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 谢谢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新时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1、同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得到加强,同周边国家全面合作持续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联系更加密切。

2、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大国外交稳中有进,周边外交呈现新局面,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进展,经济外交成果显著。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中国与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

4、周边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外交取得新进展。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同主要大国关系在互动中稳定发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及热点问题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顺利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发展,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外交基本方针:

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四字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的标志性方针政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8
一、50年代方针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二、60年代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四、80年代至今方针:无敌国外交政策调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
全面对外开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7
(2018·新课标)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即【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痕迹,建立良好的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但并不是要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对朝鲜的全面战争,这期间它所推行的全球战略是“遏制战略”。
(2013·襄阳)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集团,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多极化格局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010·宜昌)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发动的一次军事进攻,它加强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强权地位,但没有实现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仍然是多极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以迅猛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大,中国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坚持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坚持正确义利观,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重视各大国的地位和作用,致力于同各大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大家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时代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改革创新。
第3个回答  2017-06-18
一、50年代
1、方针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原因: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就是说1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的合法主权国家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60年代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

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2、原因: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则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和反霸的主力军。

3、成就:①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②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④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

四、80年代至今

1、方针:无敌国外交

2、政策调整: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实行不结盟政策

全面对外开放

2、具体表现在:①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②积极参加地区性的经济建设,如2001年成功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的非正式领导人的上海会议③积极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营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如在中国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继续改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积极沟通与欧盟的联系与交流⑤继续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如中非论坛建设⑥坚持不结盟的外交路线,如1980年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后,中国领导人果断的停止了继续结盟的做法⑦把对外开放始终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⑧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审定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期都不能够偏离这一中心,除非发生战争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06
一、50年代
1、方针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原因: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就是说1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的合法主权国家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60年代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

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2、原因: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则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和反霸的主力军。

3、成就:①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②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④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

四、80年代至今

1、方针:无敌国外交

2、政策调整: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实行不结盟政策

全面对外开放

2、具体表现在:①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②积极参加地区性的经济建设,如2001年成功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的非正式领导人的上海会议③积极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营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如在中国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继续改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积极沟通与欧盟的联系与交流⑤继续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如中非论坛建设⑥坚持不结盟的外交路线,如1980年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后,中国领导人果断的停止了继续结盟的做法⑦把对外开放始终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⑧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审定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期都不能够偏离这一中心,除非发生战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 谢谢
1.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逐步形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鲜明特色。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协调合作得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全面合作持续推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联系更加密切。2.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取得新的进展,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变化?
2、具体表现在:①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②积极参加地区性的经济建设,如2001年成功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的非正式领导人的上海会议③积极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营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如在中国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继续改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积极沟...

简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政策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者控制的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利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等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分别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这三大政策都是对国民党统治时期屈辱的外交政策的否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者控制的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

请陈述我国从1949年至今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1、我国建国初期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具体表现: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政府的基础上实现平等独立外交,改变了中国半殖民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保障了新中国的革命成果...

试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轨迹
我国建国之初推行的外交政策主要有:1"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也就是说要清楚美蒋反动主义在大陆的势力,以及清除其他帝国主义势力在大陆的殖民势力,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2"一边倒",处于当时的国际形式下,我国坚决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70年代,因为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变的紧张,我国开始加强了同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及发展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中国将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方针是:第一,“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特点:“一边倒”。原因和作用: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敌视、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对新中国政权构成极大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

我国建国后外交政策
这一时期中国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建立了外交关系,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 三、联美遏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为了对付与苏联的争夺,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积极谋求改善美中关系,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