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05
不耽误学习,不伤害身体的情况下,尽情体验年轻的快乐吧。
第2个回答  2012-03-05
学习要顾,爱情要顾,女朋友重要,但是没有前途就没有女朋友或者幸福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12-03-05
缘生缘灭,缘来缘去,一切自然
第4个回答  2012-03-05
转发一篇哈工大的文章,也许对你有用.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发布时间: 2010/12/20 21:38:46 被阅览数: 1078 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竞争的日益激烈, 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 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大学生中, 有60%多的人表现为情感上的问题与矛盾。由此可见, 情感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便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问题表现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较为复杂和零散的。为此, 笔者总结了众多大学生关于自己情绪情感困扰的书面材料, 并从中归纳了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及矛盾,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时间分配的不合理, 而导致情感的空虚在中学阶段, 学生面临着高考以及升学的巨大压力,都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毫无一丝的松懈。而进入大学以后, 有许多学生却感到极度的空虚和无聊, 有的甚至厌倦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 这主要是源于环境上的变化, 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通过调研发现, 主诉情感上有空虚感的大学生75%左右是属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与专业需要直接挂钩, 层次更高的学习, 需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学习; 另一方面, 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由于学生的课程安排较少,而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较多, 在这种学习特点和环境下, 使一些学生难以走出中学阶段“教师安排”的模式, 自己不能合理分配和利用闲暇时间, 更谈不上自主学习, 由此便会形成情感的空虚。为摆脱情感空虚, 许多大学生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上网、打游戏等虚拟世界中, 这也是造成当前校园中, 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

2.自控能力弱, 而陷入情感的波动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是深刻而丰富的, 他们的心理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 由不稳定向稳定转化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 他们表现得极为敏感, 一旦在活动、学习中产生困难或挫折, 就易使其情感发生波动, 进而走向极端化, 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悲痛、恐惧、忧伤等消极的不良心理倾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会逐渐减弱, 但一旦再次发生挫折的事件, 便又会陷入到痛苦之中而难以自拔, 长此下去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另一方面, 有的青年大学生由于自我控制的能力弱, 对突发事件不能理智地去分析并解决问题, 而导致过激的言语和行为, 酿成不良后果。

3.自我评价的偏差, 而引发情感的自卑许多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自卑感, 主要是缘于他们对客观环境或对自我评价不客观。当前, 从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来看, 当代大学生仍然可以称之为“天之骄子”,他们是在经历了激烈的高考竞争后有幸进入大学的人, 他们在中学阶段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深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 而一旦进入大学之后, 自己以前的优势已不足为奇; 加之学习、活动、人际交往等都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形成极大的落差感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同时, 由于大学生们以往的失败经历或有某方面的缺陷, 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心态, 而对自我的评价过低, 导致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 有的甚至将其理解并归于是自我智力或能力方面的缺陷, 从而引发了强烈的自卑感, 这些都是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4.人际关系的疏离, 而促成情感的孤独调研表明: 有孤独感的大学生, 常常伴随有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情感上的孤独, 主要是由于离开自己的家庭环境和与高中同学朋友的分离, 而在新的大学校园中一时难以适应所致。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在新的环境中若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就会自我封闭、逃避群体, 甚至与群体中的成员发生矛盾等不良人际关系,而难以建立起新的归属感, 情感上的归属感难以获得满足, 从而便促成大学生的孤独。

二、情感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 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在校园中越来越普遍和突出, 如果深陷其中的大学生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 将会产

生消极的影响, 甚至造成严重结果。

1.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学业处于荒废边缘当代大学生一旦出现情感的空虚, 便会形成消极的自我, 从而容易逃避现实, 对理想失去信心与勇气。在与自己作心理斗争的同时, 有的无心学习, 荒废大量时间; 而有的则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方面, 例如通过上网来排解心中的空虚, 并且越陷越深而难以自拔, 于是逃课、不完成作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 学业处于荒废的边缘。

2.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情感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发因素。这一时期, 若不能处理好情感的困扰, 便会诱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如: 焦虑、紧张、强迫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若长期积蓄, 得不到及时排解,便会进一步造成人格上的障碍或缺陷, 甚至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同时由于心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也会引发躯体化病变。例如, 由于长期的焦虑、抑郁便会导致神经衰弱、失眠、神经官能症等,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生理病变, 而不得不中途退学, 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不足为奇。

3.诱发许多不良行为, 甚至犯罪当大学生出现失控、自卑等情绪情感问题时, 都会下意识地进行适当调适, 但如若调适不当或失败, 又将会陷入更深刻而复杂的情感问题之中。一方面当个体失败后,会产生错误的自我评价, 忽略和否定自我价值感的存在,严重者酿成自杀的悲剧; 另一方面, 会出现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侵犯性动机和行为, 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调适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 使我们认识到, 当代大学生在各种环境的影响下, 都会呈现出不同类型, 不同程度的情感问题及矛盾, 无论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而如何正确有效地对大学生的情感问题进行调适,已成为当今社会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1.引导大学生制定个人的发展计划

当今社会已经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然而, 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 许多大学生将考上大学为终极目标, 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情感便会产生空虚, 而要摆脱空虚,就必须引导大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首先, 大学生应制定个人学习发展计划。学习在大学的各种活动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上看, 学生的学习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 而学生可自由安排的课余时间却增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们应首先从客观上明确自己学习的任务和目标, 比如“我大学阶段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将来是否继续深造进入更高一层次的学校学习”等。另外, 在微观上应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分配, 同时也要积极参加课内课外的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获得知识上的满足; 其次, 大学生应制定个人的生活发展计划;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中却迷失了方向, 产生了自卑与孤独感, 为此大学生们要不断地学会调适自我, 树立一个生活的目标, 例如独立性差的学生就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等。

2.用积极的态度来衡量与评价自我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和环境, 使得其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波动性, 往往过高地评价自我, 从而形成了骄傲、自负和自恋; 过低评价自我而产生自卑、嫉妒。因此,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首先对自己要敢于解剖, 敢于去批评自我, 对于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对自己所提出的意见和缺点, 要虚心接受, 以此来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情感, 其次,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只有在正确评价与认识自我的前提下, 才会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走出自负或自卑的情感困扰。在用积极的态度衡量和评价自我的同时, 大学生们还应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当出现情感问题及矛盾时, 学会用理智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来控制, 而不应凭一时的冲动, 作出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

3.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 有了新的人际空间和人际关系。而作为教师或辅导员, 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 就应从多方面加以引导, 使其形成一定的归属感。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人际关系的空间和环境。使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构建起情感交流的纽带, 以此摆脱情感上的孤独; 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举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等形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学生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 让学生学会构建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4.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及时疏导大学生情感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被情感问题困扰的当代大学生力图通过各种方法来排解困扰, 而其中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教师的帮助, 特别是选择心理咨询教师。据笔者了解,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这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是极不相适应的, 为此, 作为高校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教师, 都应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 特别是情感问题的复杂性, 在此前提下可以以学工处( 部) 为平台, 建立起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 也可在学校网站上设立大学生情感信箱, 由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加以帮助解决。由此, 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还会使大学生的情感困惑及时得到渲泄和解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