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如题所述

浪潮》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讲的是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组织新法西斯主义仅仅需要一星期。

电影中文格尔老师本来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学生来认清独裁专制的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但是这群一开始只是想混学分的学生们的头脑迅速被强大的精神力量给格式化了。他们马上陷入到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中去,他们给自己的组织取名“浪潮”,还自发地统一了制服,越来越多的学生给快速洗脑,他们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绘制了统一的图标,还统一了见面打招呼的手势——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状。狂热的学生占据了运动场,不让别人进入,一位叫蒂姆的学生还从网上购买了手枪,并寸步不离文格尔先生,称要保护好“领袖”……

事情发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尔先生在手球比赛中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决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态已经不可控制,最后在集会上文格尔宣布解散浪潮并由此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由来。这时,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狂热的蒂姆不愿意看到浪潮的解散,于是开枪在同学射击,并饮弹自杀……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他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

基廷的学生尼尔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出卖了他们。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说着"哦,船长,我的船长!"

两部电影的结局都是老师作为了替罪羊,黯然离开。《死亡诗社》讲述精英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如何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独立思考,试图摆脱学校专制守旧的的桎锢。《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学校,素来标榜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学生在老师突发奇想开始的一个独裁试验里,如何进入一种法西斯式的集体无意识。

相隔二十年的这两部片子倒像是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二十年前敲响的希望的钟,二十年后却回响着警示的余音。《死亡诗社》中追求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题相对简单,《浪潮》中学生们如何从自由散漫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主动转变成激进的高度集体主义的团体更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从来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两部片中的学生都包含激情,他们个性丰富、多才多艺。他们愿意改变以及大胆尝试,所以当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出现在他们身边引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听老师的话,赞同老师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生成,自己当了一次独裁者,一开始他的头脑很清醒,还想方设法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可是过了三天,老师慢慢地变成独裁者,他很享受这种“万人之上”的感觉,他与妻子闹僵,说出了很伤人的话。还好他最终回头,避免了更大悲剧的发生。

《死亡诗社》里的那个学校有点象我们现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学率,注重的是纪律。而纪律就意味着排斥多样性,排斥不同意见,用刚性的手段求得划一。老师是作为一名知识的灌输者的角色存在着。而这时出现了一位英语老师,他的口号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我不反对老师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冲突,结局已经注定。

特别是撕书这一段,我觉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学生们撕书,然后才告诉他们具体理由。所以孩子们在撕书的时候,脸上兴奋的表情不是因为自己懂得了什么真理,而是这一纯粹的“叛逆行动”引发的荷尔蒙增加。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基廷的一种策略,先叫他们行动,然后在进行理论说教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种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引发孩子们自由思考,不被规矩束缚。但是换个角度看,他只是因为不认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学理念,就强迫学生们全部撕掉他的导言——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专制思想吗?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做学问,对别人的理解不赞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师。当他强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维时,不管他的思维是要求自由还是要求束缚——这已与思维内容无关——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带有了他所批判的东西的色彩。

两部电影都是由于教师教育方式的无节制性与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导致这些本身正确的情感最终走向反面。老师针对青年学生这一易情绪化、渴望先锋思维的特殊群体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两部电影内容上可以说对立也可以说相同,《死亡诗社》中的“自由独立”思想恰好对立《浪潮》的“极权主义”,内容相反但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路线。最后的悲剧结尾与这部影片也惊人的类似,一个孩子吞枪自杀了,少数几个保持头脑清醒的学生也没能挽回这个悲剧。虽然《浪潮》我更愿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路考虑,它的重点并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碍从这个方面稍作对比。不听从于自己者,必将听命于他人。人一生总会有一些阶段需要“听于他人”的。而这个“他人”究竟值不值得听,怎样去听,听些什么,实在是很重要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24
本答案不专业,个人想法。
两部电影都看过,浪潮是半年前左右,记忆新一些。现在给我的印象是,《浪潮》是一个老师带领一群学生,最终做了一件坏事。《死亡诗社》是一群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做了一件好事。
分开说,《浪潮》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的那个老师和最后开枪自杀的那个学生都有原型人物。这个电影更像是纪录片,记录一个老师出于一种儒士情怀,带着自己的学生做一些改变现状打破现状的事情,渐渐的又几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一个队伍。学生也在这种行动和氛围中被鼓舞,界限也在慢慢被打破,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悲剧的事情。
《死亡诗社》更像一个乌托邦的故事。如果两个电影的故事拿来比较真实性和操作性,我觉得《浪潮》看起来要可信度要高得多,我完全相信《浪潮》的真实发生以及里面的表演,但是《诗社》我感觉上更像一碗味道鲜美的鸡汤。我有朋友非常非常喜欢《诗社》这个电影,看了好几遍,我也是在他的推荐下看来的,我觉得它带给我的感觉并没有像带给我这个朋友的感觉一样好,可能他比我更中二吧。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两篇电影的人物结构都是老师跟学生。我也从小很听老师的话,很以为老师说的都他妈是对的。但剧中的老师可跟我小时候的老师不一样,我的老师会告诉我每天要写一篇日记,暑假作业要全部做完作业没交没做完就罚钱,火车刹车要从几十里外就开始刹车不然停不下来。这两个老师都非常的有情怀,让我想起的是古代文人的儒士精神,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学生变成更好的人。这样的人人群中可不多,因为典型,所以被拍成电影。
好的电影故事,总是像打在你左前方的一束灯光,它指引你,但你想追到她,那就是想多了
第2个回答  2016-06-17
《死亡诗社》是对内心的解放,是关于古老、守旧和创新、浪漫的探讨。看到oh,captain,my captain,总能想起罗宾,威廉姆斯,死亡诗社算是他演技上的巅峰之作了。
第3个回答  2016-06-10
抛开个人性情上的风格偏爱.和学术上的专业不论的话.......这二部会是世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不会想看的电影.
第4个回答  2016-06-28
个人文笔有限,所以选了两篇感觉写出精髓的影评推荐一看: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
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
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想从哲学问题去考虑这问题,那
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我来说,一直一直以来,我只是认为生活只是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畅般自然,没有为什么是从高到低的
疑问,也没有为什么要有小溪和溪水的问题。“就这样”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
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
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浪潮》

关于电影《浪潮》,有一篇豆瓣影评说的深得我心,推荐题主看一看:“1967年,在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里,一位青年教员,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
动铸造力量”搞了一场教学实验,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
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41年后,这个事件被德国人改变成电影《浪潮》,但是诚如我之前所
说,它毕竟描述的是一场群众运动的萌芽阶段,也毕竟是一个实验,所以它的震撼有限,作为一个像我等这种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子民来说,我看完此片不由
得自豪的说,这算啥,我们有比这更狠的。可是一个中学老师为什么都可以如此轻易的煽动一场小规模的群众运动呢。我想此片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提醒人们警惕纳
粹思想依然存在,而是从更人性的方面讨论了所有的这一切,它从何而来。

这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有比他们父辈更优越的生活,从小
受到的是民主和自由的教育,他们的个性比从前的张扬,人格也受尊重得多,但是他们依然被法西斯的那一套所感染,在短短五天内,就变成了狂热分子,丧失理智
之彻底,使他们自己在清醒之后也大吃一惊。在电影中,导演着重描写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年轻人作为例证,而霍弗则在《狂热分子》这本书里,一一将这些潜在的皈
依者指认了出来:马尔科,一个品学兼优的年轻人,有大好的前途,有漂亮出色的女友,但是他家境贫寒,和女友家境悬殊。霍弗说,“为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
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和造梦。”“已经拥有许多而想拥有更多的人,其失意感要大于一无所有的人。”蒂姆,一个懦弱平庸的年轻人,在问题家庭中长大,缺少人
关爱,得不到尊重,经常被人欺辱。在这场实验中得到最大的幸福感,也是这个团体最忠诚的皈依者,因为群众运动能够“治疗那些严重的失意者,不在于提供一种
绝对的真理,或是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而在于能让他们摆脱了无能的自我。”以锡南为首的几个小混混,是霍弗所说的畸零人,他们虽然表面上称王称霸,但是
却是主流价值观眼里的坏孩子,小流氓,是被抛弃的一群孩子,虽然在学校里也不是全无势力,但是“对于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得到再多,也不会让我们满
足。”而卡罗,那个最早清醒过来,并且退出这个团体的姑娘,她的生活则是最幸福的一个,家庭富足,才貌双全,被同学和老师认可,个性十足。所以她才会本能
的反感一切剥夺她个性的东西,她就像所有成人世界里的中产精英一样,有很多优点,但她的优越感也的确会令人讨厌。

这就是青春吧,绝望,
失意,迷茫和看不到未来的青春。是憎恨自我,想逃离自我的青春。你当然可以在看完电影之后很轻易的说诸如我们要警惕法西斯主义,要警惕纳粹归来啊这样的
话,给年轻人讲很多很多的道理,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但是。懦弱的蒂姆在危险时刻被锡南保护,那感觉能不幸福吗?从来不被好学生理睬的锡南竟然和马尔科合
作,打出了一记好球,那感觉能不幸福吗?当绝望扎根在年轻人的心中,此时此刻,只要有一个人,挥挥手,指出一片光明的应许之地,人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跟他
走。而自由,它有时候也的确不是人人可以承受的,霍弗说“自由若是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用曾经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纳粹党员的话说,他追求的
就是“免于自由的自由。”你如何能让一个绝望的年轻人不为希望而狂热?你如何让一个饥饿的人不对食物充满贪婪?有些东西,它从未走远,是因为它就在我们的
灵魂深处。法西斯主义从来没有远离,它是人性的一部分,它藏在每一个灵魂深处的绝望里。

“狂热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它一旦散播开就像瘟疫
一样不容易消除,群众运动一旦反动起来,它的走向和控制是难把握的,在《浪潮》的最后,电影中的教师并没有像真实故事里的教师一样控制住局势,“悲愤在希
望即将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而这愤怒最后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德国人有意给出的这个结局,似乎是在提醒人们,狂热这种东西一旦养成猛兽,是可以反噬
的。在《浪潮》里让我十分吃惊的一点,是教师复制了很多纳粹控制党徒的手段,竟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一部分,比如教室里重新排列桌椅的方式,
比如学生们要穿校服,要喊口号,好学生和差学生被安排在一起坐,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反复被宣讲的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对了,还有踢正步,踢正步的奥
妙在于“让人心无二用,踢正步可以扼杀思想。踢正步可以泯灭个性。”

这些东西再熟悉不过。也让我触目惊心,看看他们都对我们干了什么?这
也让我想我们的一些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这些生活在民主的国家里的孩子因为一时的蛊惑而成为了狂热分子的话,那么我们的年轻人,只能是比这些孩子
更无望的年轻人,而我们的教育又是什么教育呢?我们这个国家又是在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我们造就了什么样的狂热分子,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失意的年轻人?他们
没有自由,也看不到希望,按照霍弗理论,他们都是群众运动的潜在皈依者,只要动用宣传的力量,给他们指定出一个“魔鬼”,他们就可以扑过去,用最残忍和粗
暴的方式去撕咬。霍弗说,“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的自由——一种无愧无疚的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
由。”而那些赤贫中的年轻人,他们甚至连这样的狂热也不曾持有,要么成为罪犯,要么去跳楼。

写到这里。我深感这个问题是一个无底洞,我
自己的力不从心,甚至将我自己对这部书和这个电影所带给我的思考全部理清记录下来都不大可能。而他人提醒需要提防的地狱,我们正生活在其中,抬头四望,只
能徒感内心更加悲凉,以我们微薄之力,我们如何能够穿透这厚厚的铁壁,唤醒我们的年轻人?我看到我身边那些我曾经厌恶的粗暴的狂热的年轻人,这一次,我看
到了他们心里的绝望,自卑,懦弱和失意……而解决这一切问题,靠理论上的争执,说服,任何言辞都是没有用的,靠心理调整,自我消解其实也根本不大可能,解
决这一切问题,办法其实只有一个:

给年轻人以希望。请给他们以希望。

而我,一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写作的人,为什么要费
力气去想这些劳什子的令人痛苦的问题呢?其实我也不知道,也许我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读了书,看了电影,半夜三更写下这么一篇文字,绕来绕去的想了这么
多东西,只是因为对于我来说,只有在我解决了作为人,理清我和自己存在的这个世界的关系之后,才能够安然的活下去吧。然后呢?然后我什么也不想干,只想去
寻找那么一小块地方,可以安放一张可以和爱人尽情做爱,安然老去的床,和最初的时候一样。

然后我希望我能够醒着死去。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更像一个乌托邦的故事。如果两个电影的故事拿来比较真实性和操作性,我觉得《浪潮》看起来要可信度要高得多,我完全相信《浪潮》的真实发生以及里面的表演,但是《诗社》我感觉上更像一碗味道鲜美的鸡汤。我有朋友非常非常喜欢《诗社》这个电影,看了好几遍,我也是在他的推荐下看来的,我...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两部电影内容上可以说对立也可以说相同,《死亡诗社》中的“自由独立”思想恰好对立《浪潮》的“极权主义”,内容相反但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路线。最后的悲剧结尾与这部影片也惊人的类似,一个孩子吞枪自杀了,少数几个保持头脑清醒的学生也没能挽回这个悲剧。虽然《浪潮》我更愿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路...

死亡诗社的观后心得总结
死亡诗社观后心得1 我很喜欢一部叫做《春风化雨》(也称《死亡诗社》)的电影。每一次我看完这部电影,都有一股强烈的震颤在心中回荡,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电影的开篇有这样一句台词:“你的一生可曾因为什么人而改变过?我没有。但我知道美国威尔顿贵族学校里那群学生的道路被一个老师改变了。” 电影中描绘了一名...

死亡诗社观后感400字
《死亡诗社》是一部关于成长、梦想、挑战传统的电影。这类片子可能票房不佳但口碑肯定不错。看完后我想到了法国《放牛班的春天》,德国《浪潮》,美国《半个尼尔森》以及印度《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欣赏《死亡诗社》,应当对比着来看。首先不得不...

《浪潮》讲了什么?如何评价?
影片中的米格尔老师,实际上就是后一种启蒙观的化身,他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也是“浪潮”的总设计师。他犯的错误是“致命的自负”,失去了阐释和说服的耐心,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上去经历,而不是让他们在自由的选择中进行思考。本来所有人是被他引领才在这条道路上狼奔豕突的,眼看到了悬崖边,...

12部关于老师的经典电影,假期一定要看!
《死亡诗社》颂扬了突破传统束缚、启发思考的教师,如约翰老师般激励着学生追求梦想。《我的教师生涯》以真实故事呈现了知青教师的坚韧与付出,电影《浪潮》则警醒我们教育的影响力和责任,如何防止极端思想的滋生。《小孩不笨》探讨了教育的公平与挑战,而《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心灵捕手》则讲述了心灵导师...

大学生必看:现实与梦想的励志电影
第六个是《永无止境》推荐理由:这里展示了一个人高智商,精力旺盛的人是什么状态。第七个是《死亡诗社》推荐理由:“船长,我的船长!”这部电影的氛围非常吸引人,也是我本人的挚爱,有些电影说不清哪里好,可就是谁也替代不了!!第八个是《卑劣的街头》推荐理由:一个人有很多面,别以为只有一面...

老师必看的电影
1死亡诗社 一部很励志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在封闭的时代,他是叛逆者。在学生的记忆里,他是灵魂的拯救者。来到一所传统的贵族学校,中途接班,教授古典文学,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撕掉诗集扉页上的导言,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激情、包容,感受到文学的...

所有关于老师的电影,我最喜欢这10部
2.《放牛班的春天》以音乐为媒介,讲述教师克莱门特如何改变问题学生的命运,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与对问题学生的关怀。1.《死亡诗社》通过文学教师约翰基汀的教育理念,批判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我思考与个性培养。这些电影展示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教师节这一天,让我们向所有...

有关青少年心里的电影
推荐几部,都是豆瓣高分电影 《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阳光灿烂的日子》《坏孩子的天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