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到底是死了还是?我查了很久都没有确切答案!求指教

如题所述

.
现在肯定是死了呵。
靖难之战中,他究竟怎样了?是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疑案。正史记载烧死了;野史多说逃出做了和尚。今人多有考证建文帝当时没有死的,但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谁也说不清——这就是结论。
===========野史所载,多似此:.

《碧里杂存●上卷》

○建文君

  白下故老为余谈建文旧事云:建文君,人皆言其自焚,非也,实逃也。盖其初诞时,以月晦日生,圣祖闻之不怡,诏免称贺。髫年时,圣祖夜梦内庭左右楹柱,有黑白二龙,绕之而斗,左黑者胜。明日偶见燕邸与皇太孙各抱一柱而嬉,燕邸左焉,圣心固巳疑之。稍长,因阅御马,出一对句试之,曰:“风吹马尾千条线,”太孙对曰:“雨湿羊毛一片毡。”燕邸曰:“日照龙鳞万点金。”圣心益异之。盖真气惊人,固非凡矣。圣祖已知天命,乃封锁一箧,密召太孙,谕之曰:“汝他日遇有大难,垂死之际,方许开视。虽有小灾,不可开也。”壬午岁,靖难师至,乃开箧。有僧衣帽一副,度牒一纸,剃刀一具而已。遂夜削发,纵火焚宫,从大隧中出而去。有司以自焚奏。此其顺天知命,见机保身,不忍以土地杀人,隐德可嘉也。至正统中,云南布政使司有老僧华颠,杖锡从甬道入至堂,南面而立,曰:“吾即建文帝也。今吾年八十,彼已传四朝,事既定矣。吾有首丘之怀,故欲归耳。汝等可为奏闻。”因袖出一诗,云:“沦落西南四十秋,归来白发巳蒙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藩臣因奏送至京,旧人皆物故,无能辩其真伪。有一老宦者曰:“吾能验之,请出左足观焉。”持其踵悲恸。盖当时宫中侍浴,足底有黑子,可识也。朝廷亦善处之,获考终焉。
.
=========================
.
《野记》[明]祝允明
.

  建庶人国破时,削发披缁骑而逸。其后在湖、湘间某寺中, 至正统时,八十余矣。一日,闻巡按御史行部,乃至察院,言欲入陈牒,门者不知谁何,亦不敢沮。既入,从中道行,至堂下坐于地,御史问:“汝何人?讼何事?”不对。命与纸笔,即书云“告状人某姓,太祖高皇帝长孙懿文太子长子”以付。左右持上,御史谓曰:“老和尚事真伪不可知,即真也,吾与汝无君臣分,不得行此礼。虽然,汝老如此,欲复出何为乎?”曰:“吾老也,无能为矣,所以出者,吾此一把骨当付之何地邪?不过欲归体父母侧尔,幸为达之。”御史许诺,命有司守护,飞章以闻。上令送京师。
  至,遣内竖往视,咸不识。庶人曰:“固也,此曹安得及事我为?”问吴诚在无?众以白上,上命诚往。诚见庶人亦迟疑,庶人曰:“不相见殆四十年,亦应难辨矣。吾语若一事,昔某年月日,吾御某殿,汝侍膳,吾以箸挟一脔肉赐汝,汝两手皆有执持,不可接,吾掷之地,汝伏地以口嚃取食之,汝宁忘之耶?”诚闻大恸,返命言信也。上命迎入大内某佛堂中养之,久而殂云。
  或曰庶人削发乘马,自朝阳门出,至河南居某寺,寺僧亦不之知。一日,有盗劫寺,俄而一文官一武弁同来捕,围其寺,且将屠之,僧徒忧。庶人大书黄布掷出,曰:“圣旨令官军散。”二官执而问之,庶人道其实,乃闻于朝。命某二官往迎取,驿赴阙下,置之禁中,时正统间事,与前闻异辞。或又云在沐黔公府后,乃沐为奏还,非也。或又曰其出由地道。
========================
.
祝你愉快!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9
千古谜案,你要是靠查能得到结果,那么这么多历史学家还研究争论个什么劲呢?朱棣派过两个人找朱允文找了很多年,一个是胡濙,他负责孤身一人在国内秘密寻找。还有一个就牛X了,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去海外寻找朱允文。据各种史料来看,似乎像是被胡濙找到,因为他在很多年之后的一个深夜找到熟睡中的皇帝朱棣密谈,他当时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寻找朱允文,而且半夜找皇帝,没大事谁敢干这种事。因为朱允文是朱棣的一大心病。而且朱棣第二天心情似乎不错。所以可以推断胡濙找到了活的朱允文,朱允文可能说了不想要这江山了,让朱棣安心做皇帝。又或者胡濙亲手把朱允文干掉了。但是后者的可能性不太大,那样的话,估计胡濙怎么也得带点朱允文的信物让朱棣安心吧。而那次他好像是空手见朱棣的。上述只是我个人推测,不是史实,史实估计永远也没法证实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0
死不死对朱棣来说都没关系,当皇帝的时候都玩不过一个没有军权的藩王,何况还是下台了的,当然如果死了的话那肯定更好,其实说郑和下西洋就为了找朱允炆,我觉得不太可能是朱棣干的事情,朱棣也算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不可能这样干的,个人感觉是朱棣为开海贸易的一次破冰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