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根谈读书的几个问题

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谁能具体解释一下?
多读史、诗就可以使人变聪明吗?
另外逻辑修辞是什么?看什么书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那
多谢!答的好我会再加分的
别发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意思吗?

第1个回答  2007-12-28
不能
第2个回答  2007-12-28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近代英国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人物之一。其主要著述有:《人生随笔》、《神圣的沉思》、《关于善与恶》、《学术的进步》、《新工具》等。培根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说“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黑格尔曾经说:“培根所真正关心的是现实而不是理论。在这一点上,培根可以说是他的民族的典型。”诗人雪莱曾这样称赞培根的随笔:“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培根的确在方法论、新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当然,他的哲学也因充满了神学而表现出不彻底性。

掌握本文中培根聪明而美妙的言论和他的价值理想,欣赏作者简约、朴素、准确的文风,以及文章围绕一个中心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论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简明、精炼、畅达,特别是对博喻的运用。
第3个回答  2019-05-16
“惰”指懒惰,很可能指精神上,即只读而缺乏思考;“藻饰”指华丽的辞藻修饰,大放阙词;后面整句好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即事实理解,否者书就显得空洞。如有疑问请追问。
第4个回答  2020-02-18
近代意义上的英国民族历史为时不长,然而自乔叟以来,英国文学的名篇佳构却层出不穷,各类文体领域均有大家屹立。不过,假如有人问:哪一种文类最能代表英国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呢?那么,我个人倾向于选择“随笔”这一文类。随笔的写作更多地是人生阅历、智慧学养、情感性灵的自然流露,人为的痕迹很少,所以,我们若要了解英国人的秉性,那就有条捷径可走——读英国随笔。这里我愿意再聊聊随笔名家培根的名作《谈读书》。
弗兰西斯·培根生于伦敦一贵族家庭。他天纵奇才,12岁便入剑桥大学研习神学、法学及经院哲学,毕业后去英国驻法国使馆供职。1597年返回英国,此后在英国政界却饱经炎凉世态,摸爬滚打了20年。然而政坛险恶,风云难测,他在1621年卷入了一桩宫廷阴谋,遂被罢黜,从此专研学术。1626年因做低温防腐实验而不慎受寒致病,离开了人间是非之地。除了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他所撰写的随笔也因透彻警辟、幽默隽永、意趣盎然和风格独具而享有了世界性的声誉。
《谈读书》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
“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须认真阅读、仔细消化。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第四,是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辨,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正如治病理当对症下药一般。
此外,人只能在某一有限时空之中生存,故其人其书总难免缺漏之处,后人站在前人肩上,往往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前人,但是前人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永远不可鄙薄。因此,文章还提醒我们,读书时虽不可尽信书上之言,然而也不能存心诘难作者。批判的阅读精神正应落实到宽容的接受态度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最后,此文还有一可书之处,即其文风简练,措辞精到,与其思想稳健警辟的特点恰好相配,王佐良先生的译文雅驯流畅,凝炼干净,是译界公认的一流译品。总之,斯人、斯文、斯译使《谈读书》完全属于培根自己所说的少数值得仔细品味、认真消化的作品之列。

【谈读书】培根 的几个问题
1.第一层:读书足以……到全凭观察而得之。层意:读书的目的。第二层:“读书时”……到“使能无知而显有知”。层意: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到最后。层意:读书的作用。2.怡情、傅彩、长才。我认为还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扩大见闻。3.指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谈读书 培根 阅读答案哪一句是排比句
1.答案要点:第一问:作者终于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母亲所做的事情;第二问:作者读懂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并对母亲的悲伤有了更深的理解。(共3分。共2问。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2.答案要点:①浓厚的兴趣爱好。例如:着装、读报纸、钟爱球赛。②幽默的性格。例如:看“我”成年后的演出,以别样的...

谈读书培根怎样理解作者的读书观
1、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此为作者的读书观.读书,“读”是为了思,要把书看做一个整体来读,不能全部相信书上的内容,应该结合自己的思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内涵的一部分。2、《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培根论读书谈论了哪些方面
培根的《论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相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的问题。《培根论读书》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今天,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想,做到爱...

<<培根随笔>>的疑问
<培根随笔>中的<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应该是这样没错的···...

《谈读书》是围绕什么中心谈论读书这个话题的?哪些看法给你的印象最...
弗朗西斯·培根 的《谈读书》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 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 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

谈读书 培根 两个问题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培根在《谈读书》中是怎样论及读书方法的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

培根《谈读书》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主要是三个方面:1.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2.阐述读书的方法。3.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谈读书》培根受到的启发
启发如下:1、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2、读书重在运用,读者读书态度有别;3、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4、读书讲究方法,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