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见秋风全诗

如题所述

唐代张籍《秋思》,全诗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

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住。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主旨赏析: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是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诗人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后两句,“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种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7

《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简介: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扩展资料: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

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思 (张籍诗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07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 2卷,今佚。

注释:

见:现。

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发:出发。

意万重,思绪万千。

开封,打开信封。

译文:

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
想到家乡的气候变化要写封信却不知从何说起。
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
捎信的人要走了,我又把信打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秋思

作者:张籍 年代: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1-15
秋思

作者:张籍 年代: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的下一句是什么?
洛阳城里见秋风的下一句为欲作家书意万重,出自唐代诗人李籍的《秋思》。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洛阳城里吧秋风下一句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释:(1)万重:形容很多。(2)行人:指送信的人。(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4)秋思:秋日里的思念。(5)洛阳:我国古都之一,位于河南西部 (6)作:写 【译文】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秋思》前两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 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原文: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简介:张籍(约767~约830),...

洛阳城里见秋风全诗
唐代张籍《秋思》,全诗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住。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

秋思张籍赏析 秋思张籍翻译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chónɡ)。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的第一句写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本无形,却使树木摇落,百花凋零。第二句写作者离家千里,见秋风起乡思,由于不能立刻返乡,只好写封家书寄托自己的思乡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_学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出处该句出自《秋思》,全诗如下:《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简介张籍(约772年 —约830年), 字文昌,和州乌江人,元和诗坛代表诗人,中唐时代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乐府诗方面取得了成就,与王建并...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含义
意思: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这里作者思绪繁多主要是因为战火连天,人如浮萍,前途黯淡,又有离家多日,想报平安却不知明日是否平安,联想到家人如此,世人如此,所以“意万重”意是指心绪 万重是指很多 重音同“虫”,意思多、重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_百度...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

洛阳城里见秋风,译文和出自哪儿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出处:唐·张籍《秋思》《秋思》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家书意万重”的意思是什么?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