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卖出债券,会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

如题所述

因为在该过程中,中央银行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商业银行买证券是用超额准备金,所以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了,相当于供给少了,由于很多人要借钱,银行按照利率高低将钱贷给出价高者(即愿意付出高利息的人),市场均衡利率就提高了。

即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它经济变量。

比如,中央银行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时可提高再贴现率,这首先影响到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减少,若货币乘数不变,则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其次影响到商业银行相应提高贷款利率,从而抑制客户对信贷的需求,收缩货币供应量。

扩展资料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表示货币供应量将趋于减少,市场利率将会提高,人们为了避免因利率上升所造成的收益减少,可能会自动紧缩所需信用,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反之则相反。

中央银行不仅可用再贴现影响货币总量,还可用区别对待的再贴现政策影响信贷结构,贯彻产业政策

一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以支持或限制不同用途的信贷,促进经济“短线”部门发展,抑制经济“长线”部门扩张;

二是按国家产业政策对不同类的再贴现票据制定差别再贴现率,以影响各类再贴现的数额,使货币供给结构符合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开市场业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这是再贴现政策,央行卖出债券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将手中的现金支付给央行用于购买债券。

超额准备金简单的说就是商行手中的闲钱,闲钱都去买央行债券。同时对市场来说货币供应量相对减少,供不应求则价格也就是利息肯定要攀升。

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量大,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

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之外,控制货币量的目的,导致利息率上长升,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

扩展资料:

再贴现政策作用:

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

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

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当然,再贴现政策效果能否很好地发挥,还要看货币市场的弹性。一般说来,有些国家商业银行主要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的弹性较大,效果也就较大,相反有些国家商业银行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数量较小。

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弹性较小,效果也就较小。尽管如此,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仍有较广泛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贴现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央行卖出债券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将手中的现金支付给央行用于购买债券。超额准备金简单的说就是商行手中的闲钱,闲钱都去买央行债券了那肯定就少了(央行给予超额准备金的利息是很低的)。同时对市场来说货币供应量相对减少,供不应求则价格也就是利息肯定要攀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31
中央银行通过卖出债券等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控制市场利率。具体传导机制为: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商业银行利用存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货币数量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流通货币减少,即货币供给减少-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升,即利率(利率为货币的价格)上升。
第4个回答  2011-11-01
很简单的一个理解,商业银行的钱都去买了债券了,自然手里的钱就少了,那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就少了,没有现金,只有白条,自然谁手里有钱谁是老大,想要现金,物以稀为贵,就会促使市场利率上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