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2-05-12
爱情不是同情,不是怜悯,爱情是站在相同高度的共鸣。而同情、怜悯在某种程度上把对方放在弱者的位置,并没有看到对方蕴藏的力量,也不知道怎么去激发其潜力。因此,源于同情或怜悯的爱,根本就缺乏生命力,也无法让双方感到真正的喜悦和成熟。
茨威格有一部叫《同情的罪》的小说,叙述一个跛脚的伯爵独生女爱上一个青年军官,基于伯爵的恳求及权势,军官没有明确拒绝那独生女的示爱,却以同情心和她交往,一直到女孩发现真相深感羞辱而跳楼自杀,军官才对“同情的爱与罪”悔不当初。
一个女孩爱上一个男孩,只是因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男孩从小家庭很穷困,父母关系也很糟糕,他总是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罪恶,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大学后,也谈过一次恋爱,但女友的父母瞧不起他,不愿意接受他,他在备受打击之后无奈地离开。正在他失意落魄的时候,这个女孩与他相遇了。因为受他故事的感动,她爱上了他。可不久之后,女孩便感受这种关系所带来的“折磨”,男孩的性格让她非常难受,可女孩还是不忍心离开他,因为“认识他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电影,张国荣演的《阿飞正传》,我不想让他成为阿飞,更不想让他有那么悲惨的结局。我想帮他解开心结,可又不知道怎么做。”
她试图扮演一个拯救者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爱”的殉难者。但她的牺牲,是否真的能够拯救对方呢?这是很成疑问的。
费尔巴哈 说:“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我们看到有些人,自身经常愁容满面,可却还总是担心怎么使他人幸福,试图想做一个拯救者。”如果你没有办法拯救自己,你所付出的爱情也不能拯救他人。如果你能够感受到爱的力量,你的爱情就可以振奋他人,可以拯救一颗颓废甚至绝望的心,使人有更大的勇气去成就生活和事业。
那些试图扮演拯救者的人,实际上是某种自恋心理的反应,他们夸大了自己在对方生活中的作用。在爱情之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这种自恋心理。真正的爱情是平等的关系,既没有一个人处于特别的优势,也没有一个人处于特别的劣势,既没有一个施恩者,也没有一个可怜者,更没有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附属品和配角。在爱情之中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完全奉献出来,而失去自己,而是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而使双方都丰富了自身的价值,我们被激励,并同时能够激励对方。
爱是对生命力的激发,表现出人的活力和潜能。一部电影中女主公对男主人公说:“即使你全身不能动弹,只剩下了微笑,在我的眼里,你仍然是世界上最强的男人。”
第2个回答 2019-09-01
我想她是想重新跟你在一起,可是又因为父母的原因不敢明目张胆地在一起。她还是喜欢你的。非常明显。
第3个回答 2012-05-12
她想和好如初,所以,如果你还爱她,就和好;如果你不爱了,就不要做朋友,否则会耽误她
第4个回答 2019-04-12
如果你还想继续跟她在一起
就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完善自己
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不要做朋友了
那样拖泥带水的对你们两人都不会有好处
看你前女友的意思貌似对你还有点感情
不然她也不会想和你做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