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2-03-19
改革开放以来,潮州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2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80.2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GDP由1978年的239元增加到2007年的14967元,增长26.4倍,年均增长11.9%;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42.4:35.1:22.5调整为2007年的7.5:57.4:3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0.2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21亿元,增长575倍,年均增速达24.5%;2007年全市海关出口总额17.7亿美元,比1978年的外贸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增长16倍,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4.94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41.68平方公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先后被授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我市取得这些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科学理论同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以科学理论统领全局、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为潮州拉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序幕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我市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打好四个硬仗,即加速发展工业生产,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城市建设,特别是民房建设;整顿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和市容卫生;实行“一孩化”。1984年,我市召开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变通、搞活、致富”的总指导思想,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把潮州建成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城乡联结,工农商并举,内外贸结合,具有文化古城和侨乡特色的经济开发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推进潮州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市委在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改革,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努力打破长期形成的僵硬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具体工作上实施了若干带战略性的措施,包括了把农业、工业、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狠抓牵动经济全局的基础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和横向经济联系,努力建设外向型经济体系;大力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推动了两个文明向前发展。199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1.11亿元,比1979年增加7.5倍,全市财政收入2.37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以“爱我潮州,建设名城”为主题的精神文明竞赛活动扎实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潮州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2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80.2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GDP由1978年的239元增加到2007年的14967元,增长26.4倍,年均增长11.9%;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42.4:35.1:22.5调整为2007年的7.5:57.4:3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0.2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21亿元,增长575倍,年均增速达24.5%;2007年全市海关出口总额17.7亿美元,比1978年的外贸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增长16倍,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4.94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41.68平方公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先后被授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我市取得这些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科学理论同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以科学理论统领全局、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为潮州拉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序幕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我市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打好四个硬仗,即加速发展工业生产,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城市建设,特别是民房建设;整顿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和市容卫生;实行“一孩化”。1984年,我市召开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变通、搞活、致富”的总指导思想,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把潮州建成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城乡联结,工农商并举,内外贸结合,具有文化古城和侨乡特色的经济开发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推进潮州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市委在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改革,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努力打破长期形成的僵硬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具体工作上实施了若干带战略性的措施,包括了把农业、工业、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狠抓牵动经济全局的基础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和横向经济联系,努力建设外向型经济体系;大力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推动了两个文明向前发展。199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1.11亿元,比1979年增加7.5倍,全市财政收入2.37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以“爱我潮州,建设名城”为主题的精神文明竞赛活动扎实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推动潮州企业改革和基础建设的依据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党中央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升格扩区的潮州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逐步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市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试验,对行政性公司进行撤并,使其转轨变型,积极推行股份制试点,改造建立了8家股份制公司,对于一些长期亏损或微利企业,通过兼并、租赁、拍卖、出让部分产权等形式逐步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根据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市基础建设薄弱的实际情况,市委确立了以基础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一港三区三大市场四大基地”的工作思路。这一思路使我市的基础建设迅速铺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所有制理论的重要突破,为潮州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1998年初,根据党的十五大的精神,尤其在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市委把发展战略提炼和概括这“工业立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人才兴市”。十五大关于所有制形式的新论述,彻底为发展民营经济扫清思想障碍,市委确立“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放宽政策、放手搞活、大力扶持、加快发展”的方针,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竞争环境、服务环境,理直气壮地发展民营经济。2001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0亿元,年递增34.2%,比重从1991年的34%上升到90%。十五大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分配方式等理论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我市在国有资产整体或部分转让、股分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资分配制度、激励方式等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在农业方面,我市作出依靠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决策,致力于发展“三高”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创新投资体制,我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多元化投资,加快旅游建设和开发步伐。
科学发展观为潮州建设广东“东大门”提供战略思维
2002年党召开十六大以来,我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统筹兼顾,制订一系列符合潮州实际,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2003年4月,潮州市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以“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构建潮州发展新格局”为总任务统揽全局,在2005年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富裕安康的广东“东大门”的战略任务。2006年12月,潮州市召开了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要求,明确坚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全面推进的工作方针,提出“自主创新、品牌带动、市场开拓、港口建设、人才兴市”五个战略重点,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文化经济、港口经济”三大经济,着力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内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努力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富裕安康的广东“东大门”,全面提升潮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十六大以来,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我市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发展,为我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加快进入科学发展轨道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证。这段时期也化为潮州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社会建设成效好、人民群众得益多的时间,是在建设广东“东大门”征程上大步前进的时期。
30年来,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引下,潮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定位明确、思路清晰、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从30年的不平凡历程中可以得出,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前提、经济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心任务、先进文化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导向、科学发展是推进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保障等经验启示。我们要把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相结合,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 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活和谐、富裕安康”的广东 “东大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