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后,东吴是如何独自面对魏(晋)16年,做了什么事应对?

如题所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来说,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蜀汉灭亡开始就被打破。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在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婵向邓艾的大军投降。不过,在蜀汉灭亡之后,孤独的东吴却没有立即的被消灭。一直到公元280年,也就是蜀汉灭亡的第16年,东吴才被司马昭建立的西晋所消灭。为何灭蜀汉之后,孤独的东吴是怎样坚持了16年的呢?

公元263年,曹魏派出了钟会、邓艾、诸葛绪进攻蜀国,蜀军虽利用有利优势和对方展开了僵持战。但是却没有料到邓艾率精锐部队通过绕道阴平,越过700里山峦的阻碍凿山开路,最后迂回到了蜀汉腹地绵竹。蜀军后方没有足够精兵抵挡邓艾,刘禅选择投降后蜀国也就此灭亡。和蜀国这么快灭亡不同的是,东吴在那之后仍坚持了十几年,最后才在西晋的大举进攻下不得不投降。东吴之所以能够坚持和西晋对峙那么久,是因为其实力显著强于蜀汉。

蜀汉灭亡后不久,司马炎逼迫魏帝退位,由于上任比较突然,因此内部政权巩固需要一段时期来磨合。加上西晋的元老反对接着继续伐吴,无奈之下,司马炎只得暂缓伐吴的计划,这个时期西晋外部环境的动荡也使得其伐吴的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在西晋刚建立的时候,北方的匈奴、鲜卑开始出现动乱,加上蜀汉地区还得派兵进行驻守,一时间,西晋忙于巩固其国内和国外环境的稳定,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继续伐吴。但是蜀汉灭亡后,东吴的实力和曹魏差距俨然增大了不少,即使一段时期内西晋不敢轻易招惹它,也只是短期内的稳定。

以那时东吴的实力,在和西晋的对峙中其虽不足以占到太大优势,但也能令西晋的形势有所动荡。这对于东吴来说无疑更加有利,然而东吴自持实力能与西晋相抗衡,也没有过多主动采取进攻措施。最后西晋从动荡中恢复过来之后,派二十万大军分六路伐吴。面对西晋大军压境,吴主孙皓最终只得投降。

蜀国和东吴之所以会被击退,跟他们的目光短浅有很大的联系,两者都更加倾向于自保。一味地自保求存只会越发陷入被动地步,所以诸葛亮才北伐,以进攻作为防守,蜀国才得到稳定的发展,从这种的角度来看,东吴的灭亡也会有一定原因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8

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掌控的曹魏,为了消除弑杀魏帝曹髦的影响,同时为了建立功业加快篡位步伐,命令钟会、邓艾率领18万大军攻伐蜀汉,仅仅几个月后,邓艾率军偷渡阴平,突破绵竹,直接率军进入成都,逼降了蜀汉皇帝刘禅,刘禅在蜀汉国内各处军队尚在抵抗的情况下,下诏投降,以皇帝身份投降邓艾,至此,蜀汉灭亡。

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篡位建立魏朝开始,到钟会、邓艾灭亡蜀汉,已经存在了43年,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权时,蜀汉就与东吴再次建立了联盟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的信任不在,但在大战略方面,东吴和蜀汉只有联合,才能对抗曹魏,这是生存的唯一基础。

所以当蜀汉受到曹魏攻击时,首先想到的外部援助就是东吴,而蜀汉向东吴的救援信息发出后,东吴收到信息已经是220年10月,再等到东吴发荆州之兵准备救援蜀汉时,刘禅投降的消息就已经传来了,东吴失去了救援蜀汉的机会。

虽然刘禅投降之后在成都发生了钟会之乱,随即很快就被平定,之后,蜀汉正式被纳入曹魏的统治,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整个天下只剩下东吴政权和曹魏政权,就在蜀汉灭亡一年多之后,司马昭在公元265年也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的爵位,随即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帝位,于是曹魏政权也宣告灭亡,而西晋政权建立。

从蜀汉灭亡之后,东吴政权就开始独自面对魏或者之后取代他的晋朝整整16年时间,如果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晋朝占据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盘和人口,晋朝控制的人口是东吴的2倍,军队是东吴的近3倍,而且晋朝占据了中原核心地区,人才济济,东吴应该感到强烈的威胁才对,那么东吴在这16年的时间中做了什么呢?

265年,司马昭病逝,司马炎即位,随后建立晋朝,从蜀汉灭亡到公元280年,东吴政权主要做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趁火打劫、平叛北伐、混吃等死。

一、趁火打劫

当成都因为钟会叛乱引发大乱之时,东吴政权企图趁火打劫,想从永安进入蜀汉,并抢夺原蜀汉的城池,反正蜀汉也被魏朝灭亡,东吴想着能抢一点是一点,当时东吴皇帝还是吴景帝孙休,孙休命令步协攻打永安,当时永安守将是罗宪,他知道东吴派兵来是为了抢夺城池,并不是来帮助蜀汉的,所以率军坚决抵抗。

蜀汉当时皇帝投降,成都又处于叛乱状态,整个原蜀汉控制区是一片混乱,但是罗宪不愿意让东吴军队进入,以免造成更大的祸乱,受伤害可是蜀汉百姓,再说皇帝刘禅都投降了魏朝,所以罗宪要服从刘禅的命令,也投降魏朝,对于东吴的侵犯,罗宪打败步协。

于是孙休大怒,派陆抗支援步协,把罗宪所在永安城团团包围,仍然无法攻下永安城,这个时候魏朝的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东吴的西陵郡,西陵郡在今宜昌一带,而永安在今重庆奉节,胡烈等于在攻打陆抗与步协的后方,无奈之下,陆抗与步协撤军,永安之围被解。

当时东吴与蜀汉的交界就只有永安一线,拿不下永安城,东吴军队无法进入益州,在蜀汉灭亡之后,东吴趁机抢夺益州,这在政治上是行得通的,如果东吴势力能进入益州,与魏军争夺益州,那对东吴来说能将战争控制在国境之外,并且能够获取一些利益,有利于东吴对抗魏朝,但由于镇守永安的是蜀汉名将罗宪,东吴趁火打劫的想法完全被罗宪阻止了。

二、平叛北伐

蜀汉灭亡前后,东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叛乱和混乱,首先是东吴的交趾发生了叛乱,时间比魏伐蜀之战还在早三个月,这两件事应该是孤立事件,交趾郡的郡吏吕兴杀了太守孙谞,然后派出使者投靠魏朝,魏朝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交趾当然是非常高兴了,立即任命吕兴为南中大将军都督交州诸军事,封定安县侯,但是,还没有等到魏朝的任命书到达,吕兴就被功曹李统所杀,随即吕兴之乱被平定。

这事也说明了在魏灭蜀前后,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魏已经是众望所归,而东吴则是江山日下,紧接着在公元264年四月又发生了魏将王稚渡海到杭州湾附近攻打句章(今宁波慈溪县),句章在东吴都城建业的南部,这里可是东吴的重地,王稚抢劫了当地的官吏、财物及百姓,最后被东吴军队击败而逃走。

264年七月,有海盗攻破了东吴的海盐,杀死了司盐校尉骆秀,同时,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百姓张节聚集了一万余人发动叛乱,被吴景帝孙休分别派兵平定。

几个月后,吴景帝孙休病逝,东吴面临权力交接,原本孙休指定自己长子继承帝位,并指定给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辅佐,但是孙休一死,濮阳兴和张布就违背了孙休的命令,迎立孙休的侄子,原孙权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为帝,之后,东吴政权进入了孙皓时代,而孙皓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和昏君。

公元272年,东吴发生了步阐在西陵郡的叛乱事件,步阐是步骘的儿子,事件的起因很奇怪,就是孙皓召集步阐回都城,但是步阐不敢去,有两个原因:一是孙皓残暴不仁,乱杀无辜,二是孙皓身边小人很多,步阐担心自己会被人陷害,所以不回去,不仅不回而且干脆率军投靠当时的晋朝了。

这是东吴末期最大的一起叛乱事件,说明东吴君臣之间已经出现裂痕,彼此不信任,孙皓立即派出陆抗率军平叛,而晋朝则派出车骑将军羊祜率领5万大军攻打南郡江陵城,分散东吴兵力,同时荆州刺史杨肇率军救援步阐,但是由于陆抗指挥若定,步步为营,打败了羊祜及杨肇,击杀了步阐,平定了西陵叛乱。

步阐的叛乱被平定后,让孙皓产生骄傲轻敌的盲目自信,认为晋军不过如此,因此还发动了数次攻打晋朝的北伐,但都没有结果,这个时候的晋朝国力强盛,实力数倍于东吴,之所以晋朝没有全面攻打东吴,主要是时机不成熟,此外,东吴还有陆抗这个名将活着。

三、混吃等死

东吴在独自面对魏及晋朝的16年中,除了一年多是孙休在位之外,其他15年都是孙皓在位,孙皓在位期间,基本上没做什么好事,除了刚即位的时候做了点体恤百姓的好事之外,十几年的时间中做了无数坏事,如果孙皓稍微清醒一点,就会明白晋朝一直在进行最后的统一之战,东吴最应该做的就是一边休养生息,一边积极备战,以应对来自晋朝的战争。

但很明显,孙皓没有这么做,孙皓即位没多久就杀了拥立他当上皇帝的濮阳兴和张布,还杀了张布的一个当宫中当妃子的女儿,并抢来了张布另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到宫中当自己的妃子,并且不断地在全国选妃纳妾。

孙皓当皇帝的生活是奢侈荒淫的,不仅大肆享乐,而且是任意杀人,手段还非常残酷,以至于后来孙皓投降后,晋朝贾充都听说了孙皓在南方杀人有剥皮挖眼的手段,而且是看人不高兴就随意杀掉,没有任何理由,对待朝臣也是如此,要不是东吴的前线有陆凯和陆抗及一些旧臣在支撑,晋朝早打过来并灭亡东吴了。

公元269年陆凯去世,公元274年,陆抗去世,东吴最后两位顶梁柱一死,晋朝就开始了灭亡东吴的战争规划,直到公元280年,晋军非常顺利地灭亡了东吴,基本上东吴没有大的抵抗,比蜀汉灭亡得还要容易,这就是孙皓在位时期完全不防备晋朝,只知道享乐的结果,孙皓的行为算起来就是混吃等死的行为了,所以才会灭亡。

第2个回答  2021-02-28
东吴当时根本就没有做出多少应对策略,因为当时东吴的国主是孙皓,孙皓这个人十分的残忍嗜杀,是一位暴君。不少优秀的大臣被他杀害了。
第3个回答  2021-03-01
蜀国灭亡后,东吴国君孙皓大力发展自己国家物力财力和军事力量,在魏国刚刚灭完蜀国,兵马粮草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来恢复和补充的时候不断的攻打魏国,使得魏国只能被动的防守,根本没时间进攻吴国,至此东吴又延续了16年。
第4个回答  2021-02-28
当时司马昭掌权,而蜀汉诸葛亮已不在,采取速灭西蜀的战略,当时东吴收到蜀汉的求救书信已经晚了。正当东吴正要发兵援救蜀汉,却收到刘禅的投降消息,此时成都大乱,东吴趁火打劫;之后东吴又发生了叛乱,随后进行了平叛,东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无所作为,昏君当道,江河日下,随后被西晋纳入了版图之中。

魏灭蜀后,东吴是如何独自面对魏(晋)16年,做了什么事应对?
蜀国和东吴之所以会被击退,跟他们的目光短浅有很大的联系,两者都更加倾向于自保。一味地自保求存只会越发陷入被动地步,所以诸葛亮才北伐,以进攻作为防守,蜀国才得到稳定的发展,从这种的角度来看,东吴的灭亡也会有一定原因的。

蜀汉灭亡之后,东吴是趁火打劫还是全力救援呢?
东吴围攻罗宪发生在264年,也就是说在蜀汉灭亡的后一年,我个人认为,当时东吴可能希望一些蜀将能够投降于东吴,可是这种情况应该不多,毕竟正常人都能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曹魏灭蜀汉后,实力更加强大,东吴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当然选择投降于曹魏更加有力。《晋书.罗宪传》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吴国还能支撑那么多年?
不仅如此,魏国内部也有问题。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本身就已经消耗了很大的精力,以至于在灭掉蜀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时间去顾及吴国,再加上地处北方,不断有其他民族的骚扰侵犯,因此,直到司马炎即晋武帝即位,279年才终于下定决心讨伐吴国。这个时候的吴国虽然力量很强大,只不过面对一个让人失望的...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呢?
此后在夷陵之战中被打散的蜀军也陆续返回,白帝城蜀军兵力越来越多。孙权只是想趁机捞一把,啃硬骨头可没兴趣。毕竟曹丕也不是什么可靠的盟友,如果东吴和蜀汉继续打下去,只能便宜了曹丕。既然吞不下蜀汉,那么让蜀汉继续存在共同对抗曹丕才是对孙权最有利的情况。所以在发现没机会以后,孙权就撤军转而向...

蜀国灭亡之后,为什么十七年之后东吴才灭亡?
首先,在魏蜀吴三国中,刘备建立的蜀汉是最先灭亡的。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进攻蜀汉,迫使刘禅投降,标志着蜀汉的正式灭亡。不过,在蜀汉灭亡后,连续发生的几件事情,导致司马炎等了17年才正式消灭东吴。根据史料记载,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袭父爵...

为什么吴、蜀到后来都不堪一击?
其次就是外部也是威胁不断,蜀汉被灭,蜀吴联盟失败,孙吴独自面对魏国的强力威胁,到了280年,西晋灭蜀魏,实力正强,而孙吴一边,尽管西陵之战中大胜西晋,孙皓最终还是深陷穷兵黩武的漩涡,拖垮了国家。曾经强大的孙吴内部离心离德,外部无力对抗强敌,在280年五月彻底被西晋击溃,孙皓投降。

曹丕是怎么错过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的?他做了什么
大魏朝堂上的大部分人都倾向于接受。但关内侯、侍中刘晔明确表示了不同看法。刘晔认为刘备兴兵伐吴,这是上天赐给大魏的绝好良机。魏国可以趁机攻打孙权,东吴受魏、蜀两国全力进攻,必定短时间内就灭亡了。吴国被灭后,蜀国孤立无援,以魏国对西蜀综合国力上的绝对优势,消灭蜀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吴蜀联盟为什么要解散?
如果再没有东吴出兵攻打曹魏,减缓蜀汉承受的军事压力,蜀汉会加速灭亡。而东吴虽然在国力和军事实力上比蜀汉强上一些,但是东吴独自面对曹魏也是非常有压力的。根据东吴几次进攻合肥的记录来看,东吴很难抵战胜曹魏。借鉴历史中孙权第五次率兵攻击合肥,此次战争曹魏和东吴各出兵20万人马,但是最后还是以东吴...

如果关羽在华容道上杀了曹操,后果会如何?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完全可以由曹丕来做这件事情,所以曹魏势力不会因为曹操的死而跌入谷底,蜀汉也不会因为曹操的死而成为霸主,这是不争的事实。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东吴阵营。当时的东吴阵营养精蓄锐势力强大,若真是与蜀汉发生冲突,蜀汉势力能够胜出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当时的东吴有陆逊...

如果周瑜没有死,功绩是否能超过诸葛亮?
第一次生气是因为刘备不费吹灰之力连夺三城;第二次是周瑜本想利用孙权的妹妹来报复刘备,却没想到计谋没有成功,还让孙权的妹妹真的嫁给了刘备;第三次是本想趁刘备在慰问士兵的时候攻入城内,却没想到再次中计。《三国演义》里面说周瑜是被气死的。周瑜的死我真的很好奇,有的说是被气死的,有...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