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绪障碍

如题所述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孩子在婴儿期的情绪反应则表现突然而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纠正自己的不良情绪,使之向健康方向转化。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1.恐惧心理 一个人若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 (1)理解孩子的恐惧:三四岁儿童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由此产生许多担忧和恐惧,经常无根据地对人或事产生惧怕心理。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 (2)与孩子讨论所惧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3)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的恐惧。家长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4)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 2.如何教育 有的家长由于工作或生活不遂意,常迁怒于“不听话”的孩子,习惯打骂并施,使早期教育蒙上“阴影”。为此,美国现代心理学家指出,家教是一门艺术,孩子是否听话,取决于家长是否教导有方,过多采取打骂来胁迫孩子“就范”、“听话”,必将事与愿违。 (1)爱是前提:在凝聚力很强的家庭内,爱是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 (2)心平气和:大人一激动,便可以讲出一些随后自己也追悔的话。如果有怒气,先压一压,待情绪稳定后再说,我们对成年人并不轻易发火,这个态度同样适宜对待自己的孩子。 (3)话不宜多:唠叨不休往往导致子女充耳不闻,这种说教经常用“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作开场白,继之以“将来你就会明白的”之类的词句。由于孩子生长在现实环境中,家长教育最好用流行的语言因势利导,就事论事。 (4)尊重孩子:要给予子女在讨论日常家务时的发言权。有事跟孩子商量商量,事情总好办些。同时也好借此让他意识到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身份。 (5)耐心倾听:孩子有话让他说完,别随意打断话头,等他讲完后,不妨把他的主要意思复述一遍,弄清究竟,然后提出建议。如果孩子丢掉了心爱之物,即使那东西对大人微不足道,家长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满足孩子稚朴的童心。 (6)掌握时机:谈家常最佳时刻是就寝前。开头可问问孩子当天诸事是否顺利等,你一言我一语,交换看法,增进了解。另一谈心的黄金时间是趁小孩子随大人干家务活之际。 3.孩子愤怒时 (1)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 (2)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某某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3)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如“我知道你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没办法,谁都得这样等”。 (4)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 (5)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如小孩告状说:“他打我……”家长可以回答说:“大声告诉他别再打你。” (6)为孩子做个榜样。当你生气时,大声讲出来,以免控制不住时突然大发雷霆。家长不用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愤怒的情绪。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但切记,不要用侮辱性的话对孩子表达你的情绪,只客观地表示你的感觉和原因即可,如:“我很生气!”“别乱动我的东西!”等。 4.近些年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令人忧虑的教育“软化”倾向。如一些幼童的家长担心孩子晒黑了,玩野了。因此不让他们到户外玩水、玩泥、玩沙子,而把他们关在屋子里抱洋娃娃,玩“过家家”,有的对儿童生活中可以自理的事情包办代替。这些做法使得孩子胆小懦弱,依附心理强,缺乏社会角色意识与独立意识,竞争能力弱。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1)对子女的不合理要求,从小就对他们说“不”、“不行”、“不可以”,比百依百顺一味迁就有益得多。 (2)注意儿童年龄特点上的个性差异。如幼儿喜欢模仿,可以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3)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如节假日徒步郊游,体验一下劳累的滋味,设置一些高于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难题”让他们解答,帮助他们掌握对付挫折的正确方法,激发其在逆境下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与毅力。 (4)与子女下棋、打牌、玩游戏竞赛时,不要任意让他们。要通过玩,有意识培养他们的竞争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 (5)教育子女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语激怒,要相信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受挫折引起的负性情绪,维持内心平衡。 (6)在一个大目标下,可先确定近期能有成效的短目标,使其获得不断成功的喜悦,驱除紧张心理。当然,“逆境”锻炼,须注意适度,方法要正确,要循序渐进。 5.小孩感情脆弱 一般来说,感情敏感、脆弱只是小孩个性的一个方面,它可能有助,也可能有害于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 (1)敏感的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平时,家长同孩子谈话时可提出各种问题,让他想想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来避免感情冲动。 (2)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成人无需过多地干预,只要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他(她)感到你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你的怀抱,需要你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 (3)要帮助孩子学会做出冷静的反应,只有在他安静下来后才能逐步帮助他深切地体察事物,教他更好地处理不愉快的事。 (4)在问题棘手的情况下,可暂时让孩子回避一下,换个环境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再帮他解决问题。 6.孩子发脾气 孩子最初发脾气是为了发泄愤怒和不满,当他发现这样做可以控制成人,让成人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发脾气就成为一种向成人提要求的手段,而表达愤怒和不满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应加以控制和纠正。 (1)不在这时候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让孩子以为发脾气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讲,不能用拉长脸的方式向大人提要求。孩子应学会直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 (2)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想办法制止。你可以走开,不理睬他,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也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不论用哪种方式,目的是制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同时准备采取下一步措施…… (3)孩子发作之后,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新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总之,要让小孩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4)当你发现孩子要发脾气时,不妨抢先一步发火。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有可乘之机。所以,家长越是在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收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 (5)当你特别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为孩子做适当的安排,不要让他卷入成人紧张、枯燥的事情中去。 7.若孩子心胸狭窄,应学会宽容 (1)家长应有意识地多在孩子面前夸赞别人的优点,包括与自己有矛盾的人。尤其是在孩子同别人发生纠纷后,更要积极引导孩子多想别人的长处,谅解别人。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应督促他主动道歉,与人和好。 (2)宽容是以理解和尊重他人为基础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应该要求他们理解和尊重伙伴,不侵犯伙伴的权益。做事要互相谦让、宽宏大量,与伙伴友好相处。 (3)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不要见到一点缺点错误就揪住不放,甚至翻老账,揭老底儿,指责他“从小就如何如何”等,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4)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这种不良心态,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让孩子懂得:好吃的不能自己独吃,应大家分享;玩具不能一人独占,要同伙伴一起玩。 (5)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便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使其具有宽容忍让、豁达大度的涵养。 (6)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稳定且宽容谦让的优良品质。 8.分离焦虑症 (1)对在家庭中单独养育的儿童,要让他们尽量多接触一些家庭以外的人员。要培养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道“再见”的习惯,以防孩子胆小,怕陌生、怕人多等不合群现象。 (2)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吃饭、洗手、大小便、穿衣鞋等。防止过分依赖大人,不能适应集体生活,进托儿所后过分紧张、恐惧。 (3)在送托儿所之前,应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父母应经常向孩子介绍托儿所的情况,使他们在入托之前就有爱托儿所、不怕托儿所的思想准备。 (4)如果发现孩子有胆小,不敢去托儿所的不良现象,不应生硬地把他们推进托儿所了事,应该先带他们去那儿玩玩看看,熟悉环境,然后再正式进托儿所,以防发生分离性焦虑。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童年情绪障碍的人喜欢上一个人会怎样?
1. **强烈情感**:童年情绪障碍的人可能会经历更强烈的情感,包括喜欢、爱和依恋。这些情感可能会变得非常强烈,难以控制。2. **焦虑和不安**:一些人可能因为害怕被拒绝或担心关系变得不稳定而感到焦虑和不安。3. **社交挑战**:童年情绪障碍可能导致社交挑战,包括难以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可能会在...

通常起病于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情绪障碍属于慢性病吗
不属于。通常起病于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情绪障碍不属于慢性病,因为行为情绪障碍是发生和发展在童年和少年期的一组精神障碍,起病于儿童期,可以在少年期或更晚一些时候消失或达到成年期。情绪障碍是指情绪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存在异常,从而影响社会功能。由于情绪的外在表现为行为反应,所以儿童情绪障碍与...

童年情绪障碍预防
总的来说,预防和处理童年情绪障碍的关键在于理解、沟通、引导和耐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健康地处理情绪。

童年情绪障碍同躁狂的区别?
童年情绪障碍与躁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疾病,需要用不同的诊断标准来区分。童年情绪障碍通常是指在儿童期出现的情绪问题,如常见的抑郁、焦虑等,但也可以包括一些不常见的条件,例如情感暴发障碍、躁狂抑郁症等。这些情绪障碍通常是由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得到...

我家的孩子患有情绪障碍,我们做家长的怎么办?
儿童强迫症与亲子关系差有关。如果孩子有情绪障碍,父母该怎么办? 1.保持冷静。当孩子的情绪开始激动时,父母不应该试图与孩子争吵,也不要生气地谴责孩子。此时您需要做的是耐心等待,与您的孩子吵架会很容易使您的孩子更加情绪化,这不利于镇定孩子的情绪。这要求父母知道如何使用情绪管理方法并学会管理...

孩子患有情绪障碍,这是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孩子心理有问题,这句话有点广。首先,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一般都是高中以下的,而对于孩子心理分析可不是这样的。如果是 1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都是贪玩的心理,不能说心理有问题,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个阶段,不能以作业替代他童年,更不能孩子不听话就开打,打不能解决问题,长期以...

9儿童情绪障碍的原因
童年情绪障碍产生原因较多,多数学者认为与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有关。 1.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的生活较成人单纯,但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

儿童情绪障碍的五个特点
儿童青少年是一个生长发育当中的个体,所以跟成年人不一样。他们的情绪发育和情绪障碍都有自身的特点。儿童情绪发育的三个特点:1. 儿童情绪发育主要是取决于于遗传,也就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他所处的环境,所谓的环境最重要指的是依恋关系的质量,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

如何护理童年情绪障碍患者
童年情绪障碍产生原因较多,多数学者认为与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有关。1.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的生活较成人单纯,但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能考公务员吗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不影响考公务员。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规定,只有患有精神疾病、癫痫、智力障碍等严重疾病的人才会被认定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对于一些轻度的行为与情绪障碍,只要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影响工作表现和社会交往,就不会被认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虽然行为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