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贴对联呢?曾经听说过一点,说的大概意思是因为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后 杀死了兄弟 人后晚上睡觉做梦会梦见他们向他索命。每天晚上都不能正常休息,然后有人向他提议说贴门神,就好了 具体是谁提议的记不清了,然后李世民再也没有做过噩梦,我想这大概就是贴对联的来历吧.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
据说五代之前,百姓们没有贴春联的说法,只有贴桃符。按照《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用以寄托百姓们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到了五代,贴桃符终于有了变化。当时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追求潮流,标新立异之人。
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那个除夕,他觉得每年都在门上贴桃符,年年如此,太过乏味,于是便突发奇想,命人喊来了大学士辛寅逊。
君孟昶告诉辛寅逊,说每年除夕都贴“神荼”、“郁垒”二神的桃符在门上,没有创意,今年想要换一换,准备写两句话在上面,来代替“神荼”、“郁垒”二神。
辛寅逊闻言后,点了点头,立即摊开笔墨,等待着君孟昶。那到底写什么好呢?君孟昶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当时,朝廷以吕馀庆知成都,长春乃是太祖诞圣节名,如此看来这两句话十分吉庆,而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新年我们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辛寅逊闻言后,连声说好,于是大笔一挥,写下这两句话在桃符上,然后命人挂在门的左右两侧,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就这样诞生了。
以前桃符画上“神荼”、“郁垒”只是为了避邪驱灾,而现在换成了春联,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仅是避邪驱灾,而且还寄托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
从此以后,民间也开始不再贴“神荼”、“郁垒”,慢慢改成了贴春联,到了宋朝,百姓贴的是春联,但是还把春联叫做“桃符”。所以王安石的诗中才会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了明朝,又有了新的变化。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准备过年,下令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以示喜庆。
原本春联题都是写在红色的桃木板上,一来表示吉祥,二来用以辟邪,朱元璋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求百姓们将春联改写在红纸上。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簪云楼杂话》从此以后,民间百姓便流传下了习俗,每逢春节过年之时,都要在门口贴上春联,用来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关于春联的起源,最早应追溯到周朝的“桃符”,所谓桃符,其实就是两块桃木板。当时的桃符并不是过年时候才悬挂,是平时就一直悬挂在大门的,大体就像现在屋前的“泰山石敢当”,那时的桃木板上也写有名字,即神荼、郁垒,桃木辟邪也正是来自二人的相关传说。到后世,春联的形成,此二人就直接当作了门神被人们张贴了。但以此为开端,过年的春联也在慢慢形成了。
扩展资料: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也有说是辛寅逊或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贴对联,中国传统年俗。
神,中国民间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萘、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言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
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春节贴对联的由来:贴对联的寓意和顺序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
为什么春节要贴春联?
关于春联的来历有两种说法:1、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2、春联来源于春贴,古人在立春日...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贴对联的寓意和顺序
一、春节贴对联的起源:春节挂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代的《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即桃符。古时的桃符是挂在门两侧的方形桃木板,上书“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用以驱邪避凶。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尺寸为六寸长、三寸宽,板上书写的是能够降服鬼怪的大神“神荼”和“郁垒”的...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要贴春联,求教春联的来历。。。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以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
为什么过春节要贴对联
到了宋代桃符由木板换成纸张开始叫“春联”、“春贴纸”。从这以后贴春联的习俗开始兴盛起来,春联的内容也跟着丰富了。5、现代春联已经是我们过年必备的一道程序,看着家家户户把火红的春联贴在大门上,整个空间都会跟着明媚起来。喜气洋洋的过年氛围被调动了,才有过年的年味。
贴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春联的起源与来历如下所述:1. 春联,亦称作“烂哪没门对”或“春帖”,属于对联的一种,特指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所贴的红色对联。2. 春联的源头之一是古代的桃符。起初,人们用桃木雕刻成人的形状,挂在门旁以驱邪避凶。随后,这种桃木板上开始画上门神形象,最终简化为仅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和注意事项!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中国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或写春词...
贴春联的来历
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春联不仅家家户户要贴,连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上对联。6. 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现在通常是在外用机器制作。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春节是哪天?为什么要贴对联?
贴对联的来历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
过年很多人都会贴对联,那贴对联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1. 过年贴的对联,又称春联,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民俗。2. 春联的内容以辞旧迎新的吉祥语为主,表达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良好愿望。3. 对联由门神文化演变而来,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门神和对联文化仍然并存。4. 门神文化源自人类早期对自然现象的恐惧,最初人们用桃木悬挂在大门之外,以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