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写景的技巧,本文着重以《满井游记》为示例分析。
一、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写景(时令)
写景时要抓住景物特征去写,这句话平常我们听得很多,但其真正运用的范围当指自然景色的描写,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写作,主要是在写作前要有个定位,弄清楚自己要写的自然景色是何时之景?何处之景?有何特点?然后围绕这一特点进行写作,自然就抓住了景物特征。
比如,《满井游记》的第二段,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其写作之时便能够很好地抓住“早春”这一时令特征,即“乍暖还寒”、“万物复苏”,其中,“土膏微润”中的一个“微润”,仔细想来,用得确实妙极,因在初春时节,地气上升,气温渐渐转暖,暮冬时节土壤中残存的一些“冰”也慢慢融化,这土膏自然便“微润”了,这一词语的运用便将初春时节的“乍暖还寒”的特点给表现了出来;再如,“冰皮始解”一句中,首先“冰皮”,这一词虽指结冰的表面,但作者用了“冰皮”一词,用“皮”来形容“冰”,也暗含了这冰结得并不厚,初春时节,夜晚温度较低,结冰无可厚非,但这冰定不能结得很厚,作者用 “皮”字来形容,准确之至,且也抓住了“乍暖还寒”的初春气候特点,再加上一个“始解”一词来修饰,更是很好地抓住这一特征,同时,这两句,“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本也体现了“万物复苏”的特征;再看作者写水的句子,“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这几句,在初春时节,冰面融解,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再现了水的复苏,加之冬季结水,水中的各种悬浮物开始沉淀,自初春冰面融解之时,这水自然也便“清澈见底”了;再看写柳条的句子,“将舒未舒”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柳条刚发芽时的状态,而这一状态也是初春所独有的景象,还有“浅鬣寸许”,作者用“鬣”来比喻麦苗,将其形态写得逼真,着“寸许”一词,也体现了“早春”这一特征。
由此可见,我们在写自然景物时,先对所写景物的特征定位之后再进行写作,能够更好地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去写,写作自然景物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从时令方面去考虑,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特有的气候特征去写,比如“雨天”、“阳光”、“雪”、“风”……下的各种景物的状态,用它们的形态来体现这些特征。
二、写景要注意顺序
记事需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写景亦然,写景的顺序如何确定,我们可以根据观察者的观察顺序来写作,这样既简单,也符合常人的思维,比较容易把握。
比如,在《满井游记》的第二段描写中,作者“至满井”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应该是作者能见到的满井全貌了,因此,作者在写作时,首先便用了“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几个字简单勾勒了下全貌,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是局部景物的特写,也遵循了一定的顺序,来到堤上,有堤自然见水,因此,作者从“冰面”始写,直至远眺,远处的水接着“山”,作者便又写到“山峦”,然而这“山峦”毕竟在远处,因此,作者仍然只能从整体上进行刻画,即便我们当时也跟着作者出游,看完山,自然将眼光收回身边,因此,作者又写到了身边的“柳条”、“麦田”,看到近处,自然也便能见其他游人。这些是一个很自然的观察过程,写作之时,遵循常人观察的逻辑来写,便能让读者读来清晰而不致零乱。
写自然景物时,一定要注意写作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先将自己欲写之景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画面,然后按观察的顺序来写,还有一点儿要注意的便是写作之时,远处的景物一定要从整体上来进行描绘,近处的景物可以作细致地描绘,这样才符合逻辑。
三、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联系起来写景
几乎没有文章单纯地写自然景色,这样是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或为抒情,或为叙事烘托等等。如果写景是为了抒情,写作时应与人物活动联系起来,单纯地自然景色描写,是不宜抒情的,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满井游记》第二段在对满井初春景色作了细致地描绘之后,写道“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虽只有数笔,却刻画了一个初春和谐的人物活动场面,令人感受到春和景明的温馨景象。
再如《醉翁亭记》中的描写就更加鲜明了,作者在第二段对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之景给完之后,紧接着在第三段进行了场面描写,这个场面围绕着“太守宴”展开,分别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很好地体现了一派繁荣民生的景象,为下文写太守的“与民同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写自然景色时与人物活动联系起来写,有利于抒情的展开,当然,有时可能我们也能看到写景佳作没有写人,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便没有写人物活动的场面,但并不代表在写作时,他没提到人,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一句中便写到“无人”,这也是提到了人,只是因为无人,故而不加详写,而这也正是作者为了抒情的需要,正因为“无人”,方才显得“其境过清”,从而透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四、融情于景(寄情于景)
“融情于景”这种技巧,也是被我们提到过许多次,如何做到将情融于景?这才是最难做到的,《满井游记》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如,作者在写满井全景之时这样写到,“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此句中,前三个小分句是写景之句,后一句“若脱笼之鹄”,作者便运用了一个比喻,以物比人,抒发了自己欲出不得而终于在“天稍和”的日子里出游后那种自由自在的喜悦之情。从此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小小的启示,写景之时,便将自己的感受切实地表达出来,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
再如,“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几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此句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正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表面言“花”溅泪,“鸟”惊心,实则是人在感伤罢了。这里 “皆有喜气”一句,作者表面言鸟、鳞之悠然自得,毛羽鳞鬣皆有喜气,实则是自我感知这一喜气啊,如此融情于景,水到渠成,可谓天工。
五、写人物活动时应注意整体情感基调
前面我们提到,写景时应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联系起来写作,这样的例子不鲜见,但在写作人物活动时,应注意把握好整体的情感基调,整体基调高亢,人物活动氛围应以热闹、欢愉、轻松为主,整体基调低沉,人物活动则宜粗线条勾勒,活动应超然于作者之外为境界,这样,方能更好地为写景起到烘托作用。
比如《醉翁亭记》一文,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一种欢愉而高亢的,通篇文章围绕“乐”字展开,因此,作者在写人物活动时,绘制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画面,而每一幅画面,无不体现一个字,即“乐”,不仅如此,就连文章结尾,写“众人归”的画面时,同样紧紧围绕一个“乐”字来写,这些画面的描绘都注意把握了文章写作的整体情感基调;另外,《醉翁亭记》写这些人物活动时,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品味的地方,整篇文章的写作,作者始终似是处在一个很高的境界,来细细地观察这些人物的活动,来描述这些场景,这便是超然于物外的境界,只至文章结束,作者方点出“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酒醉而心明,这太守并不醉,醉的是整个的滁人,而他们的醉,却又因其乐,其乐却又成为“醉翁”乐之根本。
再如《满井游记》一文,作者也写到“游人”,此时,“游人虽未盛”,但作者对他们的描述并不含糊,“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这些人物活动的描写无不映衬了“若脱笼之鹄”之感。
由此可见,在进行景色描写时,穿插人物活动描写,能够更好地进行抒情,但在把握时,一定要将人物活动的描绘与景色相得益彰,方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这一点儿,正如范仲淹所说“前人之述备矣”,在此不作过多评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拟人、通感等等,尤其是通感,更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观,让人能够身临其境。
以上几点看法,只是从几篇古代写景佳作中的一点儿小小的感悟,或许写得并不是很详尽,但愿能够起到一点儿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f6842f0100e0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