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2、原文: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3、译文: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4、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
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5、文学鉴赏: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
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扩展资料: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归属于孟昶妃,但词中有“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语,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蕊夫人
1、出自《述国亡诗》作者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
2、《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费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
参考资料:述国亡诗-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出自《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全诗:
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此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写的七言绝句。此诗表现了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个性色彩鲜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花蕊夫人,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宋太祖乾德二年,宋只用了一万军队灭后蜀,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写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述国亡诗
【作者】花蕊夫人 【朝代】五代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
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这两句出自《述国亡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原诗内容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2、这首诗的白话译文为: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扩展资料
1、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2、王士禛《五代诗话》引《稗史汇编》:“蜀既破,其亡国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亦愤而悲矣。”薛雪《一瓢诗话》:“落句云:‘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何等气魄?何等忠愤?当令普天下须眉一时俯首。”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是那首诗里面的???
1、出处: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2、原文: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3、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这件事?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
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
”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出自:《述国亡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花蕊夫人本来是后蜀国君的妃子,花蕊夫人是在囚禁的生涯中写了这首诗。意思是:后蜀君王在城楼上竖起了白旗,我一个深锁内宫的女子又能如何?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金光闪闪的铠甲,这些...
“十四万人齐解甲”一句的出处和全诗意思?
出处:《述国亡诗》五代:花蕊夫人 诗文: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翻译: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注释:1、妾:...
十四万人齐解甲是哪首诗?
出自《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是五代时期女诗人花蕊夫人写的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君王在城头上竖起了降旗,我在宫内哪里知道?十四万将士不战而降,难道再没有一个是男子汉?
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解甲什么意思
出处:五代·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原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解甲应该是指投降的意思是:十四万人一起投降而不敢与敌决一死战,因此有 更无一个是男儿。意思就是十四万人一起投降,而不敢与敌决一死战,没一个配的上称为男子汉的。此句具体讲述...
古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出处:五代·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原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出自五代时期诗人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
十万将士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十万将士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是错误的,正确的诗句为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句诗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原文』《述国亡诗》作者: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后蜀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
十四万人齐解甲的出处是哪里?
一、出处 出自五代时期花蕊夫人创作的七言绝句《述国亡诗》。二、原文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三、译文 君王在城上竖起投降的旗帜,我在深宫之中又怎么会知道?十四多万的战事都丢开了盔甲,竟没有一个有男子气概的!
述国亡的作者是谁?
述国亡诗 作者:花蕊夫人 朝代:五代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译文:后蜀国的君王不战而降在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在幽深的禁宫中哪里知道这样的事情。保家卫国的十四万人齐刷刷的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这些人中根本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