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我们这代人最熟悉的一位现代作家,这倒不是因为他在我们中国现代文坛地位最高,而是因为在我们读中学的那段时期,语文课本里屡屡出现选自于鲁迅的文章,每学期大概有三四篇,题材不拘,有小说,有杂文乃至回忆性散文等。我努力回想了一下,记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纪念刘和珍君》,《社戏》,《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狂人日记》,《范爱农》,《为了忘却的纪念》,《祝福》,《药》,《孔乙己》,《呐喊自序》,《一件小事》,《阿Q正传》等等,由于时隔多年,恕我有点记不太全,不过,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基本上都有收录。所以说,若想把有关鲁迅先生文章的记忆从我们的脑海中抹去,真的很难很难。
前段时间在帮高二学生做会考前复习,讲到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我顺带问学生们有谁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和《药》?结果他们几乎没有读过,他们只说语文课上有读过《狂人日记》。我感到很诧异,难道鲁迅的文章在现今的语文教材中都被摒弃了吗?而学生们也深感惊讶,他们可能问:历史老师是怎回事?讲辛亥革命怎扯上了鲁迅的文章了?许我慢慢道来。
常言说:文史不分家。因此在我看来,文学作品肯定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写就的,它显然是将某个历史事件经过艺术加工后运用文学形式来给以呈现。所以离开了真实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必定是没有根基漂浮着的虚假之作,它所描述的事件和刻画的人物必定是苍白的缺乏说服力的。我说上这么一段的目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什么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他的文章有足够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及人物作为底子,在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当时那段纷纭复杂,风雨如晦的历史;也可以了解到当时年代下的人们之喜与悲,怒与乐,哀与愤;更可以领略到鲁迅先生对那段历史那深刻的反省与思索。有人说将鲁迅先生誉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拔高之嫌,我倒不觉得,我认为鲁迅先生当得起这至高无上的荣誉。不说别的,就说辛亥革命,鲁迅先生就比任何人看得清楚分析得透彻反思得深刻。
先说说咱们历史课本中的辛亥革命,由于此内容是高中历史教材的重中之重,所以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有它的一课专题,必修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涉及到辛亥革命的内容,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更是与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有关。可见能清楚认识并深刻理解此辛亥革命对一个高中生是何等重要,况且两年前又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因此我觉得对学生透彻分析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影响作用及经验教训,那是一位历史老师最起码应做的必修课。
由于课本对辛亥革命的介绍不惜笔墨,所以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不是太难,难的是如何在事隔一百多年后能对它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我们学历史的终极目标是能做到“以史为鉴”,我们从辛亥革命中得到哪些经验与教训?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分析得清的。
其实我们历史老师做以上这些不应该觉得太难,问题是能否找到突破口,懂得借文学作品为我所用。本文的标题已经显示出,从鲁迅的文章中是可以看到辛亥革命的。正因为如此,我才不厌其烦地说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完全能作为历史的参照。而鲁迅先生看待事物的精确及缜密的洞察力,更使他不愧于“思想家”的称号。鲁迅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高度,纵然跟他曾经经历过辛亥革命,是事件的当事者和见证人有着很大关系,不过在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像他一样的亲历者何止千千万万,为何独有他能把问题看得如此精准如此透彻?所以讲辛亥革命,鲁迅的文章是如何都不能跳过且不应该给以忽略的。
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怎样揭示辛亥革命的:
《狂人日记》:在鲁迅的这篇名作中,鲁迅借一位所谓“狂人”之口揭露了千年封建礼教的“吃人”。而说到吃人,鲁迅在文章中更是间接说到安庆绍兴起义中的死难志士徐锡麟和秋瑾。徐锡麟事败被捕后被刽子手当众挖出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而秋瑾女士在古轩亭口被杀头后,果真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舔。徐锡麟和秋瑾都是鲁迅的绍兴同乡,他俩的被害在鲁迅先生心里该是怎样的伤心与悲愤,但在鲁迅先生沉着冷静的笔调之下,借着“狂人”之口说出当时的人们竟将革命志士叫做“大恶人”和“犯人”。鲁迅是在正话反说吗?不是,他只不过借着无知人们的无知叫法,揭示出辛亥革命自始至终都严重脱离着人们群众,革命志士的所作所为完全不为群众所理解,结果是一心想推翻“吃人”的封建专制社会的反而被吃,这层阐述与揭示是何等的血淋淋,何等的发人深省。
为什么革命志士的革命行为不被广大群众所理解?关键是那些革命志士从属于资产阶级,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他们所属阶级的事,不屑于发动人们群众,他们甚至还认为若要发动人们群众,到时还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那就是胜利后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既得利益。鉴于此,他们干脆不再发动任何的人民群众。而鲁迅先生则一针见血指出资产阶级的这一错误想法正是辛亥革命惨遭失败的重要原因。鲁迅的这一观点在他的《阿Q正传》中有充分的反映。
《阿Q正传》:阿Q本来是农村里受封建制度压迫最深的最底层的农民,他一无所有,靠打零工过活,按理他是最想改变这不平等社会的革命者之一,因此在鲁迅笔下的阿Q一听说革命爆发后异常兴奋,一直想着要投奔革命,可悲的是始终没有人来发动他。而村里那些投机革命的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之流反而厌恶地排斥他,不准阿Q革命。于是革命后的未庄依然一切不变,一切仍然像死水一样不惊不澜,革命未成的阿Q最后还莫名其妙被当成犯党枪了毙,给那些去看阿Q受刑的人留下了“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的谈资。从此处看,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分析是何等的深刻透彻。
就是因为辛亥革命惨遭失败,所以“吃人”的封建社会始终没变,要说变化的只是换下了一个“民主共和”的空壳,农村的景象一切照旧,《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依然盼望着皇帝坐上龙廷;《孔乙己》中迂腐的孔乙己仍然站在咸亨酒店的木桌前蘸水写着“茴”字的几种写法;《祝福》中的祥林嫂最终还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死在香烟缭绕祝福声声的年三十晚上。而对革命后的现状表示不满的有没有?有,鲁迅先生笔下的范爱农就是其一。
《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个积极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在鲁迅笔下的他很有特色: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就是这么一个有特色的人在武昌起义后兴奋异常,他在绍兴光复后第二天便来找鲁迅,好喝酒的他露出鲁迅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他邀鲁迅一起去看光复后的绍兴,亢奋之情溢于言表。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革命后的种种不如意终于使范爱农大感失望,他直立着跳到水中自杀了,用自己的生命无声抗议着革命的失败。
上面我提到的鲁迅的三篇经典文章,其中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作品的合集,这些作品真实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段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其中,鲁迅对中国封建制度和陈腐的传统观念所作的剖析和否定是极为深刻和彻底的,他表现出的对民族生存的那种浓重的忧患意识堪比他的朋友范爱农,但比范爱农要先进的是他表达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所以在《呐喊》中收录的《药》堪称是鲁迅在“铁屋子”之外发出的最为声嘶力竭的那声呐喊。
《药》:鲁迅先生之所以把篇名定为《药》,带有一语双关的意蕴,它既可以理解为华老栓给他儿子华小栓找人血馒头作为治痨病的药,又可以理解为革命志士夏瑜想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来实现救国救民的这剂良药。华老栓花了大价钱从刽子手那里买来的人血馒头这剂药治好华小栓的痨病没有?没有,华小栓还是死了。而夏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剂药方又如何呢?还是没用。由于没有发动广大的人们群众,加上革命也并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任何的利益,所以那些革命志士的所作所为全不被群众理解。鲁迅在文章中通过那些茶客的闲聊,透露出革命志士夏瑜在狱中曾对看狱人“红眼睛”阿义宣传革命,但并不被阿义理解,反遭到阿义的一顿毒打。鲁迅在文章中设计两个主人翁,一个姓华,一个姓夏,合起来就是“华夏”,那就是中国。可见鲁迅在文章中已经稳讳地指出辛亥革命——这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不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良方灵药。至于这场革命为何失败,鲁迅已经告诉我们,那依旧是没有唤起人民群众。而一场没有广大群众参与的旨在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的民主革命,那注定是要失败告终的。所以文章中的夏瑜最后被砍头,鲜血算是白流,它充其量只被华小栓蘸着馒头吃掉了,但也并不能治好华小栓的痨病。想想真够悲哀。
鲁迅这篇《药》的结尾是我最为欣赏的,虽然通篇尽显悲情之色,但结尾处却给我们带来一丝光明,那就是华大妈和夏老奶奶清明节上坟时,在夏瑜的坟头上看到了一圈红白的花。这一个花环给人无尽的暇思,但不管怎样,它的出现已经明白的预示着革命是“自有后来人”的。
所以说,从鲁迅的诸多文章中是完全可以清楚透彻了解辛亥革命的。而我的这一“拿来主义”——文学作品为历史课所用,希望能成为上一堂高质量的生动有趣的历史课的良方良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