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3家合谋共灭智伯,实力强大的智伯是如何输的?
一:背景知识 “三家分晋”可以被视作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权力更迭、兵家胜败、天下分合,无不包罗其中。对于《资治通鉴》而言,“三家分晋”也可被视为定调之笔,短短数千字,包含着政治、战争、外交、阴谋、背叛与复仇,千古悠悠帝王事,其意全都蕴含其中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三个晋国公卿大夫韩虔...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那么智者无什么呢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
三家分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追根溯源,三家分晋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晋文公的“六卿”制度,晋国的权力分散在了晋国公室和六卿的手里,使得六卿又机会壮大,不断发生摩擦,最终晋国就这样亡于内忧,成了三个新的国家。三家分晋发生于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端,原因是什么呢?
而资治通鉴这本书恰恰是他写给皇帝的政治管理全书,为了起到最大的警示作用,他必须把三家分晋这一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巅峰之作写在卷首。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司马光在卷首说的很清楚,他的原文是这么写的: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礼就是纪纲,分就是君臣,名就是公、侯、...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是韩、赵、魏三家 拓展知识: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这个历史事件也被称为“三晋之变”。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到了春秋晚期,晋国的政权逐渐落到了几个大夫家族手中。其中,韩、赵、魏三家势力最大。公元前453年,...
晋国前面是哪个朝代
因为晋国自中后期开始,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前453年,晋国卿大夫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击败智氏,史称三家分智。前403年,周天子册封晋国三位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前349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杀,晋国最终灭亡。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大霸主国家。但到了春秋末期,...
对“资治通鉴”的书评
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晋开始,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陈桥兵变,有1300多年历史,共294卷篇幅。历史学家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同一件事不同的历史学家会有不同的表述,这就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差异。对于《资治通鉴》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如果只关注它的表面文字,不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哪怕读得滚瓜...
为何春秋战国时期常年打仗也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事?
三家分晋之时,实际上就是三位权臣篡位夺权。 到了战国时期,虽然有的国家也曾经出现过权臣,但是却很少出现权臣篡权的例子。按道理说,战国时期战争频发,有些将领、大臣长时间手握兵权或者大权,很容易出现权臣。实际上,各国出现的权臣也并不多,权臣篡权更是绝无仅有。为什么战争频发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出现权臣篡权...
春秋结束时间公元前476年,为什么?
春秋晚期,从社会结构到政治体制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文化教育也不会例外。原来各种专业知识多由少数祝史等人员世代传习,而这种“学在官府”的情况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社会要求在官学外还应有私学,以培养、造就更多的学者和官吏人才。孔子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于当时的。他颂扬周文王和周公,但也...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士大夫阶层开始崛起,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就是士大夫走上政治舞台的充分体现。这一阶层,为了争夺权力、扩大影响,思想特别开明,热衷招纳人才,由此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