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大虾帮个忙哈.本人15岁,初三,成绩还算优异.高中希望去长沙读,但语文功底一般, 希望各位大虾给我些"精华.要全面一点的,比如那些课外必读名著的常识之类的.3Q啦. 如果有长沙四所名校的考试卷子麻烦发我下,谢谢勒.语数外都要。
《初中阅读|图片|名著阅读《湘行散记》详细知识整理》百度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olPsa7JNhB-ln9I4NSYgw
初中阅读|图片.jpg|名著阅读《湘行散记》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世说新语》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名人传》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傅雷家书》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白洋淀纪事》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pdf|名著阅读 《镜花缘》详细知识整理.pdf|《苏菲的世界》导读.do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常见知识点归纳.doc
初中必备文学常识(语文版)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
初中语文易考易错的文学常识
17.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8.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19.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概括
72、《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36门,主要记载了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崇尚清谈的风气。书中保存了晋代文学艺术等方面较为丰富的资料,富有研究价值。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
九年级古文文学常识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
求初中所需掌握的文学常识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文学常识大全(4) ...
求中学生必掌握的文学常识
66.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67.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68.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69.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70.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
初中的基本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是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常考内容,一位牛人总结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今天学习哥把这些内容分享出来,大家赶紧收藏背诵吧!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
人教版中考文学常识
初中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语文有哪些文学常识知识点需要你掌握的呢?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一春秋时期 1、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称“圣人”。《论语》是一部辑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共20篇,是语录体散文,...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涉及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一、 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
初中文化常识的梳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一、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