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 《六幺令》 赏析

最好能详细点,要讲诗……
作者介绍,译文可以不用,能不能有详细的介绍(比如重点字词、涉及手法什么的)
多谢多谢!

  六 幺令

  【宋】李纲

  次韵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释】

  (1)《碧鸡漫志》:《六幺》一名《绿腰》,一名《乐世》,一名《录要》。或云,此曲折无过六字者,故曰《六幺》。

  (2)次韵:步韵,和诗时用原诗的韵作诗。

  (3)贺方回:即贺铸 (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

  (4)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5)苒苒(rǎn rǎn)

  (6)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喻指环境险恶、困难。途远:路途遥远。指达到目的所费的时日非短。

  【作者】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金兵逼近京师汴京,纲以尚书右丞为亲征行营使,号召各路勤王。高宗即位,拜右相,上十议,力主抗金,为黄潜善所沮,罢至鄂州居住。绍兴二年,除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后又多次被罢黜。绍兴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次年卒(于福州),年五十八,谥忠定。《宋史》有传。有《梁奚谷先生文集》一百七十卷、有《梁奚谷词》一卷。存词五十多首,其七首咏史词很出色,内容生动,形象鲜明,风格沉雄,气势劲健。作者借古喻今,充满了抗战豪情和爱国赤心。嘉熙元年刘克逊跋其词,谓“豪宕沉雄,风流蕴藉,所谓进则秉钧仗钺,旋转乾坤,不足为之泰;退则短褐幅巾,徜徉丘壑,不足为之高者”。

  要理解李纲这首词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对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李纲的一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战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进犯,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于逃避时,李纲曾刺臂血上书,力主抗战。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后为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京,李纲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登城督战,杀数千人,乃退”。(《大金国志》)主和派李邦彦等罢李纲以谢金人。南宋高宗即位,一度起用李纲为相,李纲积极备战,敌不敢犯。后因高宗听信投降派谗言,李纲在位仅七十五天,又被罢免贬斥。到绍兴二年(1132),才被任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徙洪州。晚年虽被起用,乃系外任,已无权过问朝政。

  由李纲的一生经历,可见他随着朝廷和战两种势力的激烈冲突,在他的宦海生涯中掀起了狂涛巨浪,他也在这起伏不定的浪涛中浮沉。一腔忠贞愤懑的爱国热情就倾注于词中了。

  这首《六么令》大概是在南渡初期,李纲遭到贬谪后作的。借金陵怀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不屈不挠,坚决抗金的决心。

  上片写金陵怀古。“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千里长江,滚滚东去,纵目四望,江阔云低。杜甫就曾经感叹“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苏轼也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李纲对此,自不免兴起怀古之情。“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南朝陈后主创制的《玉树后庭花》,早已歌声沉寂,再也听不到了。听到的只有那古寺稀疏的钟声,回荡在这千里长江上空。《玉树后庭花》是当时淫靡之音的代表。歌声的沉寂标志着陈朝的灭亡。几杵疏钟,时断时续,渲染了寂寞苍凉的怀古气氛,唤起人们“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感觉,从时间与空间上构成特定的情境。想当年,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曾建都建康(金陵,今南京市),国祚都较短暂。六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君主都胸无大志,穷奢极侈,不图振作,淫乐无度,终于导致了六朝一个接一个地覆灭,如同梦幻。晚唐诗人李商隐深有感概地说:“三百年间同晓梦”(《咏史》),韦庄也曾叹息“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所以,词中感叹“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时光流驶,岁月惊心,如今,因年代久远,战争的痕迹已经泯灭了,豪华销尽了,“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桂枝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几见银蟾自圆缺”。银蟾,指月亮。作者认为只有天上的明月,阅尽人间的改朝换代,盛衰兴废,不管“歌沉玉树”,“繁华销尽”,她照样年年月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她,是历史的见证。这意思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颇相类似。
  上片的怀古不是为怀古而怀古,不是为六朝的覆灭唱挽歌。在怀古的背后,寄托着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提供的历史教训,希望南宋统治者能以六代兴亡作为历史的镜子,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其忠贞之情,可昭日月。

  下片即景抒情,“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森,茂密;发,指毛发。《江树森如发”,指江树茂密如发。“潮落”二句由上片写景怀古过渡到下片的即景抒情。鄱阳临近鄱阳湖,湖水流入长江,联系到上文的“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因而联想到“潮落潮生”,自己也心潮起伏,心事浩茫。想到自己屡遭贬斥,身为迁客,有谁怜惜我“老大伤名节”呢?“老大伤名节”的核心仍然是指自己年华老大,屡遭贬谪,抗金之志未酬,未能做到功成名就,深为浩叹。但他表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岁寒”,见《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志应难夺”,化用《论语》:“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的意思。李纲是说,虽然“岁寒”(喻环境险恶、困难),但他要象松柏那样青苍挺拔,不畏冰雪侵凌;虽然“途远”,要赶走金兵,不是短期内可达到目的的,但他不怕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不管环境多么险恶,不管达到目的的道路有多么漫长,他决定坚持到底,矢志不移。

  结句“独立渔翁满江雪”。化用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诗句。柳宗元被贬永州,身为迁客,以顶风傲雪的渔翁自喻。李纲感到自己与柳宗元有某些相似点,故亦借用渔翁形象自喻,让读者从一个渔翁傲然独立江头,不怕满江风雪的艺术形象去领会他那种顽强的战斗精神。

  这首词与作者于宣和三年(1121)所写的《金陵怀古》诗四首有某些类似处。如:“玉树歌沉月自圆”,“兵戈凌灭故城荒”,“豪华散尽城池古”。

  【鉴赏2】

  这首词写于南渡初期(南宋初年)遭贬后,词中借金陵怀古之题,抒郁结于胸的忠愤不平之气、坚持抗金报国之志,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不妥协态度。

  作者由浩渺的千里长江,发出对当朝兴亡的感慨,联想到中原沦落、身遭排挤的现实,表过了抗金复国之志“难夺”。全词怀古伤今,慷慨多气,耿耿报国忠心都跃然纸上。

  上片极写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沧桑,写出了历史的无情。起二句点出金陵的地势特点:长江千里奔来,浩浩荡荡,江面宽阔,有“天堑”之称。也许是这一特有的地理条件,使金陵成为佳丽地、帝王州,然而长江犹如历史,也是最无情的,它不舍昼夜,奔腾到海不复回,带起了它所能带走的一切,“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从不同的侧面写六朝的消声灭迹。“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记下了这座古城的历史的足音,风靡一时的淫哇低唱已不复闻,只有疏缓的古寺钟声还,感慨深沉。“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如今这些亡国之音再也听不到了,自然意味着六朝的消失。“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接着从时间上慨叹六朝兴亡变化之速,至此又已过去了数百年。岁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惊吗?“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是从金陵的形迹上看六朝的无影无踪的。兵戈,指战争;改朝换代时进行的战争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华一扫而光,但见天边的月亮仍自管圆了缺,缺了圆。这与刘禹锡写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同,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衬出历史与时间的无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现词人的身世之感,抒写自己的抗战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从眼前景物落笔。鄱阳(今名鄱阳)临鄱阳湖,湖水通长江,从湖水的涨落联想到江潮的起伏,并与首句“长江千里”相应。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树。这两句体现了他对景神驰,心潮起伏的情状。于是发出深深的感慨:“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意即谁能体谅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挤打击,贬斥到此的一个迁客呢?人已老大,而声名节操尚未确立,能不悲伤吗?以下五句即缘此生发,表明坚贞不屈的立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直抒胸臆。“岁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远”,指达到目的所费的时日。此二句说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道路多么遥远,我的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战到底的意志决不改变。结三句却变换一种方式,用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表明自己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诗所塑造的渔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结,不仅将作者的磊落之气、坚贞之节表露无遗,而且神思旷远,颇有余味。

  此词虽先敷设一层悲愁暗淡的色彩,却不掩抗金报国的豪气,上片的低沉、顿挫、悱恻与下片的高昂、慷慨、豪迈水乳交融,意脉贯通,表达了作者悲愤中奋起的志向。全词气氛清冷,场面阔远,意境深远,格调刚毅。写景文字不多,但颇具特色,景物立体感强,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词中抒情手法多种多样,既有直接的议论抒情,又有间接的以景抒情。作者吊古怀今,表达出忧国伤怀的思绪和感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0
六幺令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李纲《六幺令》 赏析
这首《六么令》大概是在南渡初期,李纲遭到贬谪后作的。借金陵怀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不屈不挠,坚决抗金的决心。 上片写金陵怀古。“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千里长江,滚滚东去,纵目四望,江阔云低。杜甫就曾经感叹“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苏轼也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李...

《六幺令》(李纲)
(李纲)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六么令:...

以江水为意象的诗句和赏析
长江之水绵延千里,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令人叹为观止。在李纲的《六幺令》中,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江水的辽阔与浩荡。杜甫在《梅雨》中写道:“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细雨蒙蒙,江水悠悠,景象宁静而深邃。贾岛在《题长江》中描绘了“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的场景,江面上的雨后明月,星辰闪烁...

关于长江的古诗
李纲在他的《六幺令》中写道:“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长江的浩渺,更展现了其无穷的韵味。王维的《汉江临眺》则赋予了江水新的生命:“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他的诗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杜甫的《旅夜抒怀》中也提到了长江:“星...

南宋四名臣文学特点
他的词作如《六幺令》、《水调歌头》等,深沉雄健,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抗敌意志。李光,字泰发,号转物老人,以直言敢谏闻名,官至参知政事。他的《喜适莺·真宗幸澶渊》词,借宋真宗的历史故事,激励宋高宗对抗金人,展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和战斗精神。赵鼎,字元镇,善文词,他以《...

急求北宋名将李纲的诗,谢
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映衬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五年,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水龙吟》、《永遇乐》、《江城子》、《念奴娇》、《雨霖铃》、《喜迁莺》、《望江南》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映衬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关于长江的古诗
1、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幺令》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用诗来描写长江
1.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六幺令》宋. 李纲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登高》唐. 杜甫 3.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明. 杨慎 5.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赠升州王...

有关颂扬长江的诗词
1.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六幺令》宋. 李纲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登高》唐. 杜甫 3.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明. 杨慎 5.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赠升州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