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从小学儒习礼,十五岁入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约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孟子在邹鲁一带收徒讲学,门生数百人。
孟子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
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不再出游,而在家乡兴学办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孟子把气节也十分看重,“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这种嗟来之食,孟子应该是不屑一顾的。
后世纪念: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子有庙奉祀始于宋景祐四年(1037年),创建于邹县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前。后迁于现邹县城南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孟子从小学儒习礼,十五岁入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三十岁到四十岁间,孟子在邹鲁一带收徒讲学,门生数百人。
孟子生活的时代,各国诸侯最盛行的学术是兵家、法家。面对诸侯间的争战,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救世理想,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主张,他在齐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
公元前329年,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意思是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不久,孟子接受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稷下学宫”,成为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度前往齐国,被齐宣王聘为客卿。
孟子在稷下学宫吸收各家之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很大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分歧。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孟子便离开齐国返归邹国。
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不再出游,而在家乡兴学办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推崇,确立儒学嫡系传人之地位,东汉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元至顺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
扩展资料: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出生于邹城市北凫村,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想把“仁政”的理念推行于国家统治之中,造福于百姓,他在战乱时,周游各国。孟子到齐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接受,于是他离开了齐国。
孟子53岁时来到了魏国,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来魏国齐国发生了战争,后来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不喜欢梁襄王,于是离开了魏国。
孟子于公元前318年再度来到了齐国,孟子受到了齐宣王的礼遇,但是齐宣王只是尊重孟子的德行,并不打算实施他的政治措施,孟子再度离开了齐国。
孟子再游宋时,宋君偃早已自立为王。”孟子说,汤、武行王政,他们的征伐,是从水火中拯救百姓,诛杀残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无敌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他又离开了宋国。
不久,孟子回到了鲁国,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孟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是天意所为,于是不再出游。
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继承“仁政”,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设立学校,进行全民教育。
他还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扩展资料:
孟子在各国游历的时候,备受尊重,来访者络绎不绝,有人曾建“先师庙”,并把村名改为孟子的名字,来纪念他。
孟子的代表作品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谁能告诉我孟子的生平简介呢?
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主要经历:孟子受业于孔子的门人。学成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国、齐国、宋国、滕国等。但他不得重用,所以他的主张没有得到实行。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生平事迹(孟子的生平事迹300字)
1、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出生于邹城市北凫村,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想把“仁政”的理念推行于国家统治之中,造福于百姓,他在战乱时,周游各国。孟子到齐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接受,于是他离开了齐国。3、孟子5...
孟子生平的主要经历
7. 孟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善。他的经历与孔子相似,都曾周游列国传播思想,但由于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未受多数君王接纳,其思想传播历程曲折。8. 孟子非常重视气节,他认为接受不义之财是可耻的,“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 后世为了纪念孟...
孟子的生平事迹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孟子从。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孟子的生平经历,简略点儿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
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 邹城市)人,三岁时父亲逝世 ,孟子便与母亲 相依为命 。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 ,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 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 ,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 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 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
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孟子从小学儒习礼,十五岁入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约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孟子在邹鲁...
孟子生平和主要经历??拜托各位了 3Q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
与孔子并称为“孔孟”的孟子,他的生平有哪些优秀的事迹
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不久,孟子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