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对慈禧的看法

如题所述

一、印象:溥仪的对慈禧的印象是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记载了他对慈禧太后的印象,溥仪说:“他第一次见慈禧,因为那天强烈的刺激,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他面对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便立即嚎啕大哭”而慈禧叫人拿冰糖葫芦给他,而他直接扔了,哭着要找嫫嫫(奶妈),而慈禧气的说:“这孩子真别扭,抱到那儿玩去吧”!
二、简介:
1、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2、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贤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7
从慈禧夫家血统来说溥仪是慈禧的侄孙子
从溥仪的母系来说,他又是慈禧的干外孙
1908年末,整个新政事业已经进入到第7个年头,深度的政治改革也已开启长达3年之久,整个改革进程由此进入到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的阶段。

然而,由于受到局势发展的刺激,无论是民间的立宪人士还是朝中的立宪官僚,他们的立宪主张陡然变得更加激进,开始向政治改革的主持者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

另一方面,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致使帝国失去了象征性的和实际上的权威中心。光绪皇帝虽然在最后阶段并没有掌握实权,可是他历来的革新姿态为他在海内外赢得了相当多的理解者和同情者,甚至包括部分列强,并且作为皇帝,他的象征意义在特殊时代里任何人无法比拟,也就意味着在他的名义下所进行的改革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支持。慈禧太后的权术和铁腕同样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历经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两代皇室领导人的主持,在新旧过渡阶段的政治体制中,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对于政局的影响非常明显。慈禧太后当然不是一位立宪改革的激进领导者,但也绝对不是一位天然的反对者,就像日本明治天皇、俄国的彼得大帝,虽然都是封建君主,但仍能在他们主政时期完成历史性革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并不需要这些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具有过多激进观念,他们只需要跟随近代化的浪潮往前走,并且对新事物、新思想、新体制保持一种善意的宽容,就不辱他们存在的使命。慈禧太后的弄权行为、保守思想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贻害无穷,但是也需要认识到,如果把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坎坷过多地归咎于她一个人的因素,只能说是一种极其肤浅的反思,这样的所谓反思除了满足口舌之娱外对认识问题毫无用处。

梁启超在后来对李鸿章评价时说过这样的话:“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同样的道理——如果以近代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慈禧太后一人,即或把她骂得狗血喷头,也不足惜。但同时也掩盖了更为复杂、更为根本性的社会因素。

至少在清末新政开启之后,正是慈禧太后这一政治权威的存在,保证了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内的整个政局的相对稳定,各项新政事业也能大体做到按步运转。一位考察了清末政治的西方学者认为:慈禧的突然死亡“使王朝失去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美)李约翰:《清帝逊位与列强》,第15~16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慈禧太后作为新政改革的掌舵者差强人意。但是面对纷乱的利益之争以及改革困境,她的内心极度矛盾和焦灼,甚至越发感到力不从心。

其实早在庚子事件中,就显示出她对局势不能掌控的迹象,这种迹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表现在督抚们对她的谕旨置之不理,因为李鸿章、袁世凯这些实权人物一面抗诏不遵,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一面却不得不对她表示出最大的忠诚以得到她的支持和谅解;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她不能阻止强大顽固派的极端举动,她并不是看不到义和团排外行为的危害性,她也不愿看到顽固王公们带领团民冲入皇宫劫杀光绪皇帝,但是一切可怕的事情都发生了,并且她一步步卷入进去并担当了罪魁祸首的角色。洋务运动时期的种种事情可以表明,比起同时代的众多官僚,她并不保守,可是她无法抵御强大的顽固逆流,并且自己被其淹没也并不自知。

举行新政之后,她的改革欲望非常强烈,并且尽其所能作出了种种努力和尝试。但是因为她的阅历、认识的限制,她无力应付新政过程中日益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政改革风起云涌、前途幻化莫测之时,适逢她的晚年,一方面新政的前景为她带来希望,另一方面现实困境使她陷入更大的悲观。

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笔者在内心深处一直对他心存由衷的景仰,认为像他这样的历史人物才是真正的近代化中坚力量。他性格坚定且视野宽广,有着牢固的民族文化根基且勇于接受新的事物,还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但并不是只停留在幼稚的幻想阶段。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使当现行体制遭遇不测、命悬一线时,他仍旧会为其效命奔波,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旧体制的“愚忠”,只是为了将民族革新的代价降到最低点;但是如果这个体制真的被排挤出局,张謇就会毅然决然与新政府展开合作,而决不会对旧时代存在丝毫的留恋。无论处于任何政治集团、任何人主宰的政府,他都会勇于站到前台严厉批评当局的失策。

张謇这样的态度却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从1907年春开始,他受到慈禧太后4次召见,最高统治者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和有益建言。据他后来的回忆,慈禧太后多次“语及时局之非,不觉泪下。”张謇直言官制的混乱和行政效率的低下,以及为推行新政筹措资金,国家财政陷入两难的窘境,还如实陈述税收加重,官吏盘剥,怨声载道等世情。又言及海外留学生对国内官员腐败和宪政进程不满,纷纷拥护革命,民心涣散令人震惊。慈禧太后闻此不禁失声痛哭。

张謇曾直面向慈禧太后问道:改革是真还是假?

太后愕然:因为国家形势不好才着手改良,改革还有真假不成?

她在张謇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心力交瘁:“我久不闻汝言,政事败坏如此。你可以问问皇上,现在召对臣工,不论大小,甚至连县官也时常召见,哪一次我不是用言语以求激发天良,要求他们认真办事?万不料全无感动!”

其实慈禧太后在新政中、在宪政改革中也是大体跟着革新的潮流往前走,她的作用就在于利用她的铁腕和权力保证了大局的平衡和稳定。

1908年11月14日,37岁的光绪皇帝拖着久病的身躯在孤寂之中离开人世。

第二天,74岁的慈禧太后也随之去世。慈禧太后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但是她的影响还在延续。她在病榻前立下政治遗嘱,立3岁的溥仪为嗣皇帝,溥仪是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长子,载沣顺理成章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第一代醇亲王奕譞共有7子。次子名为载湉,即光绪帝。五子为载沣,承袭醇亲王爵。七子载涛,承袭贝勒。所以清朝两代醇亲王,每一代都出了皇帝,也都是父以子贵。 

醇亲王载沣在外表看来相貌堂堂,颇有风采。当年出入宫廷的美国医生曾这样描述说:“他缄默少语,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坚毅,腰板笔挺,虽不及中等身材,但浑身透露着高贵。”
第2个回答  2012-05-20
和慈禧这次见面,还有点模糊的印象。那是由一次强烈的刺激造成的印象。我记得自己忽然陷入了许多陌生人之间,没有了嬷嬷,也没有了我习惯了的那间屋子,尤其可怕的是在一个阴森森的帏帐中,露出一张瘦削的老太婆的脸,丑得要命。据说我一看见慈禧这副病容,立刻号啕大哭,浑身哆嗦不止。慈禧看我哭了,叫人拿冰糖葫芦给我,不料我一把拿过来就摔到地下,连声哭喊着:“要嬷嬷!要嬷嬷!”弄得慈禧很不痛快,说:“这孩子真别扭,抱到哪儿玩去吧!”
摘自(我的前半生)作者溥仪
他们都没什么交集,哪来的爱恨。后来慈禧的坟墓被盗了,慈禧的尸体被赤裸的翻到在地,溥仪当时就很愤怒派人去收拾去,这是作为一个后辈理应的尽孝吧。无关关爱吧,至于恨也没理由呀,溥仪最恨的是共和的国人,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以前从来没把自己当过中国人。你说光绪吗?光绪关他鸟事,他爹还是光绪的弟弟了你看他做过什么表态。他最在乎的是自己满清的统治位置。
第3个回答  2019-04-05

从慈禧夫系来论辈分,溥仪是慈禧的侄儿孙子,从溥仪的母系来说,他又是慈禧的干外孙。

第4个回答  2012-05-12
也许恨多一点,第一,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甘心被一个老妖婆控制,可是他没有办法反抗,第二,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差不多就是败在慈禧手上的,第三,慈禧是造成他落魄成那样的罪魁祸首,要是,我也恨她,呵,据说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有人预言”灭女真者,非叶赫莫属”,当然,原句不是这样的,但意思是一样的,这句话是形容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的,她带着“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咒语出生,更有人说她会灭掉女真的天下,所以后来很多叶赫的女人在后宫都不太受宠,都害怕那个预言,结果咸丰不怕,封了慈禧,最后大清王朝真的败在叶赫那拉族的手里了

溥仪的对慈禧的看法
一、印象:溥仪的对慈禧的印象是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记载了他对慈禧太后的印象,溥仪说:“他第一次见慈禧,因为那天强烈的刺激,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他面对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便立即嚎啕大哭”而慈禧叫人拿冰糖葫芦给他,而他直接扔了...

溥仪一生最恨的四个人是谁,分别做了什么事情?
光绪皇帝死后,三岁的溥仪被慈禧太后选做傀儡皇帝,成为慈禧太后专权的牺牲品,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溥仪根本不需要承受这些莫须有的痛苦,所以说溥仪对这个导致了自己悲剧命运的慈禧太后或许真的是恨之入骨。除了慈禧太后外,袁世凯也是溥仪一生中十分憎恨的人之一。袁世凯原本是清朝的重臣,靠着清朝统治者的看...

溥仪第一次见到慈禧为什么嚎啕大哭
在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傍边有溥仪对慈禧的印象:那时妈妈把我抱到了慈禧太后的面前,由于那时的我受到了惊吓所以对此事印象很是深化。溥仪第一次见慈禧,被吓的嚎啕大哭,说她是一位丑老太太!

慈禧不是罪魁,满清亡国的罪人到底是谁?
但是据历史资料显示,溥仪曾经说过慈禧不是导致清朝走向面亡的罪人,而是另有他人。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各有各的答案,大多数答案都是指向乾隆皇帝,当然大家也都不会否认慈禧所做之事,只是真正的罪人不是她而已。因为与其说是慈禧导致,不如说是她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在原本摇摇欲坠,根基已经不稳固...

清朝灭亡应该怪谁,溥仪,元凶不是慈禧,哪一个人罪大恶极?
1. 清朝的灭亡应归咎于爱新觉罗奕劻。他纵容慈禧太后的奢侈浪费,导致了国库空虚,加速了清朝的衰败。溥仪对此深感不满,认为他是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2. 提起清朝的终结,普遍看法是将责任归咎于慈禧太后。她在位期间,面对外来侵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使清朝迅速崩溃。慈禧太后似乎对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慈禧是宫女,后来有了儿子才上位的,是真的吗?
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都说慈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但是溥仪却不认同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慈禧太后是溥仪的关系是什么?
慈禧太后和溥仪理论上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是溥仪是皇室宗亲之后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按理说慈禧太后不应该立年幼的溥仪为帝,可是就因为慈禧的自私心里在作怪,选择别人,她害怕大清江山不为自己所控,溥仪那会又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怎么说上位之后还得听自己摆布,这样慈禧还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继续掌控...

恭亲王奕欣是慈禧的情人吗,二人为何会反目,慈禧的情人到底是谁?_百 ...
而经过溥仪的讲述和历史溯源可以得知,荣禄是慈禧的内侄,虽然隔了三代,但是善于钻营和讨好的他,只能做慈禧的“走狗”,不可能成为她的恋人。如果荣禄和奕欣不是慈禧的情人,其他人更没有可能。而细心的人发现,慈禧特别喜欢戴一对珍珠耳饰,这对耳饰无论是设计还是材质并没有特别出众,根据考证得知,...

慈禧和溥仪到底是什么关系?
溥仪是慈禧的侄孙子。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慈禧的心腹的亲女儿,慈禧对溥仪的父亲很看重,溥仪的外祖父则是慈禧晚年的重臣,就和和珅之于乾隆的关系,慈禧这样选择养女的儿子,就是表明她想要挑选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溥仪的生母概括 溥仪的生母是瓜尔佳·幼兰,满洲正白旗人,军机大臣荣禄之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