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喝茶的一些礼仪及喝茶的讲究呢?

如题所述

婚嫁用茶的习俗古来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具史料记载,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茶就是作为陪嫁品首次进入西藏。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湘西少数民族的未婚男女,经常相聚一起对歌,如遇上意中人时,男青年通常会含蓄地发出邀请:“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茶之所以被婚嫁男女所青睐,是因为茶树为常青树,是至性不移之物,正如明代郎瑛所说:“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以茶为聘礼喻示人们对从一而终的幸福婚姻的向往和美好祝愿。现今,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的男女青年订婚、受娉、婚宴等,仍离不开茶,分别称为定亲茶、受聘茶、新娘子茶、传茶等。
23、未婚少女茶规
流行于福建一带农村。未婚少女出外做客,不能随便喝别人的茶水,倘若喝了,就意味着同意做这家的媳妇。此习俗流传已久,当地认为茶树至性不移,结婚必以茶为信物,因此,未婚女子不可随便喝别人家的茶。
24、三 茶
旧时汉族婚俗。流行于江浙一带,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合茶”。此俗现已不常见,但在某些地区仍有遗风。行于湖南一带,指提亲、相亲和入洞房前三次所沏之茶。媒人上门提亲,沏以糖茶,含美言之意;男子上门相亲,姑娘送递的是一杯清茶,置贵重物品或钱钞于杯中送还女方,姑娘收受则为心许,入洞房前,以红枣、花生、龙眼等泡入茶中,并拌以冰糖招待客人,系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25、食 茶
亦称“走媒”。旧时汉族婚俗,流行于浙江西部地区,媒人受男方之托,向女方提亲,倘女方应允,则泡茶、煮蛋招待,俗称“食茶”。可用桂圆干泡茶,或用三只水泡蛋,加白糖拌和,当地称:“圆眼茶”和“鸡子茶”。
26、茶 礼
也称“下茶”、“聘礼茶”。定亲的聘礼。以茶为礼取茶种“不移”之意,寓其白头偕老。明代许次纾《茶疏》:“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此俗最迟宋已有之,延续至近代。 。
27、蒙古族订婚五道礼
蒙古族人订婚时,男方须向女方送五道礼:第一道由媒人送去一皮桶奶子酒;第二道由三个男人送去五壶奶子酒;第三道由男家的妇女上女家拜年,礼品是馍馍和手绢,手绢里包着茶叶、糖果和葡萄干;第四道是茶叶一包,白哈达一条和皮带一根;第五道是砖茶、糖果和酒。当地认为茶叶象征婚姻的美满和谐。
28、撒拉族以茶订婚
此习俗流行于内蒙古、辽宁一带撒拉族居住区。当青年男女相爱或男方家长看中某闺女,就由家长出面请媒人去女家说亲,如若同意,再由男方择定吉日,由媒人去女家送“订婚茶”。订婚茶主要包括砖茶及其他礼品,女方接受“订婚茶”,则表明婚姻关系以定。
29、总 茶
东乡族婚俗礼品。流行于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及广河、和政等地区。订婚时,男方将一份彩礼送给女方“亲家伍”中的某一户,即表示向女方每个家伍成员送了礼,此份彩礼谓之总茶。下次议亲之事,则由另一家代为受礼,即家伍各户轮流接受总茶,表示许婚。
30、拿 茶
也称“干礼”。保安族婚俗礼品。流行于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一般都以茶叶为主,故名拿茶。接受了拿茶的女子,不能再同他人婚恋。
31、吃 喜 茶
亦称“下定茶”。回族婚俗。男方备羊腿、牛肉、衣料、茯砖茶、米糕等表示吃穿不愁的礼品,女方回赠姑娘亲手缝制的白帽、布鞋、手巾等礼品,以示对未婚夫的关心。在仪式当天,男女双方各备茶点招待内亲。也有在女方应允后,由媒人于吉日将男方家的茯砖茶、衣料及红绿头绳送到女家,表示已经订婚。
32、送 茶 包
少数民族婚俗。流行于中国西北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聚居地区。男方先请媒人去女方说亲,若女方家长同意,男方就准备茯砖茶或毛尖、沱茶等,由媒人送往女家,即为“送茶包”。此后,男女双方可通过亲友了解对方的人品,以便确定是否缔结婚约。
33、侗族坐夜打油茶
族婚俗茶饮。在广西三江一带,侗族青年男女恋爱时兴“坐夜”,即双方相识后,约定小伙子去女家做客,到那天的傍晚时分,小伙子在屋外唱山歌,经反复试探,姑娘才开门让他进屋。先进行礼节性对歌,再进入倾诉衷情的对歌和交谈。对歌时,姑娘用打油茶招待小伙子。如果姑娘不提出休息,男方便不能离去,否则是不礼貌和不尊重女方,等姑娘再三提出休息后小伙子才能走。坐夜往往要延续到天亮才分开,通过多次活动,如果双方中意,再通过明媒正取正式结婚。
34、吃 细 茶
侗族婚俗茶饮。贵州侗族地区的男女青年相好定情并征得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后,就择定吉日,男方带上一包糖和细茶亲自登门。女方父母将糖摆列桌上,将细茶泡好,请寨上族中长辈和亲戚朋友一起来吃,表示自家女儿已以订婚。如有人再来提亲,女方父母就直言相告:“我家的妹崽子已经吃过细茶了。”
35、献 茶 示 情
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婚俗。每当农历正月十五夜晚,男女青年欢聚,献茶对歌,谈情说爱。所用茶为打油茶,吃茶前先歌,女问男答。女的献茶分四道:第一碗茶碗上放筷子两双,以探男方有无对象;第二碗茶有碗无筷,试探男方智能如何;第三碗茶碗上放一根筷,试问男方是否钟情于女方;第四碗茶上放一双筷子,表称心如意,双双对对。每献一碗茶就对一次歌,歌对得顺,茶献得勤,恋情倍增。献茶以成为侗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
36、蜂蜜芝麻茶
云南拉祜族婚俗茶饮。拉祜族视茶为高尚礼品,青年人定亲均以茶为礼,姑娘出嫁时,用炒熟的芝麻和蜂蜜泡茶招待宾客,寓意未来生活甜蜜。
37、佤族订婚礼茶
云南佤族婚俗。当地男女青年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要向女方父母正式求婚。事先,男方家里杀鸡敬神,以求神灵保佑联姻顺利,再向女方赠送茶叶、芭蕉、酒等礼品,请女方家族的长辈分享,意在取得全体族人对婚姻的认可。
38、德昂族以茶求婚
云南德昂族流行以茶求婚,德昂语称“登用”。此婚俗只在女方父母拒绝男方求婚,而姑娘本人又愿意嫁给男方时才会发生。小伙子征得姑娘同意,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把姑娘接走。男方须将一包干茶悄悄挂在女家门口,表示姑娘以离家。两天后,男方须请媒人再带一包茶叶、一串芭蕉和两条咸鱼到姑娘家提亲。如果女家收下礼物,即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如果退回礼物就说明坚决反对,男方只得将姑娘送回。
39、白族彩礼茶
云南白族青年从订婚到结婚要送两次礼,订婚时送小礼,结婚时送大礼。小礼包括茶、烟、酒、糖以及红、蓝、黑、紫等六色布,六色金银首饰。大礼包括茶等水礼及各式衣服20套,还 有嫁妆钱。
40、新 婚 请 茶
汉族婚俗,见于现代各城市。婚礼除宴请男女双方至亲好友外,实行喜事新办,宾客前来祝贺,只泡清茶一杯,摆糖果、瓜子等几种茶点招待,即节约又热闹亲切。
41、新 婚 三 道 茶
亦称“行三道茶”。新婚男女在拜堂成亲后饮用:第一道是两杯白果汤,第二道是莲子红枣汤,第三道是茶汤。新郎新娘双手接过第一道茶,对着神龛作揖以敬神;第二道茶敬父母;第三道茶一饮而尽。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新人白头到老,夫妻恩爱,同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42、苏 州 跳 板 茶
旧时苏州婚礼茶俗。新女婿和其舅爷进门后,稍坐片刻,女家即撤掉台凳,在左右两边靠墙处各放两把太师椅,新女婿和舅爷坐头二坐,另两位至亲坐三四坐。然后由“茶担”托着茶盘,表演“跳板茶”,向四位宾客献茶。由于托着木板茶盘跳舞献茶,故称跳板茶。
43、新 娘 茶
江西婺源一带的婚俗。姑娘出嫁前,要用红丝线把翠绿的嫩茶芽扎成瑰丽的花朵,称为“茶花”。婚礼结束后,新娘用“茶花”孝敬公婆及款待贵宾。来宾品尝佳茗,夸赞新娘,祝福婚后家庭幸福和谐。以后由此派生出用红丝线把茶叶扎成“婺源墨菊”等名茶,融饮用、观赏、技艺于一体。
44、烧 新 茶
甘肃南裕固族婚俗。男女青年结婚第二天天亮之前,新娘第一次到婆家厨房点燃灶火,俗称“生新火”再用新锅熬一锅新茶,曰“烧新茶”。茶烧好后,新郎请来全家老小,按辈分一一向新娘介绍称谓。新娘则为全家每人舀一碗酥油茶
45、腌 茶 酒
汉族婚俗茶食。新娘招待闹新房客人的便宴。流行于陕南大巴山地区的婚俗。新婚之夜,新娘将娘家腌制的“嫁妆菜”装于碟中,放在桌上,并配有美酒。闹新房的宾客边饮酒边品茶,新郎新娘要按闹新房宾客的要求表演节目。
46、腌 菜 茶
陕南大巴山婚俗,新婚次日清晨,新娘摆出娘家腌制的“嫁妆菜”,沏上巴山香茗,请来宾和双方亲友品尝。席间以唱歌助兴。
47、送 喜 茶 钱
土家族婚俗。土家族青年男女结婚后第二天早晨,由新郎引领,新娘端着茶盘,向前来贺喜的亲友、长辈敬茶。此时,长辈要向新婚夫妇赠送“喜茶钱”,祝他们婚姻坚贞不移。
48、新 婚 交 杯 茶
湖南婚俗茶饮。新婚夫妇拜堂入洞房前饮用。交杯茶具用小茶盅,茶水为煎熬的红色浓汁,要求不烫也不凉。由男方家的姑娘或姐嫂用四方盘盛两盅,双手献给新郎新娘,新郎新娘用右手端茶,手腕互相挽绕,一饮而尽,不能洒漏汤水。交杯茶象征夫妇恩爱,家庭美满。
49、新 婚 合 杯 茶
云南南部婚俗茶饮。青年男女举行婚礼,都须共喝一杯茶,称为“合杯茶”。是以普洱茶泡成的红艳茶汤,象征喜庆吉祥,预示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50、新 婚 抬 茶
亦称“抬茶敬客”。是湖南桃江一带的婚俗。新婚之日,新郎新娘要给贺喜的人抬上擂茶,等客人入坐后,新郎新娘双手恭敬的将盛茶的茶盘抬起,每桌放一盘,送给客人,故称“抬茶”。新婚夫妇抬茶时,接到茶的客人都须送一句吉祥话,多用双关语,称作“赞花词”。
51、闹 花 夜
湖南中部农村婚俗。在结婚前一天晚上,男家答谢众亲友以往对孩子的关照,特举行茶宴和酒宴款待。一般先办酒宴,再办茶宴。茶宴时,请民间艺人演唱花鼓戏,边吃边听。一般是清茶加茶点,也有用擂茶的。
52、陪 嫁 茶 树
云南德昂族婚俗。成亲时,女方陪嫁除自用衣物外,还要陪嫁几棵茶树种到男家。茶树必须是姑娘亲自培育的,表示爱情永恒。如果离婚,则将茶树归还女家。
53、红 糖 油 茶
云南僳僳族婚俗茶饮。举行婚礼时,女方家要在油茶中加红糖,配制“红糖油茶”奉献给客人们在喝“红糖油茶”之前,要先喝一杯苦味浓茶,以祝新婚夫妇同甘共苦,先苦后甜。
54.白 族 闹 棚 茶
云南白族婚俗茶饮。白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在接新娘的头天晚上举行“闹棚”,即邀请亲戚朋友来家聚会,喝茶吃糖果等,同时请人唱以板凳为道具的简单而又热闹的“板凳戏”,以表喜庆。按白族习惯一般喝雷响茶。
55、景颇族新婚舂茶
云南盈江景颇族婚俗。结婚之日的午夜,新郎新娘被寨内的青年拉到楼下的石臼前,石臼内放着茶叶、鸡蛋、姜、蒜等。青年人戏逗新婚夫妇同持一根木棒舂捣石臼,且连续捣十下才能停。舂茶的意义在于表示新婚夫妇共同生活幸福美满。

56、藏族婚礼茶
藏族聚居地的婚俗茶饮。新娘到夫家,有向夫家客人献茶的风俗,俗称婚礼茶。献茶时,新娘要唱歌,客人和唱。新郎新娘还要献茶谢媒人。最后,要唱以茶为内容的“送宾歌”。
57、瑶族新婚敬茶
广西瑶族姑娘出嫁时的礼仪。新娘出嫁到夫家,均由陪娘撑伞来代替花轿。当送亲队伍到男方所在的寨子,男方将煮好的茶水盛在茶盘的小茶盅里,由男方专人向新娘和送亲人一一敬茶,并唱山歌互致敬意。最后,来到新房前敬茶对歌,放鞭炮,然后送入洞房。
58、壮乡敬茶筛鞋
广西壮族聚居地婚俗。壮族青年结婚,女方姐妹都要到男方送亲。拜堂后,由送亲的人唱一组“十说歌”,内容是要男方多关照、教诲他们的亲姐妹。接着男方摆酒席,并举行敬茶敬酒筛鞋仪式,由男方捧出一面竹筛,依次来到女方送亲者的面前,送亲者依次将准备好的礼鞋放入竹筛内送给男方,男方也将红包依次送给送亲者们作谢。其寓意是夫妻和睦、吉祥。整个筛鞋过程以歌代话,互问互答,热闹有趣。
59、新 人 茶
贵州侗族聚居地区的婚俗茶饮。新人结婚之日,在喜气洋洋的洞房内,不论白天或晚上,桌上都摆着糖果和茶水招待贺喜的客人。客人到来,必须唱支歌或说些吉利话,烘托喜庆气氛。新郎新娘将香茶斟满,托起红漆茶盘送到唱歌客人面前,请他喝茶吃糖,称吃新人茶,并说:“多谢贵言相赠”。
60、塔吉克族问安礼茶
新疆塔吉克族聚居地的婚俗。塔吉克族青年结婚一周后,新郎须在好友的陪同下,带着油馕去向岳父母请安,称为“问安礼”。岳父家则杀鸡炖肉款待女婿和客人。女婿告辞时,岳父母要回赠礼品,一般是一个精美的茶叶袋、十个鸡蛋、一条腰带。塔吉克人喜欢饮茶,茶是富裕的象征,岳父母赠送茶叶袋,表示祝愿女婿家兴旺发达。
61、畲族宝塔茶
福建福安松罗一带畲族聚居地的婚俗。新娘过门时,男方要带四位轿夫到女家,一进门,女家便将五大碗茶叠为三层:一碗作底,中间码三碗,上面再压一碗,形似宝塔。敬茶须干净利落,接茶时则须一定的技巧,先用牙齿咬住最上面的茶碗,,再用右手手指夹住中间三碗,最后左手端住最底下的茶,然后,分送给四位轿夫,且一气喝完碗中茶水。
62、福安新娘茶
福建福安婚俗。拜堂第二天,新娘上堂拜见夫家女眷,并敬糖茶。糖茶用茶叶、红枣、冬瓜糖、冰糖、炒花生冲泡而成,沏入小茶盅。新娘茶甘甜可口,象征新娘从此与夫家女眷相处和睦,生活甜蜜。女眷们喝完新娘茶,要向新娘回赠红包作为见面礼。
63、台湾婚礼茶宴
台湾婚礼茶俗。婚礼开始后,在礼堂一端设泡茶区,中间放茶车一部,两边各两部,并用鲜花连接。礼堂的中间摆一长桌,桌上摆茶点与料理。等宾客到齐之后,新人来到泡茶区,新娘表演茶艺,新郎则向父母、证婚人等敬茶,仪式举行约一小时左右,然后,在音乐声中送客,婚礼结束。

64、跪 茶
旧时广东顺德婚俗,是当时新媳妇初见公婆时的敬茶礼仪。新娘来时,男方堂屋先备好一张八仙桌,桌上有茶壶一把,茶盅两个。新娘跨进堂屋,必须跪行到方桌前,叩头三次,再跪行至桌后,又叩头三次,然后直起身给公婆敬茶,每人一杯。此礼节今已不存在。
65、新 娘 茶
广州、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婚俗茶饮。用上等茶叶冲泡,茶中放红枣,寓吉庆之意。新娘初过门叩见公婆,必备新娘茶恭请公婆饮用;公婆接茶略为啜饮,连呼:“好甜,好甜!”并回赠红包答礼。然后,新娘按辈分亲疏向其他长辈、平辈和贺客一一奉茶致敬。现代婚礼茶俗日趋简化,奉新娘茶一般与婚宴结合进行。
66、摆 茶 宴
旧时四川西部丘陵地带的婚俗。新婚第二天,新娘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糖果、瓜子、茶叶等,招待男方的亲友和宾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6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一)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微呈八字分开,左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小腹部。
二)走姿: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行走应尽量成一条直线,到达来宾面前若为侧身状态,需转成正向面对;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切忌当着对方掉头就走,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女性可以双手同"站姿"交握胸前,男性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摆动。
(三)坐姿: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舌头抵上颚,眼乎视或略垂视,面部表情自然。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男性双手分开如肩宽,半握拳轻搭于前方桌沿。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集中思想。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就座,则女性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双脚可以交叉,双手如前交握轻搭腿根;男性可双手搭于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双脚必须下垂且不可抖动。
(四)跪姿:日本、韩国的茶人习惯跪坐,故国际间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举行的茶会多用到这一姿势。跪姿分为跪坐、盘腿坐、单腿跪蹲。跪坐即日本的"正坐",两腿并拢双膝跪在坐垫上,双足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足上,挺腰放松双肩,头正下颌略敛,舌尖抵上颚,双手交叉搭放于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男性左手在上)。盘腿坐只限于男性,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单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与着地的左脚呈直角相屈,右膝与右足尖同时点地;也可左脚前跨膝微屈,右膝顶在左腿小腿肚处。其他姿势同跪坐。
品茗中的礼仪
(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谐调感。"真礼"要求行九十度礼,"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
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两手仅前半掌着地,"草礼"仅手指第二指节以上着地即可。
(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三)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 :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品茗注意事项
(一)品茗活动前,冲泡者应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貌地自报家门,最常用的开场白是"大家好!我叫某某,很高兴能为大家泡茶。有什么需要我服务的,请尽管吩咐。"冲泡开始前,应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以及这种茶的文化背景、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等。但介绍内容不能过多,要语言精练,语意正确,语调亲切,使饮者感到茶道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在冲泡过程中,对每一道程序,要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特别是对一些富有寓意的操作程序,更应及时指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冲泡完毕,客人还需要继续品茶,而冲泡者不得不离开时,应征求客人的意见,如"请大家慢用,随时恭候您的吩咐,现在我可以离开吗"?这样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
(二)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三)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这是讲卫生、讲文明的表现。
(四)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五)客人在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如人多、环境嘈杂时,也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品茗后,应对主人的茶叶、泡茶技艺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赞赏。告辞时要再一次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
(一)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二)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 一种紫砂茶盘。
(三)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满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四)润茶。用沸水冲入壶中,待壶满时,用竹筷刮去壶面条沫;随即将茶水倾入“茶船”。
(五)冲泡。至此,才可正式泡茶。要用开水,但不宜用沸水。
(六)浇壶。盖上壶盖之后,在壶身外浇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七)温杯。泡茶的间隙,在茶船中利用原来温壶、润茶的水,浸洗一下小茶盅。
(八)运壶。第一泡茶泡好后,提壶在条船边沿巡行数周,以免壶底的水滴滴入茶盅串味。
(九)倒茶。将小茶盅一字儿排开,提起茶壶来回冲注,俗称“巡河”。切忌一杯倒满后再倒第二杯,以免浓淡不均。
(十)敬茶。双手捧上第一杯茶,敬奉在座的客人;如客人不止一位时,第一杯茶应奉给德高望重的长者。
(十一)品茶。客人捏着小茶盅,观茶色,嗅茶味,闻茶香,然后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06783.html?fr=qrl3

第2个回答  2007-11-16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时尚习俗,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使饮茶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国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须清洗洁净;(二)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讲求水沸适度。(四)要求使用名贵优质茶具,并规定首先要将茶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茶汤香气充分升扬。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 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 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 采:①茶与婚礼: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由于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称为母子 见面,表示忠贞不移。
②茶与祭腌:我国以茶为祭,大致是在南北朝时逐渐兴起的。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这样三种形式:在茶碗、茶盏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干茶; 不放茶,久置茶壶、茶盅作象征。祭祀活动中的以茶作祭品,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 的一种带封建迷信的副文化。但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现象。

③饮茶习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 千姿百态,各呈风采。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往往会超过茶,这不仅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而且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还有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最终也是通过水的冲泡,经眼看、鼻闻、口尝的方式来达到的。如果水质欠佳,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受到污染,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也就失去了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享受。 近代,不少茶学工作者曾对宜茶水品作过分析测定和试验比较。以浙江杭州为例,经理化检测和开汤审评,结果表明: 以虎跑泉水和云栖水最好,西湖水、钱塘江水次之;城市天落水和自来水再次之,城市井水最差.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8

喝茶的平时礼仪

喝茶的9个礼仪,学会茶桌不尴尬
7、茶满欺人 喝酒要填满,喝茶七分满!因为茶水是热的,如果倒得太慢,可能会溢出来烫到客人的手。 8、新客换茶 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如果途中有新的朋友加入,作为主人家要换新茶,并且还要烫洗新茶杯,这样才表示对新来客人的尊重。 9、响杯擦盘 喝茶讲究的是轻拿轻放,如果身为客人在喝茶时,把茶碗茶盘弄得乒...

喝茶礼仪要注意哪些细节
喝茶礼仪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1、茶道讲究的是“主随客便”,面对主人或者泡茶的人,左手边的是“尊位”。尊位的顺序为:老年人、领导、女士。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坐尊位。从主人左手方向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怎样的茶桌,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2、敬茶应双手奉上,一...

喝茶礼仪规矩注意事项
1、放置或使用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2、茶汤不宜倒入过满、七分为佳。3、需依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顺序倒茶。4、当客人的茶已喝去半杯时,应立刻给客人添上,及时添茶换水。5、喝茶时不可发出怪异声音、眼神。6、头泡洗茶,二泡饮用,不可将第一泡茶水倒入客人杯中。喝茶礼仪规矩需要注...

饮茶有道!喝茶人必须知道的八大礼仪
一、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茶桌安排按尊贵、长幼顺序。倒茶从左手边顺时针。二、先客后主,司炉最末。敬茶时先敬客人,最后司炉。全场喝过茶后,司炉方可饮茶。三、强宾压主,响杯擦盘。喝茶时轻拿轻放,避免声音过大,影响礼貌与气氛。四、头冲脚惜,二冲茶叶。头冲为洗茶,去除灰尘和异味,不可...

喝茶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1、受茶,主人以茶相敬,客人一定要报以谦恭、礼貌。特别是女主人或尊长者为自己上茶、斟茶时,作为客人、晚辈,应当起身、以双手状捧接茶杯。即使是服务人员为自己斟茶,也应表示适当谢意,如说声“谢谢”,或点头致意。2、品茶,喝茶虽说不像喝酒、喝咖啡那样小口、少量,但也不能像喝水那样牛饮。

谁知道喝茶的一些礼仪及喝茶的讲究呢?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

喝茶的讲究规矩
1、茶具要清洁 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较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是礼诚待客较基本的礼仪规矩。2、茶水浓度要恰当 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问问...

关于茶的礼仪文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妙玉喝茶用的水是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冷庐杂识》记载乾隆皇帝“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尝于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庭翰林等,联句赋三清茶诗”由此可见,用雪水煮茶在文人眼中是一件比较高雅的事情。也是旧时大家族与文人墨客喝茶的讲究。古人除了用雪水沏茶,还用雨水沏茶。

饮茶礼仪常识:喝茶的基本礼仪
在中国人眼中,饮茶的意境大于饮茶本身。饮茶看似简单,然而其中蕴含着许多讲究。小编这里有一些饮茶的礼仪,分享给大家。一、鞠躬礼。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

喝茶要注意哪些礼仪,茶倒七分满\/先客后主\/茶壶不对人\/行扣手礼_百度知...
1、茶倒七分满 茶倒七分满是饮茶时最需要注意的一点,这是我国的老传统,给别人倒茶的时候只倒七分满,既不会烫到客人,又能方便客人更好的品尝,这是茶桌上心照不宣的老规矩,千万不要傻乎乎的给别人把茶倒的满满一杯,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不礼貌的。2、先客后主 倒茶顺序也是有讲究的,一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