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是不是好人?

如题所述

  翁同龢
  翁同龢(一八三○——一九○四年),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翁同龢之兄翁同书因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颂贼”等事,遭到曾国藩、李鸿章弹劾,翁同龢由此终身与李鸿章为仇,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张的变科举、重西法、练海军、开铁道诸事,处处遭到主持户部的翁同龢掣肘,“故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和后来的蒋介石一样,主张寻求国际调停,尽力避战。而翁同龢则极力主战。七月十四日李鸿章电请从朝鲜撤兵,清廷不准。翁同龢力主添兵,“调东三省及旅顺兵速赴朝鲜。”

  八月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十七日,翁同龢在军机处阅李鸿章“电谓俄人有兴兵逐倭之意”后,“力言俄不能拒,亦不可联,总以我兵能胜倭为主,勿盼外援而疏本务。”九月十六日,平壤失守。次日翁同龢抨击:“合肥(李鸿章)事事落后,不得谓非贻误”,促使光绪帝颁谕“著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十七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翁同龢感到“鸭绿江一线可危,即渤海亦可危。”二十一日,建议“宜调东三省兵,而急设大粮台,派大员经理,又于鸭绿江岸筑土炮台等数事。”十月十四日,翁同龢得知英使欧格讷提出由列强联合行动促成中日和议,但日本须索兵费的主张后,极为愤慨,当着慈禧太后的面“指陈欧使可恶”,力主继续战斗。二十四日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次日第一军强渡鸭绿江,连陷九连城、安东(今丹东)、凤凰城等地。三十一日,翁同龢拜见光绪帝时即“力陈京师阽危情形,请勿再迟一刻。”十一月三日,翁同龢被补授军机大臣。

  八日,翁同龢知金州已失,旅顺告急,即请派唐仁廉赴旅顺增援,允之。二十二日旅顺失陷,翁同龢“愤虑填膺”。当清廷派使赴日议和时,翁同龢等仍主张征集湘军,用刘坤一为统帅,以挽危局。清廷采其议,命刘为钦差大臣,节制关内外各军。

  光绪二十一年初,日军加紧进犯,一月十日盖平失陷。十四日,翁同龢对议和发表意见:“臣于和议向不敢阿附,惟兹事亦不可中止,使臣已遣而逗留,恐彼得藉口,且我之议和,正欲得其贪吻之所出,先作准备耳。幸少留意。”为鼓励官兵奋勇作战,翁同龢提出“悬破格之赏,不次之迁,以作将士之气”的建议。荣成与威海南帮炮台失陷后,翁同龢和感到“大局糜烂矣,焦灼愤懑 ,如入汤火。”二月二日威海卫城与北帮炮台尽失,翁同龢发出“愤极愧极!寇深矣,若之何”的叹息。此时,他又得知清政府派赴日本谈判代表,竟被日本政府无理驱往长崎的消息,又发出“近于辱矣”的慨叹。十三日,清廷改派李鸿章为赴日议和全权大臣。二十二日,光绪接见李鸿章时,军机大臣中,孙毓汶认为“必欲以割地为了局”,翁同龢则力“持不可”。三月二日,李鸿章又谈及割地事,翁同龢坚决反对,申明“台湾万无议及之理”。

  四月三日,翁同龢悉李鸿章来电中的和约十条,愈感“胸中磊块,未易平矣”。次日,翁得知光绪帝希望议和速成,再“力陈台不可失”,指出,如割台“恐从此失天下人心”。《马关条约》签订后,翁同龢又“极言批准之不可速”。十九日,翁同龢收到丘逢甲等自台湾来电,“字字血泪”,翁痛感内疚,发出有“无面目立于人世”之感。再次“力陈批准宜缓”,以求救急之法。此时上奏者甚多,其中“大率谓和约当毁”,翁同龢虽不赞成,仍认为“公论不可诬,人心不可失”。五月二日光绪帝批准《马关条约》。八日,中日代表在烟台换约。清廷决定限期割台。十七日,翁同龢“见台民公电,为之流涕”。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翁同龢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力主变法图存。六月十六日光绪下谕将翁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十二月四日,又奉朱谕,将翁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三十年(一九○四年)卒于家。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

  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是好人,
  不用人民利益的人就是坏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3
传统对他的评价是,即使没能力也有道德,可是我翻看甲午战争,看见的他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借皇帝信任公报私仇,冤杀作战有功的淮军将领聂士成,弹劾罢免了尽忠职守北洋提督丁汝昌,正场战争,他以“主战”为口号干了无数汉奸想干却办不到的事,就这几点他就是个真真正正的伪君子,一个败类
第2个回答  2019-05-04
那得看你对好人的标准是什么了,是道德典范?还是无用昏臣
第3个回答  2008-01-06
好人可做坏事,坏人也可做坏事。讨论一个人是好坏人,这个太泛谈,意义也不大
第4个回答  2007-12-24
好人

你认为翁同龢是奸臣吗?
这个问题得看对谁了,如果面对慈禧太后、光绪,翁同龢的忠诚度很高,但是对于整个清朝甚至是整个民族,翁同龢都是一个奸臣,其实如果分好人和坏人的话更容易,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翁同龢是个坏人,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他有很大的一部分责任。一、翁同龢和李鸿章的仇怨翁同龢和李鸿章的主要矛盾点在于两者...

翁同龢算不算奸臣呢?
翁同龢不但不是奸臣,而且是忠臣,大大的忠于光绪皇帝,忠于慈禧太后。然而,忠臣不等于就是好人,不等于就是利于朝廷,利于国家,利于民族。宋朝有秦桧、岳飞,明朝有于谦、严嵩、张居正、东林党,清朝有刘统勋、大贪官和珅、曾国藩...从忠奸的角度上来说,不管这些人做的事情是好还是坏,互相是不是...

翁同龢不贪不色,为何却救不了大清国?
翁同龢在人品操行方面确实很好,但是一个好人是救不了一个国家的。大清的病症就是落后,由内到外的落后,想要救大清就得来一场由内到外的变革。翁同龢显然没有意识到大清的病症,因此他个人品行再好,也救不了这个国家。

翁同龢是个怎样的人 该如何来评价翁同龢
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曾担任晚清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主持宫廷教育长达40年,为培养同治、光绪两帝付出了巨大辛劳。他曾 两次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还长期担任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重要职务,既管外事,又管内政,无疑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 位权贵人物。但他还是...

翁同龢是不是好人?
翁同龢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力主变法图存。六月十六日光绪下谕将翁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十二月四日,又奉朱谕,将翁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三十年(一九○四年)卒于家。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是好人,不用人民利益的人就是坏人。

祸己、祸君、祸国,两代帝师翁同龢,为何成了恭亲王口中的罪人呢?
就是说,翁同龢这个家伙,缺乏魄力,说话办事总是站在道德最高点的。他不干,也能说出自己不干的道理,他干,也能说出他干的道理。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可,在他嘴里,总是能给自己圆场,这就是读书太多的人,迂腐的表现。他可以喷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也可以夸自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可以喷...

清朝第一奏折指的是哪一篇?与李鸿章有何关系?
李鸿章是不是汉奸不好说,但翁同龢绝非好人,这一点咱们通过三件事就能看出来:第一件,甲午败报频传,翁同龢却贴出了一张告示,悬赏一百两白银寻找自己走失的仙鹤;第二件,翁同龢一开始全力主战,后来又全力主赔,并把经手的赔款放在钱庄吃利息,转手之间获利十五万两白银;第三件,光绪请老师们...

在古代科举取士时期,状元之中出现过哪些第一流人物?
申时行:明朝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官至内阁首辅,被张居正举荐进入内阁,后世评价他是“首鼠两端”、“八面玲珑”之人;翁同龢是清朝咸丰六年状元,先后担任同治和光绪两代帝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促成“戊戌变法”。八、军功最盛的武状元——...

《走向共和》被奉为神剧,《走向共和》有什么过人之处?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户部尚书翁同龢太过抠门,总是不给北洋水师拨足军费。其实李鸿章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洋气的人,花钱如流水,他的北洋水师并不比号称“钱屠”的张之洞花钱少。 豪华的晚宴笼络了一大群外国公使,唯有日本小村代理公使不高兴,他把北洋水师此次阅兵看作是一次示威,看作是一场挑衅。 这一点上醇亲王的水平...

你知道哪些被历史剧所洗白的历史人物?
电视形象:温柔解意、心地善良,十分贤惠。第二个:高湛 历史形象:逼奸皇嫂,残害同宗,对皇后二嫂李祖娥的美色垂涎欲滴。电视形象:情圣,明君。第三个:太平公主 历史形象:心机深厚,梦想像武则天一样登基称帝 电视形象:心地善良,为人专一 第四个:纪晓岚 历史形象:贪图美色没有女的就受不了,乾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