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资料啊?

如题所述

田园诗作为唐诗的一个重要题材,历来较受关注。
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唐代田园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和突破,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情况作一回顾总结,对
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当不无裨益。为方便起见,本文主要
就新中国成立以后近六十年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评
述。①
近六十年唐代田园诗研究的基本历程
近六十年来,唐代田园诗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
1949 - 1976 年,为研究的第一个阶段。五、六十年
代,对唐代田园诗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产生的成果也很有
限,而且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对唐代田园诗的整体情况基
本没有涉及,主要对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王维、孟浩然的山
水田园诗作了一些讨论和评价。由于受当时极左思潮和
庸俗社会学的影响,着重对王孟诗歌的思想性和社会价
值进行评论,而对其艺术性则谈得少而粗略。如北大文
四(2)王维研究小组的《对王维诗歌的评价》(1) 、彭立勋
等的《关于王维及其诗歌评价的几点意见》(2) 、陈育德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倾向及其社会意义》( 34)等文,
对王维诗基本持否定态度,说他的田园诗是粉饰生活歪
曲现实的,甚至说王维的诗歌不但毫无价值反而具有反
动的作用。当然更多的学者还是能对王维诗歌的思想意
义和艺术价值作出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如陈贻 《论
王维的诗》(4) 、北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集体撰
写的《杰出的诗人王维》( 5)以及王运熙的《王维和他的
诗》(6)等文都对王维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作了较为全
面公正的评价。
1977 - 1989年,是唐代田园诗研究的第二阶段。这
一阶段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成果量增长至90篇
左右。首先开始从整体上关注唐代田园诗的创作情况,
特别是对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关注较多,对盛唐山
水田园诗派的形成及其原因、盛唐田园诗的心理依据以
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分析,如刘德
重《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7) 、葛晓音《盛唐田园诗和文人的隐居方式》( 8) 、林继
中《试论盛唐田园诗的心理依据》(9)等文即是。第二,对
代表性诗人王、孟田园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作了较
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王维作为卓有成就的大家尤受
关注,出现了一大批从禅意、绘画、音乐等角度研究王维
诗歌艺术性的文章。如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
(10) 、文达三《试论王维诗歌的绘画形式美》( 11) 、金学
智《王维诗中的绘画美》(12) 、等文对王维山水田园诗“诗
中有画”和“诗中有禅”的艺术特征作了分析。这一时期
对孟浩然田园诗风格特色的研究也较多,如王从仁《孟浩
然诗风格浅说》( 13) 、程发义《谈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
“味”》(14)等文对孟诗清淡、自然的基本风格进行了较充
分的论述。第三,此阶段不仅对王孟等大家作了较深入
的研究,也关注到了唐代各个发展阶段的其他诗人的田
园诗创作,从而使唐代田园诗的研究范围有较大拓展。
1990 - 2006年是唐代田园诗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这
一阶段是20世纪以来唐代田园诗研究最为繁盛的一个
阶段。其基本特点是研究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研究范
围进一步被拓展,成果量也迅猛增加,共达到230 余项。
首先从唐代田园诗的整体研究来看,打破了此前只集中
关注某一阶段(主要是盛唐)的创作,开始进行真正意义
上的整体研究,如高人雄《儒道释思想与唐代山水田园
诗》(15) 、葛晓音《论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16) 、林
继中《田园诗人与自然的对话》(17) 、霍然《论唐代隐逸与
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意蕴》(18)等文分别对唐代山水田园
诗的产生原因、艺术特征、美学意蕴等问题作了较深刻的
阐述。葛晓音的专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19)则对唐代
山水田园诗从初唐的起步到盛唐的发展成熟再到中唐的
新变作了较完整细致的勾勒。从具体的作家作品研究来
看,最富有代表性的诗人王维、孟浩然等继续备受关注,
成果丰硕,而且关注面进一步扩大,每个时期富有特色的
诗人诗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和重视。再者研究方法
也进一步丰富多样,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均被运用到
研究中来。
近六十年唐代田园诗研究的基本格局第一、整体研究(约32篇) 。
唐代田园诗在唐代各个时期都存在,但每一阶段的
发展并不平衡,且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盛唐田园诗的
创作是整个唐代最为繁盛的阶段,创作者较多,作品量较
大,艺术成就也最高,因而最受关注(约有论文21 篇) 。
首先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原因(或产生的条件)作
了多方面的探讨,刘德重《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德形成及其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认为“当时政治现实的黑暗,作
用于一群软弱的中小地主知识分子身上,再加上佛老思
想的影响,促使他们逃避现实,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这
就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得以形成的社会原因。”葛晓音
《盛唐田园诗和文人的隐居方式》则从文人的隐居方式这
一独特角度探讨了盛唐田园诗兴盛的原因及其特征。该
文认为,盛唐官僚阶层及中下层士人两种主要的隐居方
式:即“亦官亦隐”和暂时闲居,对田园诗的写作产生了直
接的影响。首先,别业的创作环境造成了盛唐部分田园
诗与山水诗相融合的趋势;其次,促使盛唐文人以合乎时
代精神的审美理想继承了陶田园诗的传统,同时又注意
到在陶诗中尚未被充分表现过的多方面的田园意趣;第
三,形成了盛唐田园诗追求和平宁静和优雅高尚的审美
趣味。“这篇文章对学界已成定论而语焉不详的隐逸与
田园诗的关系的研究,显然比以往的阐述远为具体和深
入。”(20)另外管士光《我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产生条件
的看法》(21) 、唐启翠《从文人心态看盛唐山水田园诗兴
盛的原因》(22)等文章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盛唐山
水田园诗派产生和兴盛的原因。唐丽娟《论王孟山水田
园诗的艺术成就和影响》(23) 、陈建森《试论盛唐山水田
园诗的心物感应形式》(24)等文对盛唐山水田园诗的艺
术性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中、晚唐田园诗进行综合研
究的不多,主要有林继中的系列论文《人的精神面貌在田
园诗中的位置:兼论中唐田园诗蜕变之意义》(25) 、《变迁
感:中唐士大夫的心理压力———中唐田园诗的透视》
(26) 、《田园夕照话晚唐》( 27)等,前两篇通过将中唐田
园诗与盛唐田园诗进行比较,探索出中唐田园诗对传统
田园诗的新变。第三篇也是通过将晚唐田园诗与盛唐进
行比较,总结出晚唐田园诗凄清枯寂的基本特征以及造
成这一特征的深刻原因。
第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1. 王维研究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最高,因
而历来备受关注,研究成果尤为丰硕(约230项) ,研究也
最为深入、细致,方法多样,角度多维。例如,对王维“诗
中有画”的特点的研究重要成果就有:袁行霈《王维诗歌
的禅意和画意》、佘庆华《王维诗中的色彩》( 28) 、陶文鹏
《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29)等。其中,袁行霈文从总
体上探讨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表现特征。认为王维的
“诗中有画”是因为他虽用语言作媒介,却突破了这种媒
介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
中唤起了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
生动的图画。同时,还把绘画的“经营位置”的技巧,运用
到诗歌中来,善于处理画面虚实的布置,以达到“诗中有
画”。佘庆华文则从王维诗善用色彩的角度来探讨王维
诗“诗中有画”的具体表现形式。陶文鹏文则着重论述了
王维诗将诗、画、乐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认为王诗是同
时以诗人的心灵、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
现自然美的。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宗思想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
重点。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界对此几乎不曾涉及,
80年代以后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仍当属
袁行霈的《王维诗歌的禅意和画意》。袁文认为,禅宗思
想渗透在王维的许多诗里,有些诗是空洞的说教,有些诗
则在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的描写中蕴涵着禅意。此后,
研究王维诗歌与禅宗关系的文章一下子多了起来,产生
了一批有分量的成果,其中涉及到王维田园诗且较具代
表性的有:孙昌武的《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30) ,
史双元《禅境画意入诗情》( 31 ) 、《王维诗中的禅意》
(32) ,张应斌《禅意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33)
等。其中,孙昌武文认为,禅宗思想对于形成王维山水田
园诗“澄淡精致”、“浑厚闲雅”的独特风格,起了积极作
用。其影响于王维的诗歌艺术大致有三个方面:以禅悟
入诗、以禅趣入诗和以禅法入诗。论述颇为细致、精当。
张应斌文对禅意具体怎样参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
构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探究分析,他认为,王维
山水田园诗的奥秘在于:定、慧境界既是禅宗境界,又是
诗意境界,王维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
的美学构成。
同时,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运用新的理论和方
法来研究王维诗的艺术特色,如何国新的《论王维山水田
园诗的意象》(34) 、童慧刚《王维山水田园诗图画意象之
解读》(35) 、傅怡静《从生活家园到精神家园:就“青山”
“空山”意象看王维诗境的本质》(36)等文运用意象研究
的方法,通过对王维诗常用意象的分析,来探究把握王维
诗的艺术和意蕴。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
征,一些学者常常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将王维与古今中
外的诗人进行比较,产生了较多的成果(约40项) 。孟浩
然是与王维并称的创作山水田园诗的大家,因此将王、孟
进行比较的论文最多,并有王从仁的一部专著:《王维和
孟浩然》(37) 。王著在肯定王、孟并称、王、孟地位相当的
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王、孟山水田园诗的区别:首先,在王
维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外界景物融成一体,作者的个
性与自然达到了完美的契合;而孟浩然诗中,诗人的形象
是独立的,作者的感情是直接抒发出来的。其次,王维的
诗,静中有动,以静写动;孟诗中,首先使人感觉到的,是
诗人情感的波动,他所描写的景物却往往是静美的。再
次,王维诗以清秀精工著称,语言锤炼,善用彩绘。孟诗
则清新自然,语言平淡,擅长白描。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
李浩的《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38) 、胡遂的
《论陶谢王孟田园山水诗审美意趣之异同———兼论山水
诗从六朝到盛唐意境演进过程》(39)等。其中,李浩文从
思想、创作时间、观照自然的角度、抒情方式和体裁等方
面,对王孟山水田园诗作了较为细致具体的比较。胡遂
文着重对王孟诗歌特色进行比较,认为孟诗个性鲜明,诗
人自我形象特别活跃,呈现“淡美”的意趣;王诗则泯灭个
性,消尽意气,从而达到一种“思与境谐”的境界。
陶渊明被公认是田园诗的开创人物,王维则是集陶、
谢之大成的杰出诗人,因此将王维与陶渊明进行比较的
文章也较多,代表性的有:陈滢《陶渊明、王维、李白的田
园山水诗异同探略》(40) 、任嘉禾《陶潜与王维:诗史上儒
道结合与儒佛结合之比较》(41) 、邓民兴《田园异趣,隐逸
别情:陶渊明与王维比较》(42) 、张自华《陶渊明、王维山
水田园诗意境的比较》(43)等。
此外学界还将王维与同时代诗人李白、杜甫、储光
羲、裴迪等,与外国诗人华滋华斯、泰戈尔等进行比较。
在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性进行研究中,还产生
了大量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山居秋瞑》和《渭
川田家》进行赏析的文章(约60篇)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文化意蕴、深层内涵进行探讨
也是研究的一个方面,并产生了一些成果。如杨德才《王
维山水田园诗所折射的文化心态》(44) 、潘晓彦《王维山
水田园诗的悲剧意蕴》(45)等。
2. 孟浩然研究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并肩的盛唐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对孟诗的研究也是唐代田园诗
研究的一个较重要的方面。共产生相关成果约60项。其
中对孟诗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的成果最多。陈怡 的《孟
浩然诗选·后记》(46)应是较早对孟诗艺术进行分析探
讨的文章,陈文认为,孟的田园、隐逸诗学习了陶渊明的
写诗经验,重视清新而浑然一体的感受,成功地创造出一
个幽雅、恬静的意境以及与此意境相协调的“风神散朗”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而形成了清淡的独特艺术风格,为
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别有韵致的奇葩。文章还抉
发出孟诗创作的艺术精髓———“妙悟”,进行了独到、深入
的分析,并对人们常常忽视的孟诗“浑健”的一面作了一
定的强调。论述颇为全面、确切。陶文鹏的《论孟浩然的
诗歌美学观》(47)一文则专门对人们很少注意的孟诗理
论作了研究,角度比较新颖。文章通过对孟浩然谈诗的
诗句进行钩沉整理,探讨出孟浩然重视诗歌着重写心灵、
抒发感情这一美学特征,强调“情以物迁,词以情发”;指
出孟诗创作中的美学追求是“以清真为核心,在清空、清
幽、清淡、清旷的多种美感中洋溢着清新气息”;并对孟的
诗歌美学观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葛晓音的《山水田园诗
派研究》一书也对孟浩然的田园诗作了较细致的分析,指
出孟的田园诗大都取材于日常闲居的生活感受;艺术上,
孟诗“善于在平淡闲逸的日常生活中把握微妙的情绪,融
汇于清旷的境界”。文章最后还对孟诗作了高度评价,认
为孟浩然从题材和精神旨趣两方面将田园隐逸和山水行
旅结合起来,使陶的感受和谢的观赏融为一体,形成了情
景交融、意在象外的意境和冲淡清旷的风格。另外象李
明生、李浩的《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特征》(48) 、柯
素莉《孟浩然诗歌魅力探寻》(49) 、宁松夫《孟浩然山水田
园诗意象论析》(50)等文,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孟山水田
园诗的艺术风格作了一定的探究。一些文章还从比较的
角度,将孟浩然与王维、陶渊明等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
入把握孟诗的独特风格。
在孟浩然田园诗的研究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
是对孟诗最有代表意义的诗篇《过故人庄》进行赏析,共
有赏析文章28篇。
近六十年唐代田园诗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近六十年来,唐代田园诗的研究确实取得了较大的
成绩,无论是整体性探讨还是对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都
产生了令人满意的一些成果,尤其是对一些山水田园诗
创作大家(主要是王维)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令人
瞩目。然而我们也能从中发现,整个研究中还存在着一
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研究者大多立足
于唐代的某个阶段,且各个阶段的研究也极不平衡。从
成果量的分布来看,盛唐占了绝对优势, 32篇整体研究论
文中,专谈盛唐的就有21篇,中唐只有2篇,晚唐则只有
寥寥1篇。当然,盛唐田园诗的创作十分兴盛,艺术成就
也高,对盛唐作更多的关注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
忽视其他阶段的创作。从实际创作情况来看,中晚唐田
园诗的创作数量不仅多,而且具有有别于盛唐的创作个
性和艺术特色,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林继中的几篇论文
(见上)以及葛晓音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对此作过一些
探讨,一些中唐作家作品研究中也有零星的论述。晚唐
田园诗则基本未被纳入研究视野。虽然有几篇从整体上
研究唐代田园诗的文章,但往往关注的是某一个方面的
特点,诸如文人心态、美学意蕴、文化内涵等,而缺乏流变
史的勾勒,即田园诗创作从初唐、盛唐一直到中晚唐,其
精神旨趣、艺术特征等方面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流
变,这对整个唐代田园诗的研究当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作家作品研究也极不均衡。首先我们对一些
重要作家研究成果量的分布情况作一番考察。据笔者统
计,相关作家的研究成果为:王维:约240项,孟浩然约60
项,王绩:约22项,储光羲:约8项,杜甫: 5项,韦应物: 3
项,白居易: 2项,柳宗元: 1项。从成果量的具体分布可
以发现,王维研究占了绝对优势,是总成果量的2 /3强,这
当然是由王维在整个山水田园诗史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对其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是理所当然。然而我们也应注意
到,孟浩然作为当时与身后与王维齐名的山水田园诗派
的大家,其田园诗研究的成果却只及王维的1 /4,仅从数
字上就说明,近60年来对孟浩然这样的大诗人的研究是
不够充分的;再从成果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也主要是对
孟浩然诗歌的基本风格作了一些分析,还有大量的单篇
赏析,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显然不够。储光羲也是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田园诗数量大,且富
有个性和特色,但从成果量和研究的实际状况来看,对他
的田园诗的探讨分析也是很有限的。再看中唐诗人韦应
物和柳宗元,韦应物的田园诗创作不仅数量较多,且有较
明显的新变痕迹,这一点虽然已为一些研究者所注意并
有所论述,但相对韦应物的实际成就和地位来看,研究程
度是不够的。柳宗元既是中唐卓有成就的散文大家,同
时又是一位富有创作个性的优秀诗人,但长期历来,学界
主要关注其散文创作,而相对忽略了他的诗歌。近些年
柳诗研究虽然有较大的突破,但也更多关注他的山水诗
创作,而对其田园诗的研究十分冷落。此外,中晚唐还
有:刘长卿、钱起、白居易、李德裕、张祜、陆龟蒙、杜荀鹤、
司空图、唐彦谦等一批诗人,他们不仅创作了较多的田园
诗,且在题材选择、思想旨趣、风格情调诸方面都十分有
特色,但对其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种研究格局的极不平衡,对于唐代田园诗的全面
把握无疑是不利的。
第三,研究选题重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一些论者
不仅习惯于将关注目标锁定在王维等大家身上,而且选
题上也总是围着几个现成的论题打转。例如,对王维山
水田园诗艺术的研究,从80年代开始,学界主要围绕其
诗中的画意、禅意等问题进行阐述,尽管出了不少有价值
的成果,但论点重复、毫无新意的论文也屡屡皆是。对具
体作品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一些名篇佳作上,而对其他
田园作品少有关注,由此形成研究的盲点。
第四,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定模糊。客观地说,田园
诗和山水诗是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毕竟分属两种
不同的诗歌题材,各有属于自己的表现领域和风格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开创了田园诗和
山水诗两大题材,并为后世确立了创作典范。进入唐代
以后,由于时代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和影响,从初唐
王绩开始,田园和山水就有合流的迹象,到了盛唐,以王、
孟为代表的诗人在创作中更增强了这一趋势,使有些诗
歌山水、田园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然而从总体情况来
看,大多数诗歌还是泾渭分明的,比如,我们决不会把孟
浩然的《宿建德江》看作一首田园诗,也绝不会将王维的
《渭川田家》认做一首山水诗。从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可以
发现,相当多的研究者却更多地看重田园诗与山水诗的
共性而相对忽略了二者的差异,因而多习惯于将田园诗
和山水诗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甚且以山水诗为主以田园
诗为次,这种状况对于更准确地把握田园诗独有的文体
特征以及对其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分析,无疑也是不利的。
唐代田园诗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呈现一种文人士大
夫的闲逸情趣渐渐削减而关怀民生疾苦的淑世精神逐步
加强的趋势,这一现象也少有人注意。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去调整、克
服以及进一步地深入发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3
啊,如果在高中,初中我肯定拿一大堆的资料,把他粘贴上去,还附带自己的理解,现在不行了,一点不记得了
第2个回答  2011-11-15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人物
王维和孟浩然是唐朝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的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派起源于魏晋时期,形成于唐朝时期,其中陶渊明和谢灵运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王维,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佛”,宋代苏轼评价王维的田园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田园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代表作有《鸟鸣涧》、《...

孟浩然 李白 王维 他们的资料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1、王维 王维(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2、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有没有关于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资料啊?
智《王维诗中的绘画美》(12) 、等文对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和“诗中有禅”的艺术特征作了分析。这一时期对孟浩然田园诗风格特色的研究也较多,如王从仁《孟浩然诗风格浅说》( 13) 、程发义《谈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味”》(14)等文对孟诗清淡、自然的基本风格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第三,此阶段不仅对...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修道归隐终身。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四、韦应物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

山水诗人指的是谁
写山水田园诗而著名的一派诗人,主要有谢灵运,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陶渊明、刘长卿、范成大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了山水诗人的简介,供大家参阅。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 1、王维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

急需 王维或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孟浩然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哪两人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
王维的诗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边塞、山水、律诗绝句都有久传的佳篇。孟浩然689一740年,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未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仕途困顿,张九龄曾聘为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孟浩然是一个天生的隐者,少年的时候,他就在鹿门山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跟时局有关,...

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啥不同?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同中有异,各有千秋, 一、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同属“清派”,但孟浩然的风格更显清淡。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明显地受谢灵运和张九龄的影响,其清淡风格一脉相承。在孟浩然诗中,有的淡到令人怀疑有诗还是无诗。如《万山潭作》诗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

介绍一下唐朝的两大诗派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他们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2、代表作品 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