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回马荐诸葛一集里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是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中 回马荐诸葛一集 里水镜先生对刘备等人说,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是什么意思???????????????
希望各位能讲的具体一点 水镜凭什么说 诸葛亮不得其时,有什么原因 。 那什么时候又才是他出山之时

“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是孔明虽然遇到了英明的主人,但是却遇到的不是时候。
“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水镜先生实乃高人!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

“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设水镜就是为武侯的运命作铺垫,衬托了“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使读者不会因为读到上方谷时孔明六出祁山病逝而太伤悲和遗憾,更能接受的是命中注定。还有就是那时人对古代名人是敬重的,“不得其时”说明武侯有大才却因在的时代而失败,败不在人。

原文如下:
徽(司马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孔明虽然遇到了能够让自己施展才的地明主,可是此时汉室已式微,尽管孔明身负雄才大略,怀抱天下,然想辅助刘备复兴汉室已经无望了,可谓生不逢时,难道不可惜吗?“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这句话中的“时”指的不是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机,而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卧龙虽得其主”是说诸葛亮投奔刘备是找对了人,但“未得其时”,意思是说诸葛亮不得“天时”,所以他六出祁山不胜,最后秋风五丈原,只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实际上,这句话是小说中写的司马徽的一句谶语,而不是说当时诸葛亮的某个情况,所以司马徽才会为诸葛亮感到可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1-11
2l的说法根据三国演义来说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按照三国志来就说法不同了

因为诸葛亮的志向非同一般。《魏略》说,诸葛亮曾经对他的三个朋友——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说,你们从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朋友们反问足下呢?只有微笑,没有回答。其实答案早就有了——“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什么人?名相。乐毅是什么人?名将。这就再清楚不过,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称王称帝坐北朝南,也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辅佐贤明,廓清四海,平治天下,定鼎中原。

而要达成这个愿望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天下打乱,群雄四起的年代,所以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件幸事,而要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平治天下,定鼎中原,就要有一个平台能让自己大显身手

而当时有名的军阀,如袁绍、刘表、曹操、孙权都不能给诸葛亮一个完全展示拳脚的平台,所以也可以说是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因此历史上也有一种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说法

为什么诸葛亮不选势力基础比较雄厚的几个军阀那,也是有原因的我给你一一分析分析
袁绍此人疾贤妒能,自恃甚高,因此贤才多不被其所用

刘表的后妻和诸葛亮岳母是亲姐妹,都是蔡讽的女儿,刘表则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刘表也算是亲戚,然后刘表优柔寡断,胸无大志,一心只想守住他的一亩三分地,这跟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诸葛亮也没有选择刘表

而曹操手下人才积极,如荀彧、郭嘉、贾诩,也都是当代名士,曹操也把郭嘉比做“吾之子房也”,因此诸葛亮就算到曹操帐下也不能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

至于孙权,剧江东以立三世,手下如张昭、周瑜,等也都是昔日辅佐孙策旧将,可谓权利巩固,不可撼动,诸葛亮就算去了也只能当个3把手,他当然不干了

因此唯一合适的只有刘备,刘备也正缺少一个如萧何、张良一样的知士,而刘备从公元201年-公元207年,在荆洲呆了七年,到公元207年才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并且将其从隆中请出,可能也是在叹息浪费的这6年的时间

但是三国志正史并没有记载,有说过这么一句话,可能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时为了看起来更精彩所以才刻意刻画的。

而肯定的是诸葛亮是迟早会出山的,因为他要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至于诸葛亮到底是登门自荐还是三顾茅庐,也至今还没有说法,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可能有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
第3个回答  2007-11-12
二楼水平很高,其他人都在胡扯~这里的“时”指的正是“天时”,诸葛亮和司马徽都看到了汉室江山的未来。诸葛亮不是不知道汉室江山要完蛋,而是刘备确实是一位可以共事的“名君”。他只能预测到天下将三分,而刘备分其1/3。以后汉室是否可以兴隆,就要看运气了,更或者说,运气都没有……如果不站在占星的角度说,只说历史,刘备实在是缺乏太多的胜算,包括诸葛亮,都有其缺点,不能光说有了明君、丞相、好将军、富裕的统治区就能夺得天下。所以司马徽的意思是:“诸葛亮是个人才,但是汉室江山不扶是天定的,刘备再明君,对于诸葛亮来说,也只能是个主子,不会成为一统天下的皇帝。”
第4个回答  2007-11-11
诸葛亮虽然找到了将要辅佐的明君,可是还不到他出山的时候!
那时的刘备虽有贤明君主之相可他还没有自己的实力和兵权呢!诸葛亮出师无名!

三国演义中回马荐诸葛一集里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
“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是孔明虽然遇到了英明的主人,但是却遇到的不是时候。“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

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意思
“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这句话中的“时”指的不是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机,而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卧龙虽得其主”是说诸葛亮投奔刘备是找对了人,但“未得其时”,意思是说诸葛亮不得“天时”,所以他六出祁山不胜,最后秋风五丈原,只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

三国演义中“回马荐诸葛一集里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
诸葛亮是一个很好的军事家,政治家,其谋略过人,只不过生不逢时,要不必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三国演义介绍一个故事?
徐庶回马荐诸葛后,司马徽也来跟刘备说,诸葛亮不止可比管仲乐毅,更可比姜子牙张良。临走时,司马徽如此预言了此后的悲剧: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下一回,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诗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再一次将悲...

七擒孟获在唐国强演的三国演义里应该是多少级演的?
第18集 千里走单骑第19集 古城相会第20集 孙策之死第21集 官渡之战(上)第22集 官渡之战(下)第23集 大破袁绍三国演义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部 赤壁鏖战 搜视网tvsou.com第24集 跃马檀溪第25集 刘备求贤第26集 回马荐诸葛第27集 三顾茅庐第28集 火烧博望坡第29集 携民渡江第30集 舌战群儒第31集 智激...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回马荐诸葛:刘备有一个很有能力的手下叫徐庶。结果曹操也很看好徐庶,于是就抓了徐庶老娘威胁他。没办法徐大孝子只好去投奔曹操。本来都走了,结果又跑回来对刘备说,有个叫诸葛亮的半仙比我牛,你去找他你就能赢曹操。三顾茅庐:刘备听了徐庶的话来到诸葛半仙的草房找他。结果找了两次都没见到,...

儿子发现的问题:难道诸葛亮不如水镜先生司马徽?
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作者写作这一段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描写“司马徽再荐名士”这一内容 首先,司马徽为什么会来找刘备?要知道司马徽是隐居的贤士,闲云野鹤惯了的。原因交代了,是因为司马徽“闻徐元直在此,特来...

帮忙概括几个三国故事简介,100字左右,字数太多了不采纳
本段文字,大多出与三国演义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4.舌战群儒:“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关羽荆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败,曹魏以为“备已死,数多寂然无声”,故“略无备豫”。诸葛亮“六出祁山”,利用陇右诸多有利因素,对尽快形成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联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4、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里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
第16集 关羽约三事 第17集 挂印封金 第18集 千里走单骑 第19集 古城相会 第20集 孙策之死 第21集 官渡之战(上) 第22集 官渡之战(下) 第23集 大破袁绍 第24集 跃马檀溪 第25集 刘备求贤 第26集 回马荐诸葛 第27集 三顾茅庐 第28集 火烧博望坡 第29集 携民渡江 第30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