

那么,初一的语文又该怎样才能做到名列前茅呢?有什么学习方法和小窍门呢...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含散文、小说)整体阅读的主要考点 1.正确理解能体现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的重要词句。2.理解和分析记叙的材料对表现人物和中心的作用,概括记叙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中心。3.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

本人初三现在学习处于中下等求一份详细的学习提高方法让我中考考个...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学习技巧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介绍:资源含有各大初中网络课程机构视频教学资料、各类型初中中考冲刺、中考复习资料、课件、教程、初中语文作文技巧、初一到初三各类学习资料等各类资料合集。

初一语文阅读题题型讲解, 各位语文大师帮帮我!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说起作用就是文章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啊,一般不会问到作用,也谈不上吧、、顺叙文章没...

求初三尖子生的各科学习方法 详细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