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师生礼仪

如题所述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就把“礼”看作是既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也是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须的修养环节与修养过程。他在教授学生的知识中, 将礼仪作为必修的课程, 其所授“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礼仪的内容。他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思想, 教导人们惟有修养上注重礼节仪表与质朴品格有机结合的人, 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 必先有礼的修养。战国后期的荀子也明确指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并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 治之始也”,“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 指出:“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一直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先人们对于“礼”的精辟论述把传统礼仪的精神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

儒家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份别解释《仪礼》中《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的,跟《仪札》关系最为密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0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就把“礼”看作是既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也是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须的修养环节与修养过程

古代孔子如何跟学生行?
在孔子的时代,师徒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含着深厚的情感和道德的引导。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以及弟子们自发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行礼被视为礼节的一部分,而非强调地位差异的手段。孔子在与弟子交往时,更注重的是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弟子...

儒家非常重视礼节.学生拜孔子为师,应该准备什么礼
儒家文化中,礼节之重,无以言表,其中拜师之礼尤为讲究。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其教学方法深受后世推崇。按照《礼记·少仪》的记载,学生拜孔子为师,准备的礼物应为“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释,“束脩”指的是十脡脯。老师在收下这份礼物后,不仅会回赠一份礼物,更会给予学生《论语》、...

说说孔子的“束脩之礼”
孔子时代的"束脩之礼",并非单纯针对学费,而是一种尊师重道的礼仪,象征着学生对老师的初次敬意。朱熹和冯友兰两位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朱熹认为,孔子规定的十条腊肉拜师礼并不意味着要学生提供昂贵的礼物,更多是建立一种社会规矩。而冯友兰则通过分析孔子的名言,推测其可能指的是"十五岁以上"的...

孔子的师生礼仪
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 必先有礼的修养。战国后期的荀子也明确指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并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 治之始也”,“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 指出:“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的性格特点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的性格特点是什么_百度知 ...
“当仁不让于师”的出处 “当仁不让于师”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这表明了孔子对于仁道的重视,认为仁道高于师生之间的礼仪。孔子的简介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亦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度,“克己复礼"是实现”...

孔子拜师礼引导词
通过学习这一仪式,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明白师长的教诲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希望大家能够以孔子为榜样,虚心向师长请教,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孔子拜师礼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对尊师重教精神的体现。它教导我们要尊重师长,虚心求教,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
答案: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等人陪孔子坐着闲聊。详细解释: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围坐在孔子身边,这是一种表示尊敬和亲近的礼仪。在古代中国,师生之间的交谈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教诲。2. “侍坐”一词,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陪坐在长者或尊贵的人身边...

孔子所提倡的“礼”有何现实意义?
孔子的“礼治”思想对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有指导作用。“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体现了中国人礼尚往来的热情礼节;“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座位要整齐,要尊重长者,这是在教导我们基本礼仪;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孔子的礼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所谓的“礼”,不仅仅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应该秉承的礼仪,而是君子应该通过“仁”来辨别是非之后,而对一切事物所采用的一种不折不扣、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内心迷惑的一种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的教学有什么特点
孔子注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场,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毫无顾虑地发表看法。适时 ,适度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