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有什么特点

快点

《大公报》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和「无私之为公」的「公」字作为报名,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报名,因此以「大公」为名的报纸特别多,历史上一共有七个,包括「五四」前后在湖南长沙出版的那一家,毛主席曾为长沙的这家《大公报》写过文章。但坚持下来的只有目前在香港出版的这一家。《大公报》创刊于一九○二年六月十七日,今年九十八年周年了。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家报纸,是中国报纸中的老寿星。(已经超过《申报》和《字林西报》)。
《大公报》经历了四个阶段:英敛之时期,王郅隆时期,新记公司时期和一九四八年以来的后五十二年在香港办报的时期。由满族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份支持改革的报纸开始,经过受皖系政客把持的一个短暂时期,和资产阶级「文人论政」的一段时期,到在香港作为爱国爱港报纸的时期,整个报纸的历史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把她当作一个辞条合起来写的。
在旧中国,《大公报》具有崇高的声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起过重大的影响。是当时舆论界的重镇。一九一九年巴黎和会时期派往法国采访和会消息的唯一的一名中国记者,就是《大公报》的胡政之。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唯一的一名长驻欧洲的中国的战地记者,就是《大公报》的萧乾,在波茨坦会议的现场,在东京湾的米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签字投降仪式的现场,在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的现场,都有《大公报》的记者在场。朱启平在米兰里号战舰上所写的那篇题为《日落》的通讯,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性的名篇。第一个派记者(曹谷冰)到苏联采访,报道中苏建交后苏联情况的,是《大公报》。第一个派记者(范长江)深入边区,发表系列通讯,向全国公开发行。在旧中国,《大公报》曾经出过天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香港等六个版,日总发行量接近二十万份,这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数字。
周恩来总理在一九五八年和费彝民谈旧《大公报》的历史贡献时,曾经肯定了三点,即第一,她是爱国的;第二,她是坚持抗日的;第三,她为中国的新闻界培养了大量杰出的人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近代以来的一百零八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设立了专门的辞条,其中《大公报》人占了十二条。(包括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范长江、杨刚、彭子冈、徐盈、萧干等)占九分之一。列名《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界名人简介」栏的《大公报》编辑记者有三十六人之多,是所有报纸中最多的。
《大公报》培养出来的著名的经营管理人才如曹谷冰、金诚夫、李子宽、费彝民、王文彬;著名主笔如王芸生、徐铸成、李侠文、蒋荫恩、曾敏之、谭文瑞,著名记者如范长江、萧乾、杨刚、子冈、徐盈、孟秋江、朱启平,著名政论家梁厚甫,著名报刊活动家金庸等等,不仅蜚声于时,在两岸三地和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大公报》的贡献,还表现在她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还在出版的香港《大公报》
现在还在出版的《大公报》香港版,创刊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三日,复刊于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五日,一直是香港地区著名的爱国进步报纸,曾被推崇为香港「舆论之领导」。(见一九四七年版《香港年鉴》)1994年大公网的创建,在香港成为最早的网络新闻媒体之一。香港《大公报》复刊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是一部爱国爱港报纸的历史。香港回归以前,为支持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决策,香港回归以后,为香港特区的繁荣和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贡献是巨大的。
二00二年,《大公报》创刊一百周年。一个世纪以来,《大公报》以「坚持宣传正义 声音」为宗旨,以立论中肯,报道翔实为特色,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声誉。 《大公报》是联合国推选的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中文报纸之一。它是唯一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荣誉奖章的中文报纸,全亚洲获此殊荣的也只有两家(另一家是日本的《朝日新闻》)。
《大公报》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内容丰富。新闻版面包括世界要闻、香港新闻、中国新闻、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等,《要闻专题》版以时事为题材深入剖析论述,《国际热 点聚焦》版从多个角度探讨国际社会现象;为迎合读者对经济讯息的需求,经济版面十 多个,详尽报道香港、内地和国际最新经济动态,并经常刊载专题文章、特稿等 , 极具参考价值。此外,《物流与航运》版、《大公教育》版受到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更 为航运界和教育界人士称道。《大公论坛》是各界人士对时事发表意见的园地。此外, 专题版面有《中国专题》、《海峡两岸》、《经济观察家》、《创新科技》、《社团》 、《中华医药》、《保健》、《消费新风》、《校园》、《文化》、《专业世界》、《 体坛长短镜》等,各具特色。
副刊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天天和读者见面的《大公园》、《小公园》、《新园地》、 《世界新潮》等之外,每日并出两大版《娱乐》、还有《星踪》、《神州新姿采》、《 寰球特写》、《摄影》、《文学》、《科学》等周刊,以及不定期特刊,讯息量丰富。
本报每周一期的《中国西部》和《中国民企》专版,特为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而设立,受到广大读者好评。《中国西部》专版其中六个版面荣获二年香港报业公会主办的全年新闻大奖。
《大公报》还有不少附属刊物,如逢星期六出版十六开彩色杂志《大周刊》,内容丰富,是增广见闻的消闲性读物,甚受本港及内地读者欢迎。
《大公报》与时并进,不断充实内容,更新版面,越来越受到本港、内地和海外广大读者欢迎,销量日增,目前除在香港发行外,还营销中国大陆,发行网遍及全球五大洲逾百个国家和地区。每日来往穗港的直通火车、飞翔船,以及内地各大城市主要宾馆均有《大公报》发售。
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版的《大公报》菲律宾版,是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此外,《大公报》还有海外版,营销欧美各地。
《大公报》互联网电子版除发布当日大部分版面内容外,还发放即时新闻,让网上读者即时获取最新讯息。日点击率达一千万次,以欧美地区读者居多。
《大公报》是获香港特区政府指定为刊登有关法律性质广告的有效刊物。《大公报》 读者以企业决策人士及商贸界人士居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6
《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由满族人英华创办。早期的《大公报》的政治倾向是改良保皇,君主立宪。大公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2——1916)由英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第二阶段(1916——1926)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1926——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第四阶段(1949——今)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经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第2个回答  2007-11-20
  早期大公报
  《大公报》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和「无私之为公」的「公」字作为报名,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报名,因此以「大公」为名的报纸特别多,历史上一共有七个,包括「五四」前后在湖南长沙出版的那一家,毛主席曾为长沙的这家《大公报》写过文章。但坚持下来的只有目前在香港出版的这一家。《大公报》创刊于一九○二年六月十七日,今年九十八年周年了。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家报纸,是中国报纸中的老寿星。(已经超过《申报》和《字林西报》)。
  《大公报》经历了四个阶段:英敛之时期,王郅隆时期,新记公司时期和一九四八年以来的后五十二年在香港办报的时期。由满族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份支持改革的报纸开始,经过受皖系政客把持的一个短暂时期,和资产阶级「文人论政」的一段时期,到在香港作为爱国爱港报纸的时期,整个报纸的历史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把她当作一个辞条合起来写的。
  在旧中国,《大公报》具有崇高的声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起过重大的影响。是当时舆论界的重镇。一九一九年巴黎和会时期派往法国采访和会消息的唯一的一名中国记者,就是《大公报》的胡政之。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唯一的一名长驻欧洲的中国的战地记者,就是《大公报》的萧乾,在波茨坦会议的现场,在东京湾的米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签字投降仪式的现场,在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的现场,都有《大公报》的记者在场。朱启平在米兰里号战舰上所写的那篇题为《日落》的通讯,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性的名篇。第一个派记者(曹谷冰)到苏联采访,报道中苏建交后苏联情况的,是《大公报》。第一个派记者(范长江)深入边区,发表系列通讯,向全国公开发行。在旧中国,《大公报》曾经出过天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香港等六个版,日总发行量接近二十万份,这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数字。
  周恩来总理在一九五八年和费彝民谈旧《大公报》的历史贡献时,曾经肯定了三点,即第一,她是爱国的;第二,她是坚持抗日的;第三,她为中国的新闻界培养了大量杰出的人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近代以来的一百零八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设立了专门的辞条,其中《大公报》人占了十二条。(包括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范长江、杨刚、彭子冈、徐盈、萧干等)占九分之一。列名《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界名人简介」栏的《大公报》编辑记者有三十六人之多,是所有报纸中最多的。
  《大公报》培养出来的著名的经营管理人才如曹谷冰、金诚夫、李子宽、费彝民、王文彬;著名主笔如王芸生、徐铸成、李侠文、蒋荫恩、曾敏之、谭文瑞,著名记者如范长江、萧乾、杨刚、子冈、徐盈、孟秋江、朱启平,著名政论家梁厚甫,著名报刊活动家金庸等等,不仅蜚声于时,在两岸三地和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大公报》的贡献,还表现在她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还在出版的香港《大公报》
  现在还在出版的《大公报》香港版,创刊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三日,复刊于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五日,一直是香港地区著名的爱国进步报纸,曾被推崇为香港「舆论之领导」。(见一九四七年版《香港年鉴》)1994年大公网的创建,在香港成为最早的网络新闻媒体之一。香港《大公报》复刊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是一部爱国爱港报纸的历史。香港回归以前,为支持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决策,香港回归以后,为香港特区的繁荣和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贡献是巨大的。
  二00二年,《大公报》创刊一百周年。一个世纪以来,《大公报》以「坚持宣传正义 声音」为宗旨,以立论中肯,报道翔实为特色,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声誉。 《大公报》是联合国推选的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中文报纸之一。它是唯一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荣誉奖章的中文报纸,全亚洲获此殊荣的也只有两家(另一家是日本的《朝日新闻》)。
  《大公报》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内容丰富。新闻版面包括世界要闻、香港新闻、中国新闻、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等,《要闻专题》版以时事为题材深入剖析论述,《国际热 点聚焦》版从多个角度探讨国际社会现象;为迎合读者对经济讯息的需求,经济版面十 多个,详尽报道香港、内地和国际最新经济动态,并经常刊载专题文章、特稿等 , 极具参考价值。此外,《物流与航运》版、《大公教育》版受到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更 为航运界和教育界人士称道。《大公论坛》是各界人士对时事发表意见的园地。此外, 专题版面有《中国专题》、《海峡两岸》、《经济观察家》、《创新科技》、《社团》 、《中华医药》、《保健》、《消费新风》、《校园》、《文化》、《专业世界》、《 体坛长短镜》等,各具特色。
  副刊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天天和读者见面的《大公园》、《小公园》、《新园地》、 《世界新潮》等之外,每日并出两大版《娱乐》、还有《星踪》、《神州新姿采》、《 寰球特写》、《摄影》、《文学》、《科学》等周刊,以及不定期特刊,讯息量丰富。
  本报每周一期的《中国西部》和《中国民企》专版,特为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而设立,受到广大读者好评。《中国西部》专版其中六个版面荣获二年香港报业公会主办的全年新闻大奖。
  《大公报》还有不少附属刊物,如逢星期六出版十六开彩色杂志《大周刊》,内容丰富,是增广见闻的消闲性读物,甚受本港及内地读者欢迎。
  《大公报》与时并进,不断充实内容,更新版面,越来越受到本港、内地和海外广大读者欢迎,销量日增,目前除在香港发行外,还营销中国大陆,发行网遍及全球五大洲逾百个国家和地区。每日来往穗港的直通火车、飞翔船,以及内地各大城市主要宾馆均有《大公报》发售。
  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版的《大公报》菲律宾版,是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此外,《大公报》还有海外版,营销欧美各地。
  《大公报》互联网电子版除发布当日大部分版面内容外,还发放即时新闻,让网上读者即时获取最新讯息。日点击率达一千万次,以欧美地区读者居多。
  《大公报》是获香港特区政府指定为刊登有关法律性质广告的有效刊物。《大公报》 读者以企业决策人士及商贸界人士居多。
  目前《大公报》每份为港币6元。
  此外,大公报的定位一直是精英报纸,精英报,这是大公报全体同仁的共识,这没有多大疑问,无须赘述。大公报的记者可谓是明星阵容,就是记者还兼具政论家、作家或艺术家、学者和智能。比如写蒋家王朝野史《金陵春梦》的作者唐人,中国名画家家黄永玉、武侠小说两大宗师金庸与梁羽生,都出身大公报。据不完全统计,香港主要报纸,包括明报、东方、萍果、星岛日报、成报、新报等等,都有出身大公的同行担当副编以上的角色。
  如今,大公报发行量已达40余万份,分布香港、澳门、内陆以及东南亚、英国、美国等华人齐聚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大公报》等民营报纸的广告有什么特点?
1、广告种类多样化 2、广告内容繁杂 3、广告所占版面比例很高 4、广告策划新颖别致 5、广告设计注重创意,图文并茂 6、广告编排不断创新 7、广告成为报社生存的血液 8、广告经营讲究策略 9、广告管理趋于规范

大公报有什么特点
《大公报》还有不少附属刊物,如逢星期六出版十六开彩色杂志《大周刊》,内容丰富,是增广见闻的消闲性读物,甚受本港及内地读者欢迎。《大公报》与时并进,不断充实内容,更新版面,越来越受到本港、内地和海外广大读者欢迎,销量日增,目前除在香港发行外,还营销中国大陆,发行网遍及全球五大洲逾百个...

大公网特点和优势
作为一家依托传统报刊媒体《大公报》的网络媒体,大公网不仅继承了百年办报的传统,如「与时并进、服务读者」,还充分利用了网络的特性,如即时发布、内容互动、检索方便和长期保存,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高效。大公网的内容极其丰富,覆盖18个时脉道和上百个子频道,涵盖了新闻、时政、经济、文化等多个...

大公报新记公司
“新记”大公报人事体制很有特点。例如,编辑经营人才拉通使用,总编辑兼副总经理,总经理兼副总编,这个传统一直保留下来。

近代报刊发行的特点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首次出版,是中国现存发行时间最长的一张报纸,它是唯一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荣誉奖章的中文报纸。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大公报》是一份进入联合国的中文报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非常之巨大,读者遍及世界各地。如今,大公报发行量已达40余万份,分布香港、...

香港什么时报
具体到各个报纸的特点,《香港日报》是一份综合性的报纸,提供了全面的新闻报道,涵盖了各种社会新闻;《文汇报》注重文化和评论报道,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香港的各个方面;《大公报》是香港历史悠久的报纸之一,提供了权威和全面的新闻报道和分析。此外,香港的报纸还会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特别报道或专题报道,以...

比较分析三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与影响
五四运动时期的国人办报高潮 特点:五四运动时期的国人办报高潮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报刊以《新青年》、《晨报》、《大公报》等为代表,主张“民主、科学、国际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倡导民族独立和现代化。这些报刊的特点是思想前卫、语言简练、文风清新,对中国现代化进程...

香港的报纸有哪些
该报以客观报道和深度分析为特点,深受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大公报》也注重环保和社会福利议题,积极倡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此外,《大公报》旗下还出版多种媒体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总结起来这些报纸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以适应香港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中共建党初期的党报特点
④ 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这也是中共早期报刊的一个主要特点。 ⑤ 中共报刊的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未开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3. 国共合作之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 I、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国共合作实现之后,国民党实际上已经成为...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主要有哪几种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报,其最大特点是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紧密结合在一志.2、《开智录》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的机关刊物.1900年11月 日在横滨创刊出版.由郑贯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