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冬天晚上出虚汗

我是男生18岁,,,晚上睡觉会出虚汗今天早上还连床单都弄湿了!
这是怎么回事???

  辨识虚汗: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具有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可散热降温、减少中暑。中医认为,汗是人体津液受阳气作用蒸发从毛孔排出的液体。生理性多汗见于炎热的天气、过高的室温、过厚的衣褥或精神紧张等情况。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是中医对一些常见的异常出汗现象所作的解释:
  自汗:不因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亢患者。
  虚汗:顾名思义,这种多汗乃因体虚所致,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成人也会出虚汗,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产后妇女体质特别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
  盗汗:是中医学上的一个病证名,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出盗汗的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汗量相差悬殊很大。其中,重型盗汗病人往往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学认为,自汗和盗汗都属于虚汗。

  治表固本: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将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治疗虚汗症,首先应找出导致虚汗的原因,如果是因疾病引起,应在止汗的同时积极治疗疾病;如果是病后体虚,则应在止汗的同时加强调养,适量活动,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对于原因不明的虚汗,最好请医生帮助找到原因。
  由于虚汗症由来已久,我国民间总结出了大量药食两用的止汗方。如用太子参8-10克,红枣6颗,加一大碗水煮开后小火煎10分钟,稍微当茶喝,每天一次;桃未成熟的干果名碧桃干,有止盗汗、虚汗的功效。药物方面,据了解,目前用于治疗虚汗症的药物尚不多,其中以广州奇星药业生产的“虚汗停颗粒”较为有名。该药以宋代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的“牡蛎散”为基础,经对原处方进行调整和改进,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尤其对气虚或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效果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在止汗的同时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补钙、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出汗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具有调节体温,调整体液.排泄机体内废物的作用.出汗可以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以防止一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出汗还可以散热降温,减少中暑等症的发生.小儿由于是纯阳之体,加之活泼好动,所以容易出汗,即使在入睡时也常微微出汗,这是正常生活的生理状态.若排除了天气酷热,衣着过多,感冒发烧等情况,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或熟睡时,小儿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出汗较多,则是病理状态了.中医任为,这种出汗都是因虚而起,故称为虚汗,出虚汗对小儿的影响与危害尤大,因为儿童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所以出虚汗更容易导致肺气虚,脾气虚脾肺两虚.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出汗多会导致机体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常出虚汗的孩子不仅食欲下降,睡眠不稳,夜间啼哭,大便秘结,严重时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所以,家长对出虚汗的孩子应积极地调理,决不要掉以轻心.
  冬冬白天,夜晚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这种情况为虚汗中的自汗.多因阳虚引起.自汗的宝宝常容易感冒,身体疲倦,面色苍白或怕冷.此时治疗以益气固表止汗为大法.
  推荐食疗方;
  1,取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
  2,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廋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
  3,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枣6克,桂圆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汤,吃枣与噶桂圆肉.
  与冬冬不同,悦悦在清醒或活动的时候出汗不算多,可一睡觉就会大汗很多,尤其是头部出汗更多,头发象水洗过似的,枕巾也湿漉漉的.因为她爱出汗,妈妈每晚都要醒两三次,她担心悦悦出汗后踢被子会着了风寒.悦悦这种情况属于虚汗中的盗汗.盗汗多是阴虚所致.盗汗的宝宝除睡觉时出汗外,还会表现为手脚心热,口干易渴.盗汗以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
  推荐食疗方;
  1,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小麦仁15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后,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取沙参4克,黄精6克,麦冬3克,小麦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共炖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多汗(虚汗、盗汗)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多汗症是出汗过多的一个医学术语,就是人体出汗异常多,有的患者还低热或怕风。尽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肥胖、糖尿病、结核病等,可以引起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引起。如果患者作了各种检查,没有问题,就可以确定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药物“植物神调胶囊”可以很快治愈。

  典型病例
  吴涛,男,30岁,大冷天,却冒汗,一脱衣服就感冒,很多医生说他虚,患者想不通,30岁的人正值壮年,何来虚,虚汗停、补肾药物吃了不少,就是无效。后来听我院程医生分析,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汗腺的控制失灵,所以才出现不正常的出汗,患者恍然大悟,在医生的建议下,小心翼翼的买了一瓶“植物神调胶囊”,结果奇迹出现,5天的药下来,身上再也不冒大汗
  内虚和外虚 ,虚可食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2
睡眠中出汗为什么称盗汗,有何表现?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小儿盗汗如何防治?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此外,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任何灵丹妙药。

怎样用脐疗法治疗盗汗?
运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在古今医学文献中介绍的很多,并且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实践证明疗效确实肯定,尤其是对小儿盗汗症,收效更为满意。下面介绍几则治盗汗的脐疗方: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五味敷剂: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据《陕西中医》1985年第5期介绍,用本方治疗小儿顽固性盗汗118例,连敷3次,盗汗即止者48例;5次汗止者31例;6次汗止者21例;无效 6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例)。愈后再次复发盗汗,使用本方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以上二方,均安全有效,盗汗者不妨一试。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第2个回答  2007-12-24
你是盗汗,你仔细看看吧.祝你健康.

睡眠中出汗为什么称盗汗,有何表现?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小儿盗汗如何防治?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动量过大,或饱餐高热量的食物导致夜间出汗,就应该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儿的夜间大汗,是由于室温过高,或是盖的被子过厚所致。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此外,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任何灵丹妙药。

怎样用脐疗法治疗盗汗?
运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在古今医学文献中介绍的很多,并且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实践证明疗效确实肯定,尤其是对小儿盗汗症,收效更为满意。下面介绍几则治盗汗的脐疗方: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五味敷剂: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据《陕西中医》1985年第5期介绍,用本方治疗小儿顽固性盗汗118例,连敷3次,盗汗即止者48例;5次汗止者31例;6次汗止者21例;无效 6例(其中结核病患者3例)。愈后再次复发盗汗,使用本方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以上二方,均安全有效,盗汗者不妨一试。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http://www.zgxl.net/sljk/qjyjk/daohan.htm

顾名思义,“虚汗”多见于虚症。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汗为心之液”,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将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作为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据笔者了解,目前用于治疗虚汗症的药物尚不多,而以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虚汗停颗粒”较为著名。奇星“虚汗停”是以宋代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牡蛎散”为基础,经对原处方进行调整和改进,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虚汗停”用于治疗气虚或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疗效显著。

天底下谁不流汗?可是有一种汗——虚汗,却不同于一般的汗,是身体不正常或病变的表现。虚汗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出虚汗的儿童,常见有头晕、面色苍白、没胃口、睡不好、智力发育受制约等,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成人也会出虚汗。有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妇女产后体质都特别虚弱,往往会出虚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42637.html?fr=qrl3

第3个回答  2007-12-22
你的情况是属于“盗汗”。如果伴有发高热,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午后伴有低热,可能是肺部感染。建议你不要乱吃药,及早去当地的大医院内科请医生做个检查(最好肺部摄片),然后对症治疗(不能为了方便而去小医院)。最坏的情况就是肺部感染,但是很容易治好的,药价也不贵,而且国家规定还有减免(各地标准不一)。
仅供参考。
第4个回答  2008-01-03
依你的年龄,我认为是休息不好.如果家在东北,可能与天气有关.也许是你穿的少的原因.

冬天晚上睡觉偶尔出虚汗是病吗?有没有偏方治啊?
不要找偏方,那是盗汗,首先检查一下心脏,去医院做一个心电图和心功能测试,估计毛病不大,但是要及时检查治疗,如果心脏微循环不好的话会引起盗汗,还有就是心肌炎等。

问成年人冬天晚上睡觉出虚汗,是体虚的表现么
是的,可多锻炼加食补

女生冬天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冬天晚上容易出虚汗,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吗
如果还伴有醒后汗停,潮热,嘴唇发干,喜喝冷水等症状,可能是阴虚盗汗。可以吃:知柏地黄丸。

冬天晚上半夜醒来出很多汗?经常这样怎么办?
我也有时候这样 出虚汗 可能是最近太累了,身心疲劳, 建议修养,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食物,增强自身免疫力,之类的

女孩子冬天晚上睡觉出虚汗。
我转别人的贴子:你这种情况是属于阴虚盗汗,即时睡觉会出汗。你可以补阴,熟地黄,龟板胶,枸杞,山药等.用以下常用的中草药煨汤,既治病味道也不错:枸杞20克,山药30克,百合10克,麦冬10克,沙参15克,川贝12克.也可用中药泡茶:银花10克,菊花10克,麦冬6克,沙参12克,枸杞子15克,西洋参3克,冰糖10克,...

冬天睡觉总是冒虚汗浑身冰凉,后背和肩膀特凉,冷的发抖,睡很久才暖...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这应该是“盗汗”。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汗通常以阴虚或气阴两虚病征为多,也可见湿热、阳虚或气机紊乱等。也可见于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如甲亢,糖尿病,可根据其他伴随症状所在部位到相应的内科分科如...

我老公冬天晚上有时会出虚汗这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

我已经被冬天晚上睡觉出虚汗折磨了近8年,求救啊,到底怎么治疗啊?希望哪...
医学上将在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你这种状况应该尽早去医院治疗,...

为什么一到冬天,晚上睡觉,大概在快天亮时总是出虚汗.
有一个食补的偏方可以试一下:红参\\党参\\黄芪\\红糖适量加瘦肉蒸.连用几次会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