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翻译就可以了 我找都找不着

聂以道在江右一邑任官,贤良的母亲推却拾来的遗失的钞票.一天有一村民早上出去卖菜,途中拾得十五锭至元钞.回到家里拿给母亲.其母生气的说:难不成是你盗来欺骗我的?就算有遗失,也不过是三两张而已,哪里有一束的道理呢?更何况我们家从来没有遇到这种事,灾祸很快就要来了!你立刻去送还失主,不要牵累到我们呀!
(母亲)再三地劝说,她的儿子还是不听.母亲说:如果真这样,我必须去告诉官府.
儿子说:拾到的东西,送还给什么人呢?
母亲说:只要在原来拾到东西的地方等候,一定有失主来寻找的.儿子于是遵照母亲的话带失物前往.一会儿,果然见到有寻钞的人.那个村民本来心地淳朴质直,竟然没有问那人丢了多少钱就把钞票还给那人了.旁边围观的人都叫那人分点钱给村民作为赏励,失主反说:我原来是三十锭钞,现在只有一半,哪有赏他的道理?"于是争吵起来,最后吵到衙门.聂以道细问村民,他的话可信.又暗地里传来他母亲审问,证词一致,于是让他们两个各自陈说,失主确实失了三十锭,拾得者确实是拾得十五锭.文状在官后,但却告诉失主说:这不是你丢失的钞票,一定是上天恩赐给这位贤良的母亲用来养老的.如果是三十锭,就是你的钞票.你到别处去寻找吧..
于是就把那些钞票给那俩母子,听到这件事的人都拍手叫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5
陶宗仪
陶宗仪(1329~约1412)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今清陶乡)。父陶煜(上虞县尹)、叔陶复初(书画家)。元至正八年(1348)三月,赴考进士,因议论政事而落第。八月,黄岩方国珍起义,陶为避兵出游浙东、浙西,向张翥、李孝先、杜本学习经文诗词,向舅赵雍学书法。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教学之暇,与弟子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十瓮。至正二十六年(1366),整理成《辍耕录》30卷,记载元代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中年以后,有大量诗作表达魂牵梦萦思乡之情。有“风景不殊乡音远,梦归夜夜浙江船”,“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之句,回乡祭扫诗曰:“江汉悠悠为客流,先茔回首泪滂沱。”
明洪武四年与六年(1371、1373),朝廷诏徵儒士,知府两次荐举,陶宗仪均以病辞,说:“为巢父,为许由,为严子陵,击壤而歌,以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宋濂说:“九成之意,以为一家不可以俱仕,恐妨进贤之路,故力辞之。”晚年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诸生赴南京礼部,学生考中甚多,帝赐钱钞于陶。建文元年(1399),已两鬓如霜,儿孙满堂,重阳赋诗:“重阳佳节古今同,老我凄凉思不穷。醉把茱萸怀弟妹,不知乌帽落西风。”约在永乐十年(1412)卒于松江。
陶宗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作除《辍耕录》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书法理论与历史的《书史会要》9卷,汇集汉魏至宋元时期名家作品617篇,编纂《说郛》100卷,为私家编集大型丛书较重要的一种。还著《南村诗集》4卷、《四书备遗》2卷,以及《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

附:生卒考
陶宗仪生卒时间,在《明史》和历代《黄岩县志》、《松江府志》中均无记载。明初学者孙作《沧螺集》中《陶南村先生传》载:“先生冲襟粹质,洒然不凡,少举进士第,一不中,即弃去。”参加考进士时间是哪一年?元四大画家王蒙(与陶宗仪是中表兄弟)《南村草堂图》后有隐士张枢题《南村赋并序》:“二十有志于功名,执笔论当世事,主者忌之,即拂衣去。将返乎天台(即黄岩)守先垄,适寇砦于乡,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松江)。”说明陶宗仪在20岁考进士会试,因直言政事被考官所忌而名落孙山。“适寇”,是指元末方国珍起义。《明太祖实录》记载方国珍起义时间是元至正八年(1348)十一月,“旬月间,得数千人,劫掠漕粮,执海道千户。”又据《续资治通鉴·元纪二十五》载:“至正八年三月癸卯,帝亲试进士二十有八人。”陶宗仪即参加这次会试,遭忌而未中,落第后,“将返乎天台守先垄”,因陶宗仪家乡清阳陶与方国珍家乡洋屿相隔数里。于是“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这一年,陶宗仪20岁,据此推算,陶宗仪生于元天历二年(1329)。
《明史》记载陶宗仪晚年于“(洪武)二十九年率诸生赴礼部试读大诰,赐钞归,久之卒。”《南村诗集》中《己丑十月廿八日,得乡人林序班公辅寄声,报舍弟梦臣没于道,未知月日地》,诗曰:“白下相逢日,于今十二年。江湖俱老矣,风雨独凄然。”“己丑”即永乐七年(1409)。这是《南村诗集》标明时间的最后一首诗。又据《陈眉公书画史》所载,明初王冕为陶宗仪《飞白竹图》题词,署“己丑岁夏五月廿二日”,说明陶宗仪至少活到永乐十年之后。
第2个回答  2007-12-22
你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啊
麻烦说明白点

“凤头、猪肚、豹尾”出自哪里?
出自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译文:作乐府也有它的专门方法,那就是文章的起头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采。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文章的结尾要转出别意,宕开警策,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记录了哪些史料?
《南村辍耕录》简称《辍耕录》,共三十卷,五百八十五条,二十余万字,属于历史琐闻笔记。作品以元代为主,宋代为次,有的是陶宗仪所见所闻,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宋元两朝的典章制度、史事杂录、文物科技、民俗掌故等等,还有小说、书画、戏剧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

《南村辍耕录》 陶宗仪翻译
途中拾得十五锭至元钞.回到家里拿给母亲.其母生气的说:难不成是你盗来欺骗我的?就算有遗失,也不过是三两张而已,哪里有一束的道理呢?更何况我们家从来没有遇到这种事,灾祸很快就要来了!你立刻去送还失主,不要牵累到我们呀!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陶宗仪一生勤于著作,除《南村辍耕录》外,还著有《南村诗集》(4卷)、《国风尊经》(1卷)、《沧浪棹歌》(1卷)、《书史会要》(9卷)、《四书备遗》(2卷)、《印章考》(1卷)、《淳化帖考》(1卷)、《兰亭帖目》(1卷)等多种。他还将前人...

采生折割的《南村辍耕录》
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三中亦记有一个完整的典型案例,原文十分长,但颇具典型性,所以仍然不怕累赘全引于下:中书省准陕西行省咨、察罕脑儿宣慰司呈:八匝街礼敬坊王弼告,至正三年九月内,到义利坊平易店,见有算卦王先生,因问来历致争。当月廿九日夜,睡房窗下似风吹葫芦声,不...

读懂天台山|《南村辍耕录》中的天台典故
《南村辍耕录》这部明代陶宗仪所撰的杂记,虽然被批评为俚俗戏谑、猥亵鄙秽,但其对元代法令制度和东南兵乱的详尽记录,以及对书画文艺的丰富考证,使其在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书中涉及天台的典故包括岳飞墓的修缮、兰亭集刻的流转、贞烈郭氏的英勇事迹和杨贞妇的守节。尽管书中存在瑕疵,但其对于...

辍耕录陶宗仪
与好友如袁凯、邵亨贞等人品茶论道,或泛舟游历。陶宗仪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与知己交谈时,论古今人物,滔滔不绝。他勤奋读书写作,即使在田间劳作也不忘记录,积攒的资料经过10年的积累和编纂,最终成就了30卷的《南村辍耕录》。关于他以树叶作纸的传说,虽有争议,但其勤奋精神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南村辍耕录著作简介
《南村辍耕录》,又名《辍耕录》、《南邨辍耕录》,是明代学者陶宗仪撰写的一部笔记体著作,全书共三十卷。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珍贵史料,涵盖了掌故、典章、文物,以及小说、戏剧、书画和诗词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书中所收录的许多信息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

《南村辍耕录》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什么内容?
《南村辍耕录》这部书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有掌故、典章、文物,还论到小说、戏剧、书画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问题。《南村辍耕录》亦名《辍耕录》。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著。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学识渊博,明洪武中曾任教官。元末避乱隐居松江农村...

辍耕录简介
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关于元朝历史的札记作品,原名《南村辍耕录》,共计三十卷。该书由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撰写,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陶宗仪自幼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因此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有造诣。在元末战乱时期,他避居松江华亭,闲暇之余,便记录下所见所闻,这些笔记后来由他的门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