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和他的作品

举出蒙克(或其他意象艺术的作家例如达利)的意象艺术作品及作品的理解与评价。好的追加悬赏

  达利(西班牙)
  内战的预感(油画, 100 厘米× 99 厘米, 1936 年,私人收藏) 
  达利( 1904 — 1989 )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菲圭拉斯,早年在马德里美术学院学习,受到“形而上绘画”的影响,后崇拜英国拉菲尔前派的精细描绘。达利在学生时代就行为异于常人,爱穿奇装异服,其乖僻性格引人注目。达利因而因势利导,把他这种怪异之处运用到他的艺术之中,尤其在加入超现实主义之后,他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超现实主义是达达主义的变体和继续。达达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战争对于一部分人们在精神意识上所引起破坏与变态的产物。超现实主义产生于 1924 年,最初由法国作家布洛东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而得名。以后,受 文学的影响,产生了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写实的手法呈现出荒诞的、离奇的画面。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和哲学家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

  在这幅画中,达利将人体各部位重新进行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组合,从上臂长出小腿和脚,从大腿长出前臂和手。这样怪诞、高大、恐怖的梦境形象,表现出人的贪欲——已把肉体变成自傲的怪胎,这是人类自我耗费的象征。它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生存行为的体验,是人类不负责任的发动战争和自我毁灭的病态行为的梦态形象转译。正像柏格森说的,“这样一种梦幻,并非由个别人的幻想产生,而是整个社会所梦见的”。

  蒙克(挪威)
  呐喊(油画, 91 厘米× 74 厘米, 1893 年,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 

  这幅画的作者蒙克( 1863 — 1944 )是表现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出生在挪威洛顿的一个名门望族。 5 岁时母亲去世, 15 岁时姐姐去世,成年后,父亲和一个弟弟又相继离世,一系列的家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一道深而黑的疤痕,对他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这幅作品充分发挥了色彩的作用。那种阴惨的血红色和浓重的深蓝、墨绿色,形成一个湍急的漩涡,紧紧包围着画中处于极度痛苦的男子,好像是呐喊回声。正在高呼的人的面孔实际已经变形,凝视的眼睛、凹陷的面颊,使人想起象征死亡的骷髅头,所有的线条都趋向这个中心,仿佛全部的景色都分担着这声呐喊的痛苦和刺激。这里必定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整幅画面充满了低沉、恐怖、神秘的气息,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画中人物形象显然是病态的、神经质的,人物看不见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居然被表达得如此强烈,超过了任何以往看起来“真实”、“逼真”的作品。这就是表现派的特征:色彩鲜明、强烈,线条和笔触大胆、奔放,而且使人感到刺激和动荡不安,体现出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派画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厌恶和失望。

  《生命之舞》   
  创作于1900年的《生命之舞》是画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它由早期的《生命》组画的主题发展而来。表面看去,画上描绘的是海边人们跳舞的情景,然而它并不止如此,其中具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在画面的前景上,坐着等距而对称地安排了四个人物,左边一位身穿白底红花裙的少女站立在那里,红彤彤的脸颊上露出无邪的表情,身旁一枝娇嫩的花正含苞待放,这一切象征着少女的天真、纯洁与无暇。正中一对男女情侣随着音乐起舞,少女身着明亮的红裙,象征着炽热的爱情和燃烧的情欲。画面右边,一位身着黑衣的年老妇女双手紧合地孤独地站着,她面容憔悴、满脸忧郁地看着中间的那对舞伴,露出人生如梦、希望破灭、无限感叹的神情。再后面是三对不同的跳舞者,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热情拥抱,有的强凑着去吻亲吻女伴的脸。更远处海滩边,一位白衣少女正看着这对起舞的人们。画面各样不同的姿势表达了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态,加上深蓝色天色天空上一轮入海的落日及倒影,更增强了画面神秘的气氛和象征性的色彩。

  蒙克作于1900年的油画《生命之舞》,以舞蹈的瞬息来表达生活哲理。画面中人物和环境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画面左边身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长的小花,象征青春、纯洁和美丽;中间一对拥抱起舞的男女象征燃烧着的爱情;右边一位身着黑色长裙的中年妇女,正陷入悲哀与失落之中。背景中还有不同的舞者被欲望所驱使,依然疯狂和激动。画家以不同心态的人物,形象地反映出人类欲望、成功与绝望的三个生命环节,以揭示生命的过程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蒙克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对某种不确定的内心痛苦和抑郁情调绘画的研究。追问

再来几个。

追答

《病中的孩子》
1885~1886年 油画 画布
蒙克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在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

“我以《病孩》开辟了新的道路——它成为我的艺术中的一次突进。我其后的大部份作品的产生都归功于这幅画。”蒙克自述道,“我画这幅画时,在一年之内几易其稿——一再刮掉,又重新设色——总是企图捕捉第一印象:那透明的、苍白的皮肤、颤动的嘴唇、颤抖的双手。”当时由于肺病常常导致年轻人日渐衰弱和夭亡,这已经在蒙克面前以活生生的图景表现过了。蒙克有理由宣称,“……几乎没有一个画家象我在《病孩》中那样体验它的主题直到最后一声痛苦的喊叫,因为这不是坐在那里的孤单的我一个人,而是我的全部的爱……”首先是姐姐索菲亚的痛苦死亡深深地震动了十四岁的蒙克,这种痛苦经历也成为这幅画具有强烈精神渗透力的原因。被内在力量推动着,蒙克几乎是不同自主地找到了一种新的、新开辟的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这种内心经历。因为它冲破了习惯的框框,而在挪威惹起了许多令人不快的事。但是对于蒙克来说,这是他艺术主张的宣言:描绘有呼吸、有感情、有痛苦、有爱情的人们。直到1927年他将此画重新画了六次,还以这个主题绘制了一张木刻和一张彩色石版画,说明他是如何持续不断地被这个完全产生于个人直接经历的题材所吸引。

《斯芬克斯》又名《两个女人》
爱德华.蒙克
《斯芬克斯》有名《两个女人》就是文中。这幅画面左面的代表的是对虚无的渴望,右边代表的是对焦虑的困惑。左边明亮开阔,右边阴冷沉郁。两边连在一起,是一个心灵完整的写照。

追问

还差5个。。。。

追答

《仲夏夜之梦》,心绪不宁的少女,在夏夜里站立阿斯嘎德斯特兰森林里。她似乎毫无戒备,昂首挺胸,像是在挑逗男人,但对于在她背后划船取乐的年轻人的邀请,她却又置之不理。这是在性的憧憬和不安之间彷徨的少女内心的呼声。蒙克是以性的标记(水面摇晃的月光影柱)来表现画中的隐喻。

《玛利亚》裸着上身,披散黑发,姿态颓靡,精神困惑,她根本不象神殿上的圣母,她是蒙克已经死去的姐姐,或者是他想象中被爱情的本能折磨得惶恐不安的女性。色彩较厚,形象充满着忧郁感,调子沉着,画家就这样刻画了一个痛苦的心灵。

《吸血鬼》创作于1894年。画中有一名披着红色头发的女子,女子白皙的胳膊抱着一个男子,男子面朝下窝在女子的怀里,左手抱着女子的腰。画面的背景是纯黑色,给人以很重的压抑感,男子的衣服也为黑色,与背景融为一体。

《青春期》这幅画又称之为《夜》,画中描绘了一位未成熟的少女裸像,她惊恐不安地注视着渺茫的前方,侧光从右下方照射,将她的身影投在沉沉的夜色背景上,更增加了画面的恐怖气氛。从蒙克的人体造型可见他具有很高的写实技巧,这得益于他早年师从的自然主义老师克罗洛。 青春期,1894 - 1895 年,151。5x110cm ,布 油彩,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在《死去的母亲和孩子》这幅作品里,面容瘦削、苍白的母亲躺在病榻之上,已毫无生命的气息,病榻周围环绕着哀伤的亲人,幼小的蒙克站在病榻一侧,背对着已经死去的母亲。对于年幼的蒙克来说,他还不能真正理解死亡,但随着死亡伴生的巨大疼痛却过早地袭击了蒙克。整幅画里,病榻、母亲都是白色的,象征着死亡;四周环绕的亲人大部分穿着黑色的衣服,象征着悲伤;病房的墙壁灰暗破损,毫无生机,象征已逝去的生命……在这些普通的色块里却令人吃惊地跳出了大块大块的红色,强烈冲击人的视神经,这就是病房的地板和小蒙克的衣服,它们由流动不安的红色渲染而成,像身体里喷溅出来的血,这红色就是童年蒙克所看到、所理解的死亡的痛苦。

1915年,蒙克创作了《死神之舞》,在作品里作者搂着一具骷髅起舞,作者用这种手法来表达象征生命终极意义的死亡,完整地诠释了他从童年时就开始的死亡记忆。人注定要奔向死亡,但像蒙克这样从年幼时就开始清晰地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死亡,尤其是非正常死亡,就超出了人的心灵所能承受的极限。正是生命里有如此强烈的死亡印记,所以,蒙克的作品也就传达出了强烈的死亡气息。

追问

最后一个要求 帮我 附上 图片 百度找不到。。。。。

追答

http://tieba.baidu.com/f?kz=525543740
蒙克吧里有,“图片另存为”就可以了。
百度图片里也有。也是另存为就行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4

1.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生于1863年12月12日,逝于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2.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3.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蒙克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很快被封闭,但对德国青年画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

蒙克的代表作都有哪些?以及他所画的《呐喊》的特点、内含和类别。急...
蒙克的早期油画《病孩双1886)、《在灵床旁》(1895)、 《母亲之死》(1899),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1890年的油画《圣克卢之夜》和1892年的油画《卡尔.约翰街的夜晚》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显示出他表现主义画家的特质。 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情》(1894)和《呐喊》(1893),前者...

除了《呐喊》 蒙克还画了许多杰作
蒙克1890-1892年作品《童年回忆——大门外》 蒙克是挪威的骄傲;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毕加索、马蒂斯等众多艺术家都曾吸收他的养料;他的代表作之一《呐喊》曾在2012年的苏富比拍卖中以1.19亿美元的天价创下当时艺术品拍卖纪录。然而,在蒙克自己看来:“自我出生的那一刻,焦躁、悲伤和死亡是围绕我的...

表现主义绘画代表人物及作品
1、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为《尖叫》。这幅画被认为是现代艺术中表现主义风格的先驱之一。蒙克在画中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表现了人物形象的恐惧和不安。2、埃德瓦尔德·蒙克 埃德瓦尔德·蒙克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生命之舞》和《卡尔约翰街的...

爱德华·蒙克人物简介
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1944年1月23日,爱德华·蒙克于艾可利逝世。中文名:爱德华·蒙克外文名:EdvardMunch国籍:挪威出生地:挪威勒滕出生日期:1863年12月12日逝世日期:1944年1月23日职业:画家毕...

用英文介绍蒙克和他的名著《呐喊》
existential angst.The landscape in the background is Oslofjord, viewed from the hill of Ekeberg, in Oslo, Norway.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象征主义画家,版画家。他也是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先驱。他最为世人熟知的是版画呐喊……自己翻译吧,或者用一下google翻译,真的不难。我好累……就不帮你翻了。

爱德华·蒙克作品
蒙克的作品深受新艺术美学影响,如他的大型画作《新陈代谢》(原名《亚当和夏娃》)的浮雕装饰木制框架,体现了他对“人类堕落”神话的思考和恋爱观。《空的十字架》和《受难之地》反映了形而上学倾向,也折射出他早年的宗教情感。1902年,“生命的饰带”首次完整展出,而《春情》则反映了他在精神疾病...

挪威画家蒙克的代表作是什么
最公认的是《呐喊》,《生命》还有早期的作品《春》也是代表作

爱德华·蒙克音乐作品
爱德华·蒙克,这位深情的艺术家,用音乐诉说着他的情感世界。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每一首都仿佛是一段独特的情感旅程。2008年5月27日,他以一首《我的眼泪只为你流》打动人心,那悠扬的旋律中充满了对爱的执着与无奈。紧接着,2009年7月24日,他的《是谁为爱犯了错》引发听众对爱情的深思,探寻着...

蒙克和他的作品
蒙克作于1900年的油画《生命之舞》,以舞蹈的瞬息来表达生活哲理。画面中人物和环境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画面左边身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长的小花,象征青春、纯洁和美丽;中间一对拥抱起舞的男女象征燃烧着的爱情;右边一位身着黑色长裙的中年妇女,正陷入悲哀与失落之中。背景中还有不同的舞者被...

表现主义绘画代表作有哪 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
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呐喊》。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纳,黑克尔,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