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的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以下作为参考:

物流标准化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一、确定标准化的基点

  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面又很广泛,过去构成物流这个大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也并非完全没搞标准化,但是这只形成了局部标准化或与物流某一局部有关的横向系统的标准化。从物流系统来看,这些互相缺乏联系的局部标准化之间缺乏配合性,不能形成纵向的标准化体系。所以要形成整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在这个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点,这个基点能贯穿物流全过程,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这个基点的标准化成了衡量物流全系统的基准,是各个局部标准化的准绳。

  为了确定这个基点,人们将进入物流领域的产品(货物)分成三类,即零星货物、散装货物与集装货物三类。对于零星货物和散装货物在换载、装卸等作业时,实现操作及处理的标准化,都是相当困难的。集装货物在流转过程中始终都以集装体为基本单位,其它集装形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各个阶段都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集装货物容易实现标准化处理。人们经过调查物流现状及对发展趋势预测,肯定了集装形式是物流通行的主导形式,而散装只是在某些专用领域可能有发展,而在这专用领域很容易建立独立的标准化系统。至于零星货物,一部分可以向集装靠拢,另一部分还会保持其多样化的形态而难以实现标准化。

  所以,不论是国际物流还是国内物流,都可以肯定的讲:集装系统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二、体系的配合性

  配合性是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必须体现的要求,衡量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成败,配合性是重要标准。物流系统配合性的一些主要范围是:

  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至包装环节的配合性。

  为此要研究集装的"分割系列",以此来确定包装环节的要求。如包装材料、材料的强度、包装方式、规格尺寸等。

  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索具、跳板)的配合性。

  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的配合性。

  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

  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

  例如:将集装托盘货载入大集装箱或国际集装箱,就组成了以大型集装箱为整体的更大的集装单位,将集装托盘货载或小型集装箱放入卡车车厢,货车车厢就组成了运输单位。要研究基本集装单位的"倍数系列"。

  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

  根据当前状况和对将来的预测,关注消费者需求的转移,"用户第一"的基本观念,在物流中的反映,就是末端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集装物流转变为末端物流,一是对简单性的集装容易地进行多样化的分割,就必须研究集装的"分割系列";另一方面是进行"流通加工"活动,以解决集装的简单化与末端物流多样化要求矛盾。衔接消费者的"分割系列"与衔接生产者的"分割系列"有时是有矛盾的,所以集装的配合性便不能孤立去研究,要与生产的包装的配合性结合起来,这样就增加了复杂性。

  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

  由于国际贸易额的急剧增加以及跨国公司的建立,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的研究成为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方面。标准化空间越大,标准化的利益就越大。国际间的标准逐渐统一,国际标准化空间的继续扩大,已是大势所趋的时代潮流。向国际标准靠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将是今后最有益的途径。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传统、习惯及经济效果的统一性

  物流活动是和产品生产系统,车辆、设备制造系统,消费使用系统等密切联系的。早在物流的系统思想建立之前,这些与物流密切联系的系统就已经建立起各自的标准体系,或者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单考虑本系统的要求是不行的,还必须适应这些既成事实,或者改变这些既成事实。这就势必与早已实现标准化的各个系统、与长期形成的习惯及社会的认识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涉及人的看法、习惯,也涉及宏观及微观的经济效果。

  所以,单从技术角度来研究个别标准的配合性虽然是必要的,但最后不一定以研究的结论作为定论。因为上述问题涉及到物流系统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问题。如上所述,由于物流系统标准化往往牵动其它系统,所以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是十分复杂而困难的事情。目前,物流系统标准化工作进展较快的日本等国,也正在研究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但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东西。

  四、与环境及社会的适应性

  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在近些年来表现出尖锐化和异常突出的倾向,主要原因是物流量加大,物流速度的增加,物流设施及工具大型化之后,使环境受到影响。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噪音对人精神、情绪、健康影响,废气对空气、水的污染,运输车辆对人身的伤害等。这些影响是与物流标准化有关,尤其是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只视设施、设备、工具、车辆技术标准等内在标准的研究,而忽视物流对环境及社会影响,强化了上述矛盾,这是有悖于物流标准化的宗旨的。

  所以,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将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放在标准化重要位置上,除了有反映设备能力、效率、性质的技术标准外,还要对安全标准、噪音标准、排放标准、车速标准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否则,再高的标准化水平因不被社会接受,甚至受到居民及社会的抵制也很难发挥作用。

  五、贯彻安全与保险的原则

  物流安全问题也是近些年来非常突出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安全事故会将一个公司损失殆尽,几十万吨的超级油轮、货轮遭受灭顶损失的事例也并不乏见。当然,除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外,人身伤害也是物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如交通事故的伤害,物品对人的碰、撞伤害,危险品的爆炸、腐蚀、毒害的伤害等。所以,物流标准化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对物流安全性、可靠性的规定和为安全性、可靠性统一技术标准、工作标准。

  物流保险的规定也是与安全性、可靠性标准有关的标准化内容。在物流中,尤其在国际物流中,都有世界公认的保险险别与保险条款,虽然许多规定并不是以标准化形式出现的,而是以立法形式出现的,但是,其共同约定、共同遵循的性质,是通用的,是具有标准化内含的,其中不少手续、申报、文件等都有具体的标准化规定,保险费用等的计算也受标准规定的约束,因而物流保险的相关标准化工作,也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30
第一,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据粗略统计,在我国现已制定颁布的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已有近千个。在包装标准方面,我国已全面制定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包装容器、包装容器试验方法、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方面的标准;在物流机械与设施方面,我国制定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仓储设备、装卸机械、自动化物流装置以及托盘、集装箱等方面的标准。   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已不仅仅是单纯制定技术标准,有关物流行业的通用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也已开始制定。从标准层次性的角度来看,制定的与物流有关的标准不只有企业标准和地方、行业标准,也有不少的国家标准,其中有一部分标准还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从部门的角度来看,中国与物流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部门,如铁道部、交通部、机械工业部、冶金部、同内贸易部等均制定了一系列与物流有关的标准,特别是制定了许多作为国家标准系列中比较欠缺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   第二,建立了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据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即将成立全国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对外名称是SCM-CHINA,秘书处设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物流有关的各技术委员会与技术处,并明确了各自的技术归口单位。此外,还参加了国际铁路联盟 UIS和社会主义国家铁路合作组织OSJD等两大国际铁路的权威机构。   第四,积极采用国际物流标准。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面的近百个国家标准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公路水路运输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5%;在铁路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20%;在车辆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此外,在商品条形码、企事业单位和社团代码、物流作业标志等方面也相应采用了一些国际标准。   第五,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在加入WTO的今天,中国物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我国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大系统顺利接轨,关键在于物流标准化。至此,物流标准化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全国不少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都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当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2)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3)科学发展原则;(4)推进企业创新原则

物流标准化的原则是什么
物流标准化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一、确定标准化的基点 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面又很广泛,过去构成物流这个大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也并非完全没搞标准化,但是这只形成了局部标准化或与物流某一局部有关的横向系统的标准化。从物流系统来看,这些互相缺乏联系的局部标准化之间缺乏配合性,不能形成纵...

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该形式物流的基本原则是零星货物、散装货物与集装货物三类。国际物流对于零星货物和散装货物在换载、装卸等作业时,实现操作及处理的标准化,都是相当困难的。集装货物在流转过程中始终都以集装体为基本单位,其集装形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各个阶段都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集装货物容易实现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方法主要是
在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时,应首先确定基本原则,例如: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等。这些原则可以为后续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导。2、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与制定 针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进...

物流行业标准化要求
实现行业现代物流标准化,需遵循完整性、协调性、层次性、明确性、可扩展性原则,构建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体系内各类标准各具服务对象,相互依存、关联。我国烟草物流系统显示,标准化既涵盖现有标准,也考虑未来可能标准。这些标准将随物流技术发展而不断优化。物流服务标准包括设计规范、分类标准、服务质量...

物流管理标准化的方法及原理
在物流过程中,统一规格的包装盒属于标准材料,可对货物进行统一包装。对货物进行统一包装以方便搬运、装卸、维护。在快递或零担物流中,由于货物的类型、品种繁多,没有统一的包装,所以装卸过程非常麻烦,无法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因而容易在件量爆增和匆忙情况下的暴力装卸频发。 设备标准,例如叉车、托盘、拖车等,都具有相应...

物流标准化怎样做到物流标准化
而经济性则是物流标准化的核心,因为物流过程中的成本增加会直接影响效益,因此必须在保证科技水平的同时,控制成本,使标准更具生命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物流标准化的条件不断优化。国内的专业物流公司和商业配送中心的发展,推动了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例如,国家标准《全国工...

物流合理化原则是什么
1. 物流合理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物流系统化必须遵循共同化、计划化、标准化、扩大化和层次化的原则。物流系统化不仅为物流合理化提供了手段,也是实现目的的关键,两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2. 物流的计划化是建立在物流的大量化、稳定化和直达化基础之上的。同时,...

物流信息标准化形式
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综上所述,物流信息标准化是简化化和统一化原则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它通过减少信息的复杂性、统一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物流行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物流信息标准化是实现物流优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步骤。

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与内容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行业规范化、系统化的基础。它涉及物流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物品包装、运输设备、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等。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统一的标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物流术语、设定包装标准尺寸、建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