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战斗人员,湘军虽然号称三十万,但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弱病残,那些精兵强将很多都已经死在了征伐太平军的战场上。
其次是军需物资,曾国藩能打败洪秀全,靠的是清廷举全国之力保障了湘军的后勤供应。如果曾国藩同清政府开战,他的后勤补给将失去保障,别的先不说,三十万张嘴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他曾国藩上哪筹集这么多粮草?当年石达开离开洪秀全时,带走了二十万部队,为什么很快就撑不下去了?就是因为得不到物资补充。
曾国藩要想造反,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有人协助他。他可以依赖的只有两个人??李鸿章,左宗棠。曾与李是师生关系,与左是好友关系,而且当时他们三人都手握军权。然而李鸿章是个投机倒把分子,除非曾国藩有必胜的把握,否则休想得到他的支持!
左宗棠性格狂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也包括曾国藩,想让他去帮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去当皇帝,想都别想。而且左宗棠的忠君思想很严重,曾国藩如果敢造反,左宗棠恐怕第一个反对他。因此造反的事不但指望不上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俩还很有可能帮清政府对抗曾国藩。李左二人的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曾国藩想打赢他们可没那么容易。
想造反当皇帝,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人多少枪,而是你必须得有问鼎天下的野心!曾国藩明白,自己性格温和,忠诚厚道,天生就缺乏这种野心。造反是一项非常艰巨和危险的工程,如果没有足够的野心和意志,绝不可能熬得过造反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和险境。洪秀全失败,就是因为在定都南京后被安定的生活逐渐消磨了最初的野心。
作为湘军副统帅的曾国荃在其他将领面前一向蛮横霸道,请求造反的将领中恐怕难免有人是摄于曾国荃的淫威,并非真心想反。洪秀全失败的例子告诉曾国藩,造反这种事最忌讳人心不齐,过程中哪怕有一个将领意志不坚定,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我想,曾国藩可能在众将下跪的一刹那就已经把以上问题全部想明白了,他之所以要考虑一晚上,表面上是要下属们给他时间考虑,实际上是他希望这些狂热的部下经过一个晚上能够冷静下来,恢复理智!天亮后,当曾国藩再次拒绝众将的请愿时,包括曾国荃在内,所有将领除了有些失望以外,谁也没有再坚持。一夜的时间果然让这些将领们都冷静了下来。
曾国藩是一个活的非常明白,非常踏实的人。他在北京当官时,官位一直不高不低,不升不降,但他并没有为升官而攀附权贵,使一些诸如行贿之类的手段。不管朝廷如何对他,他都选择接受,韬光养晦。
不是他不懂官场潜规则,而是他知道那些投机取巧的手段很容易毁掉一个人,在北京当官多年,他亲眼见过多少人,机关算尽才爬到高位,结果一招不慎就跌落下来,甚至摔的粉碎。
他的老师,军机大臣穆彰阿当年权倾朝野。曾国藩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傍着大树好乘凉。但他也看到了穆彰阿的飞扬跋扈得罪了不少人,那些“倒穆派”在暗地里射向穆彰阿目光是多么的阴森可怕,这些他都非常清楚。所以他和穆彰阿仅保持师徒关系,并无官场上的交集。虽然他因此没有被提拔,但他“划清界限”的做法也让他在穆彰阿倒台后没有受到牵连!曾国藩知道自己是有才华的,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做人做官,总有一天,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衰败的转折时期,他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首先、是称帝条件不具备。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这两个人被大清朝倚为肱股之臣。那时候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最受赏识,有着一支以强大的骑兵为主的巨大队伍,有别于八旗兵,战斗能力极强,并且布署在中原河南核心区,虎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此外,湘军号称三十万,曾国藩能调动的仅有十...
太平天国覆灭后,为什么曾国藩4次拒绝称帝呢?
因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曾国藩虽然风头极盛、手上的兵权集中,但是他如果称帝的话,恐怕会遭到清朝军队的全面进攻,吃力不讨好,还不如表表忠心,然后让上边送点东西加官进爵。太平天国把清朝捅的是七零八落,如果不是内部原因,恐怕太平天国真的能够席卷整个清朝,太平天国的失败除了外部,清朝几...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朝廷无兵可用,曾国藩为何不顺势登上帝位?
原因有二:一、忠军、民安 曾国藩自幼是封建地主家的孩子,他从小就接受着为君为国效命的教育。这种从小就接收的理念深入他的灵魂,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都是为君为国效力。而造反登基,无异于是推翻曾国藩曾经受到的教育,推翻他之前几十年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上的极端转变,若没有经过一个残酷的事实...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有关他拒绝称帝自立的传闻,一直是乡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曾国藩拒绝称帝的说法,有史料说他曾四次拒绝,但也有五次之说。研究曾国藩的学者朱天旭总结了曾国藩五次拒绝称帝的历史。每次被人劝进时,曾国藩都有很大的机会,但因对清廷心存感激,都放弃了。第...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此外,从客观原因来说,北方还有强大的僧格林沁,所以曾国藩称帝的条件也不具备,因此,虽然有四次称帝的机会,曾国藩却全部都拒绝了。一、曾国藩忠君思想比较根深蒂固。曾国藩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他个人的追究就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臣拜相光宗耀祖就可以了,并不想去取代皇帝至高无上的...
太平天国覆灭后,为什么曾国藩多次拒绝称帝呢?
曾国藩在平乱太平天国时,他组建的湘军在攻占天京之后,依据他所拥有的实力,足可以和清廷相抗争,他手下也有不少将领提议他黄袍加身,但是他却拒绝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自身忠君爱国 曾国藩长期接受传统忠君爱国思想的教育,他组织湘军也是为了保卫清廷统治,他个人也时常想着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加上他...
曾国藩有四次称帝机会为何拒绝,心中的坚持与境界是什么?
在我看来,曾国藩拒绝称帝,是为了保持读书人的风骨,高风亮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国藩创建湘军阻挡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步伐,是对抗起义军的主要力量。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曾国藩阵营内部流动着严肃不安的气息,都以为曾国藩会借助天平天国运动反戈清政府,清廷内部也有不安的情绪。于是在天京...
曾国藩为什么死后一生四次拒绝称帝?
揭秘:曾国藩一生四次拒绝称帝的真正原因曾国藩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心改造,前来参观的不仅有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大家最感兴趣的是真正的封建王朝的“高倩”家族。不管世界怎么变,家里都保持着严明的家风,几代人没有一个人残疾,都做出了成绩。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称帝呢?
例如李鸿章和左宗棠,并不会支持曾国潘反清,所以,如果军队里的重要将领不提倡反清,曾国潘就根本没有反清的机会。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世人之所以觉得当时的曾国潘可以反清称帝,是因为曾国潘剿灭了强大的太平天国,但是细究其中,曾国潘本身不可能也不具备反清称帝的能力。
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拥兵30万,为何不自立为王?
于是曾国藩就故意把皖南的广德和宣城放开不守,让太平天国的残部得以进入江西,为难江西巡抚沈葆桢。鲁迅先生曾说说:大家谁都没有,可以;但要是你有我没有,那就绝对不行!或许这是根深蒂固的一种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这种内耗不一定会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会加剧国家走向灭亡,自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