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史书

随便什么
知道就说出来作者,书名,朝代,体例

一.甲骨文、金文(《武丁卜辞(二则)》、《大盂鼎铭》)

1、甲骨文献的主要内容与史料价值

2、一条卜辞的完整程式

3、《武丁卜辞(二则)》说明的问题

4、金文文献的主要内容与史料价值

5、《大盂鼎铭》所反映的问题

二.书(《尚书·牧誓》、《逸周书·克殷解》)

6、《尚书》真伪和六体辨析

7、《尚书·牧誓》的写作年代与可信程度

8、从周武王列举的殷纣王三大罪状看上古时期的社会政治观念

9、关于殷纣王的评价问题

10、《逸周书》的来历和主要内容

11、殷末周初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在《牧誓》和《逸周书·克殷解》中的体现

12、《逸周书·克殷解》与西周的开国大典仪式

三.诗(《幽风·七月》、《鲁颂·閟宫》)

13、《诗经》六义与美刺说

14、从《诗经·幽风·七月》看周初农夫的社会身份及幽地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15、《诗经·鲁颂·閟宫》的作者、创作年代与基本特点

16、《诗经·鲁颂·閟宫》与春秋前期鲁国国势的变化

17、《诗经·鲁颂·閟宫》与鲁国的宗庙祭祀秋尝礼

四.左传(《宋楚泓之战》、《晋楚城濮之战》)

18、《左传》的记事特点

19、《左传》中子鱼论战与曹刿论战的异同

20、城濮之战晋胜楚败的原因

五.国语(《越语上·越王句践灭吴》、《楚语下·楚昭王问于观射父》)

21、《国语》八语的具体内容

22、《左传》和《国语》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23、从《国语·越语上》看越王勾践灭吴的根本措施与具体方法

24、从《国语·楚语下·楚昭王问于观射父》看古代的宗教意识

六.世本(《作篇》)

25、《世本》对《史记》创立纪传体史书新体裁的影响

26、《世本·作篇》与上古的创造发明及其真实性问题

七.战国策(《秦围赵之邯郸》)

27、《战国策》的性质、内容与主要缺陷

28、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对研究《战国策》的作用

29、《战国策》所记鲁仲连“义不帝秦论”值得肯定吗?

八.楚辞(《天问》)

30、《楚辞》和以诗证史说

31、《楚辞·天问》与夏代历史

九.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序》、《陈涉世家》、《孙子列传》、《货殖列传》)

32、《史记》的编著宗旨、编著体例和主体内容

33、综合论析《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录的东巡刻石

34、《史记·六国年表》的编写方式和研读方法

35、从《史记·六国年表序》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36、从《史记·陈涉世家》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动方式

37、《史记·孙子列传》与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

38、《史记·货殖列传》所显示的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39、谈谈你对《史记·货殖列传》所反映的南北民俗的看法

40、谈谈你对《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述的富商大贾的认识

十.汉书(《武帝本纪》、《百官公卿表》、《食货志上》、《张骞传》、《赵充国传》)

41、《汉书》与《史记》在体例与内容上的异同点

42、依据《汉书·武帝本纪》,归纳汉武帝定立施行的文化政策

43、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剖析西汉******的职权及其相互关系

44、《汉书·食货志上》所记赵过代田法透视

45、简析中汉王朝与中亚各古国的往来活动

46、你怎样看待张骞的“凿空”之功

47、简析 “屯田奏”的合理性

十一.后汉书(《刘盆子传》、《党锢列传序》、《仲长统传》)

48、《后汉书》所立类传的独到之处

49、从《后汉书·刘盆子传》看赤眉起义军的历史局限性

50、《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与汉末士大夫的“婞直”“摽搒”之风

51、《后汉书·仲长统传》“理乱篇”所体现的政治思想

十二.三国志(《诸葛亮传》、《让县自明本志令》)

52、《三国志》在编撰体例上的创新点

53、《三国志注》与传统史注的明显差异

54、你对《三国志·诸葛亮传》的陈寿评语持何种看法

55、《三国志注》引《让县自明本志令》与曹操的历史评价问题

十三.晋书(《晋书·食货志》、《晋书·刘毅传》)

56、《晋书》十志与载记的内容要点

57、简析《晋书·食货志》所载述的户调式和占田制

58、《晋书·刘毅传》“请罢中正除九品疏”的重心所在

十四.宋书(《谢灵运传论》)

59、《宋书》的突出特征

60、简析《宋书·谢灵运传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十五.魏书(《魏书·释老志》)

61、《魏书》序纪与十志的内容要点

62、《魏书·释老志》与太武帝禁佛

63、《魏书·释老志》与石窟寺开凿

64、《魏书·释老志》与沙门造反事例

十六.世说新语(《俭啬》、《汰侈》)

65、《世说新语》的性质与史料价值

66、从《俭啬》与《汰侈》看两晋贵族的双重性格及其本质

十七.水经注(《鲍邱水》)

67、《水经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色

68、《水经注·鲍邱水》与戾陵堰的历史风貌

十八.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69、《洛阳伽蓝记》的城市地理特色

70、《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所记“洛阳大市”剖析

《中国历史文选》习题集

(下册)

十九.史通(《六家》、《二体》)

71、阅读一部有关史著体裁的系统论著

72、比较纪传体与编年体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73、《史通·二体》对编年、纪传之短长的辨析是否全面恰切?

74、史才三长说为什么是一个优秀史家必备的素养

75、中国史书有哪些基本记载体例

二十.大唐西域记(《朅盘陀》)

76、课外阅读一部有关真实“唐僧”——玄奘的传记

77、《朅盘陀》的史料价值

二一.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78、分析《通典》对古代典章制度的叙述、研究的优点。

79、《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

80、熟记“十通”之名、作者、年代、内容。

81、从《通典·田制》看均田制的演变

82、《通志·总序》关于通史和断代优劣的评论依据

83、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治史精神和恶劣学风

84、《文献通考·屯田》对养兵与筹饷的解决有何积极意义

二二.通鉴、续通鉴、续通鉴长编(《通鉴·秦晋淝水之战》、《续通鉴长编·陈靖奏请务农积谷》、《续通鉴·宋太祖收兵权》)

85、比较纪传体、编年体的优劣

86、《通鉴·秦晋淝水之战》双方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得失辨

87、试述陈靖请求务农积谷的理由

88、《续通鉴长编》陈靖所提对策评判

89、根据《宋太祖收兵权》分析宋太祖劝解部下交出兵权的语言艺术

二三.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90、阅读白居易《长恨歌》

91、比较《安史之乱》与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分析二者对安史之乱叙述与分析的不同

92、试评《王安石变法》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的总结

93、《宋史纪事本末》中吕祖谦所谓王安石变法之“蕴”究竟何在?

二四.明实录(《作铁榜申诫公侯》)

94、根据本文分析明初出现的各种土地问题

95、《明实录》铁榜“铁”在何处?

二五.明儒学案(《凡例》)

96、阅读一部有关明代思想史的著作,了解其基本发展脉络

97、翻译本文第一、二两段

98、《明儒学案凡例》与黄宗羲的“学有宗旨说”和“学贵自得论”

二六.日知录(《宋世风俗》)

99、选读《日知录》其它部分篇目

100、顾炎武对宋代风俗走向的分析是否全面客观

二七.读通鉴论(《唐用回纥以诛安史》)

101、选读《读通鉴论》、《宋论》,并写一篇心得

102、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主要区别

二八.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

103、对照元末农民起义的分布图阅读本文

104、《元代州域形势》的史料价值

二九.文史通义(《书教下》、《永清县志·舆地图序例》)

105、阅读罗炳良《十八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

106、比较章学诚与刘知几史学思想的不同

107、章学诚的“史德说”与当代提倡的学术道德有何关系

三十.潜研堂文集《经史子集之名何昉》、《元史多用投下字》)

108、试述中国古代的3种主要的图书分类法

109、四部分类及其演变过程

110、“投下”为何是一种作战与生产相结合的特殊组织形态

三一.廿二史札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明代宦官》)

111、翻译《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112、为何说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113、乾嘉三大考据学著作的异同

114、乾嘉学派的主要特点

三二.龚自珍全集(《乙丙之箸议》第七、《乙丙之箸议》第九)

115、试分析龚自珍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与局限性

116、为何说龚自珍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三三.海国图志(《筹海篇·议守上》、《筹海篇·议守下》)

117、概括一下魏源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主张,并对其基本性质予以评判。

118、魏源的改良主义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三四.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119、阅读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20、根据本文,总结清政府是如何破坏广东人民的自发反侵略斗争的。

三五.孔子改制考(《叙》)

121、课外阅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122、比较康有为思想与西方进化论的区别

三六.訄书(《清儒》)

123、根据本文,试论章炳麟对清代学术史的基本评判

124、清朝重要的学术派别有哪些

三七.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

125、试比较梁启超和章炳麟的思想差别

126、试述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27、梁启超《新史学》的基本观点

128、旧史学的“四弊二病三恶果”具体指什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01
三家注史记 130卷 汉·司马迁
汉书 100卷 汉·班固
后汉书 120卷 汉·范晔、司马彪
裴注三国志 65卷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晋书 130卷 唐·房玄龄等
宋书 100卷 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 59卷 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 56卷 唐·姚思廉
陈书 36卷 唐·姚思廉
魏书 114卷 北齐·魏收
北齐书 50卷 唐·李百药
周书 50卷 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 85卷 唐·魏徵等
南史 80卷 唐·李延寿
北史 100卷 唐·李延寿
旧唐书 200卷 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 225卷 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 150卷 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 74卷 宋·欧阳修
宋史 496卷 元·脱脱等
辽史 116卷 元·脱脱等
金史 135卷 元·脱脱等
元史 210卷 明·宋濂等
明史 332卷 清·张廷玉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5
左丘明《左传》编年体
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
东汉班固《汉书》断代史
东汉《后汉书》班昭 断代史
晋朝《三国志》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史书有哪些
1. 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线索,逐年记载历史事件的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春秋》,后来有《左传》、《资治通鉴》等。这种体例的优点是时间线索清晰,便于了解历史的连续性。2. 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核心,记载历史的史书。最著名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的《史记》,由司马迁编撰,包括本纪、世家...

中国历史上有几本史书? 分别是那几本?
01. 史记 (汉·司马迁) 02. 汉书 (汉·班固) 03. 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04. 三国志 (晋·陈寿) 0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 宋书 (南朝梁·沈约)0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 梁书 (唐·姚思廉) 09. 陈书 (唐·姚思廉)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 (唐·李...

中国最好的十大经典史书,你都读过几部?
《三国志》是一部完整记录汉末至晋初历史的史书,被现代人誉为与《史记》、《汉书》并称的三国历史记载,是纪传体史学名著。6、《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是唐宋之后的唯一一部私修正史,采用春秋笔法编纂,对中国史学有重要地位,由欧阳修撰写。7、《尚书》《尚书》是研究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

史书必读十大经典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书之一,也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该书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以人物传记为主线,全面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汉书》《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东汉...

中国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1. 二十四史: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集大成之作,由24部史书组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均在其中,记录了从黄帝至明朝万历年间的史事,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基础性文献。2. 《资治通鉴》:这部由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详细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末年的史实,是...

中国的“二十四史”具体指哪些史书?
1、《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2、《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

古代史书指的是哪“二十四史”?
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共三千多卷,近四千万字。主要记载从黄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史料。以“二...

著名史书有哪些
著名史书有:1. 《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由司马迁撰写。这部史书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价值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巅峰之作。2.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极其重要的编年体史书,涵盖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这部史书由司马光主编,因其详细的历史记载...

中国古代史书按年代顺序有哪些?
1. 《史记》: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汉书》:东汉时期,班固编撰,主要记录了西汉的历史,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3. 《后汉书》:南朝时期,范晔撰写,详细记载了东汉的历史,与《汉书》、《前汉书》、《三国志》并...

详细的古代各种体的史书名称
1、《史记》《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