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个回答 2023-04-10
"采购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这句话要送给所有的职业采购者们,不管你做哪一类采购,都有可能因此摊上“大事" ,踩到地雷。尤其是新品采购,相比于下单型和比较型产品,由于初次与供应商合作,产品又初次使用,其中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系数更大。
采购员的薪酬,往往只有几千元,在一个公司内部,算是接近最低档的了,而且几乎没有奖金,因为他们的业绩贡献很难测算,不像销售那么明显。
实际上,销售人员对企业的贡献往往被老板高估了,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不是销售能力,而是成本控制能力,当然主要是采购成本的控制。成本压下来了,售价才能有竞争力,销售才有充足的利润空间。
采购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承担的风险更不匹配,除了上面提到的采购业务中的直接风险,那些因销售人员失职卖不出去的积压库存,因内部客户使用不当造成的索赔纠纷,因财务资金配置不当造成合同违约等问题,最后都可能转移到采购人员身上,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采购的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在学习如何做事情之前,先要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才能让自己变得“稳定" ,否则,可能你会比那些短命的供应商和产品更快地离开这个供应链。
自我保护第一招:
采购“公司”
企业招聘员工,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采购" 。
员工应聘就职于一家企业也是一种采购,它支付的是时间和精力,换来的是薪酬和平台。这是一种双向的采购。
采购风险在任何企业都会存在,但如果全都推给采购员来承担,这样的企业对于采购员来说就是不“稳定"的,应该尽量远离。
如果不幸正深陷其中,或者没有其他选择,那么我们可以暂时隐忍,同时,要锲而不舍地寻找下一个工作目标,不断尝试跳槽,争取早日远离危险的根源。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此时的跳槽不是背叛,而是明智之举,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贡献,可以让优秀的采购人员流向优秀的企业,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自我保护第二招:
懂法、用法、守法
即便我们身处在一家“不负责任”的公司之中,难以自拔,只要我们懂法、用法、守法,照章办事,光明磊落,我们也无需害怕。
自我保护第三招:
凭证意识
采购的风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一旦出现问题,犯错的一方往往会推卸责任。
此时,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采购员很可能为别人背黑锅。
因此,采购中的各种凭证对采购者的自我保护非常关键。
《需求申请表》 《采购评审表》 《供应商调查表》 《产品测试报告》 《采购合同》 《采购谈判纪要》 《采购付款申请》 这些凭证既是对采购者的约束又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除了这些标准的业务采购凭证,在转移交接重要物资时,也要留心做好风险控制,保留签收的凭证,否则,可能因此吃大亏。例如,建立《物资或凭证交接台账》,每次都让接收人签字,以确保凭证留存。
因此,采购作为一种高危职业,必须要有凭证意识,任何重要的信息传递、重要的凭证转移、物资转移、责任确定,都要有凭证。不仅要有凭证,还要清晰规范,必要时还得具有法律效力。这些凭证虽然有点麻烦,但它能让人踏实,让你睡个安稳觉。